APP下载

秋月

2019-04-19汤明余

辽河 2019年3期
关键词:王小明小姑小镇

汤明余

小姑四十多岁了,还是独身一人,一直是小镇上人们议论的焦点。有些人有事没事会绕到她经营的杂货铺,就为瞅一瞅小姑。熟识的人,讲两句话,似乎是確认一下。小姑成天穿着蓝布大褂,在杂货铺里忙忙碌碌,进货、整理货物、给买东西的人结账,酱菜、泡菜、什锦菜,窗纱、地垫、电暖宝,她面无表情地和进店买酱菜的李嫂打招呼,习惯人们各种不同的眼光。小姑很抠门,从来不请人吃饭,也不讲究吃穿,人们都说小姑拼命挣钱,不知道为了什么。

这天,小姑打电话,要请我到“小肥牛”火锅店,我感到很惊讶。

我今年已经二十八了,在我们村,和我一样大的,都是二宝妈了。母亲很着急,我一回家耳朵就得不到清净。有时,听烦了,我就说,哪天到大街上,随便抓一个男的带回家,你满意了吧,气得我妈用手不停地指着我,说不出话。我身材高挑,长发飘飘,自我感觉还好,可惜到现在我的真命天子还没有遇到。我知道,小姑一直是小镇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我可不想步她后尘。

不管怎么说,“小肥牛”还是我的最爱。无数次经过“小肥牛”,一股股浓浓的香味撞击我的味蕾,真想到里面痛痛快快当一次“上帝”,享受一下薄薄牛肉刷出的嫩滑味道,可是我形单影只,不好意思进去。

这次小姑请客,我很兴奋,特意从县城打的回到新平镇。我们小镇有一千多年历史,这里离漳河很近,水陆交通便捷,当年五里一亭、十里一铺,是古驿道,曾经繁华热闹,青石板铺地,两边徽派建筑的商铺首尾相牵,绵延四五里。后来,由于火灾、战乱,社会变迁,逐渐衰落。现在这里的青石板已经被水泥路面取代,破旧的徽派建筑中,镶嵌钢筋水泥的二层楼房,总感觉有点不伦不类。远处的五华山在夕阳下有点落寞,那里晋朝就建有庙宇,李白题过诗,地藏王先主五华后主九华,美丽的传说小孩也能讲个一二。

小姑原来是镇供销社职工,企业改制,先承包两间门面,后来下岗分流,给职工买了社保,两间门面作为她工作多年的补偿,由她自己经营管理。小姑今天破例早早收拾好店里的东西,准备关门。看到我来了,脱掉身上的蓝布大褂,换了一件湖绿色上衣,浅蓝色裤子。小姑用梳子沾水整理一下齐耳的短发,瓜子脸上随意抹了一层润肤霜,生动舒展开来,我第一次感到小姑很漂亮,忍不住夸奖:“小姑,你真美!”

“大姑娘也会拍马屁了。”小姑脸上飞起红晕,笑意斟满两个浅浅的酒窝,就又找了半天,找到一支眉笔,对本来就浓浓的眉毛细心修饰起来。

我跟在小姑后边,穿过老街,来到新镇区。这里马路宽了,店面亮堂,来去的人三三两两,门面有点冷清,小镇上人们还是习惯到老街买东西。

太阳无精打采滑进五华山的怀抱,一轮秋月挂在树梢,望着“小肥牛”火锅连锁店霓虹灯闪烁,显得有点苍白。

我们坐在一个靠窗的座位,桌上摆满了河虾、牛肉、生鱼片、金针菇、粉条、生菜,第一次看到小姑豪爽地歪着杯子倒啤酒,我也不示弱,端起杯子大口喝酒,我们边吃边聊。

小芸,你知道,你爷爷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是老么女儿。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商品少,采用配给制,粮票、布票、油票、糖票,按人头分配,在小镇,粮站、食品站、供销社、财经站这四大站最吃香,许多地方的地名就直接叫四大站。你爷爷浓眉大眼,气宇轩昂,表演《沙家浜》里的郭建光,有时来不及化妆,直接上场。在小镇当任供销社主任,昂首挺胸,走起路来,腰板笔直。人们看到他老远打招呼,他习惯地点点头。我家红糖、布料、食品都不缺,许多人托你爷爷搞紧俏商品,是当地人羡慕嫉妒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家庭,仍然争吵声不断。

你奶奶一直怀疑你爷爷和供销社里一个长的高挑丰满的女职工有关系,她经常听到村里人说,你爷爷和那个女职工在供销社有说有笑,两人眼神不对,飘来飘去,要看紧点。你爷爷一回家,你奶奶就盘问,开始,你爷爷还解释,你奶奶根本不相信。后来你爷爷一生气,在供销社腾出两间房子,作为住宿,你奶奶更担心了,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有几次,鸡叫二遍,就起床,走七、八里山路,赶到小镇,堵在你爷爷住处。猛烈敲门的响声,伴着你奶奶的大嗓门,惊醒小镇的清晨。一些经常睡懒觉的妇女,迅速爬起来,头也不梳,脸也不洗,趿拉着拖鞋,赶来看热闹。你爷爷紧绷着黑脸,拉开门,你奶奶冲进去,里里外外仔仔细细查看二遍,没有找到应该出现的东西。你爷爷气得坐在一把椅子上,一言不发,任由你奶奶折腾,你爷爷与奶奶的心里裂痕越来越大。你奶奶大字不识几个,却是做田一把好手,泡种育秧,耘田打药,田里地里,你爷爷根本不要烦神。你奶奶那么吵,你爷爷从来没有提出离婚,为什么呢?有次,你爷爷酒喝多了,对我说,你奶奶没有文化,心胸狭窄,嫉妒心强,耳朵根子软,听不得别人话,吵闹不休,很烦人,但他们是娃娃亲,你奶奶为了这个家吃了很多苦,也可拎,你爷爷要为她负责,就凑合着过吧。这样没有爱情,凑合的婚姻有意义吗?我想了很多年,就是想不明白。

我是在你爷爷奶奶的争吵声中长大,就很羡慕隔壁王小明。王小明父母都在村里劳动,他父亲腿脚有点不便,挣的工分就少,到年底,经常超支,生活清苦,一年到头很少吃肉,连红糖都难得喝一点,但从来没有听到他们家有争吵声。我初中要到小镇上学,需要走七、八里山路,其中有一段长山头,路两边稀有人家,是春秋时期古墓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个人走在这里,有点阴森森的。我和王小明经常结伴上学,他很阳光,经常讲一些笑话、故事转移我的注意力。

改革开放后,供销社受到冲击,你爷爷没有以前吃香了,但仍然是大集体,工资固定有保障。你爷爷到了退休年龄,按照规定,家里可以有一个人顶职,到供销社上班,农转非,拿固定工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农户口在小镇很少,有了非农户口,就是城里人了,有红红的粮油供应本子,到粮站能够买到平价米、油,年轻人还能待业,考技校、企业招工优先。小镇每年农转非农户口指标非常少,一般人只能通过中考、高考,录取大中专学校,鲤鱼跳龙门,才能转非农户口。还有就是顶职,这是国家照顾老职工多年奉献的福利,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这个政策后来被取消了。那时,我正上初三,成绩在班上中等,中考名额有限,小镇中学每年能够通过中考录取两到三人就很不错了。我知道自己考上中专的希望不大,心态反而好,没有什么压力,上个高中,快活几年是几年。

顶职在我家就像广岛扔下的原子弹。这样的福利,在农村本来是件天大的好事,但我家有三个男子汉,麻烦事就来了。按说应该由你爸顶职,你爸是老大,可是,你妈很霸道,典型的“理她娘”(讲什么都有理),家里家外都是她做主,向你爷爷奶奶只会伸手,从来不会买点东西表示孝心,就是逢年过节,也是让你们空手去拜年。有好心人提醒你妈,过年时买点东西给长辈意思意思,你妈说他们什么都不缺,还在乎那点东西,好心人被噎得直摇头。你妈得理不饶人,与人吵架,什么话难听说什么。一次,你奶奶私下谈心,说了你妈几句,在外面要给你爸一点面子,你妈吵得不肯息,说你爸老好人,只会做农活,这个家不是她,早就散了,当初是她瞎了眼跟了你爸。你奶奶在村里也是个人物,好面子,遇到你妈这样不讲理的,也没了脾气,脸上像刷了一层石灰,只好拔腿走人。

听说有顶职指标,你妈有事没事就来你爷爷奶奶家,嘴上开始抹了蜜,你爷爷奶奶表面上哼哼哈哈应付着,私下两人难得意见一致,这个名额不能给你爸。你爸这么软弱,顶职的好处不是让你妈享受吗?他们有点不服气。你爸已经成家,要顶职还要找人说情,手续多,他们也不愿找这个麻烦。你爷爷准备把这个指标给你二叔,你奶奶不同意,要把这个指标给你三叔。你二叔那时正在谈恋爱,整天不归家,家里农活指望不上。他学着电影上的港澳明星,养着鬓发,戴着蛤蟆镜,穿着大头皮鞋,狐朋狗友多,动不动就向你奶奶要钱,你奶奶一个钱就是命,两人经常闹矛盾,你奶奶骂你二叔小混子,你二叔就翻白眼抗议。你奶奶喜欢你三叔,你三叔那时是个乖乖孩,初中毕业后,就待在家里,帮助你奶奶干农活,做家务,你奶奶就夸你三叔懂事。你爷爷托关系给你三叔找了一个临时工,你三叔不愿去干,你爷爷骂你三叔没出息。

顶职没有份,你妈经常跑到你爷爷奶奶家大吵大闹,双手拍着屁股,嘴上沫子直飞,过去皇帝立太子还讲究长幼顺序,长子优先,顶职就应该给大儿子,要是顶职给了其他两个儿子,我会天天上门,要你们一家不得安宁。

你二叔也不在外瞎混了,田里、地里能看到他的身影。你奶奶还请你大舅爷来,为你三叔说好话。

眼看着填表时间就要过了,你爷爷把我叫去,让我填表。看到你爷爷纠结后的花白头发,我说还是给哥哥他们顶职吧,我想上高中。你爷爷抚着我的长发,无奈地说,秋月,我不能为了顶职,让他们兄弟反目成仇。你上高中,三年后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问号,考大学也是为了找工作,我就看好你了,你要争气呀!就这样,稀里糊涂我就到供销社上班了。

“小姑,你这是渔翁得利呀,”我从火锅里捞出一个河虾,蘸着香醋,放到嘴边,瞟了一眼小姑,不无调侃地说。

“唉,祸福相依,老话没有错。顶职,让本来还算安宁的家产生裂痕,它改变我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早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顶职”。小姑垂着头,幽幽地说,她大大的眼睛是那么空灵,似乎感受到人生许多的无奈,她用筷子夹起一块年糕,大口嚼着。

“你和王小明之间,到底怎么回事?”我端起酒杯,敬小姑啤酒,用来掩饰内心的好奇。

“哎,一言难尽!”小姑望着火锅中翻滚的小泡,夹了一些生鱼片放进火锅,端起啤酒杯,大大的眼睛里就像秋天的雾,一片迷蒙。

那年,王小明离中考分数线就差八分。他已经被县一中录取,但家里供不起他到县城上学,母亲又生病,只能辍学。我们村在偏僻的山村,公办老师不愿来,村小学一个民办教师考到南陵师范,王小明就到村小当了代课教师。我一回家,就到村小看王小明,把所见所闻讲给他听,鼓励他好好复习,继续考试。王小明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高高瘦瘦的,国字脸,小平头,眼里满是阳光,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不知道哪个长舌妇把风言风语添油加醋灌进你奶奶耳中,说我们在谈恋爱,有人看到我们拉手、亲嘴。你奶奶就像一头暴怒的雄狮,我一到家,就张牙舞爪,毫不犹豫扑向我。“一个姑娘家,不知道自重,主动找男的,怕嫁不出去呀!”“你真不晓得大小头子,顶职了,户口转了,还找农村人,脑子有毛病呀!”一块块砖头,从你奶奶气愤的嘴里抛出,砸的我晕头转向,我想解释,但你奶奶挥舞语言的大棒,打得我张口结舌,只好转身逃进自己房间,啪,搭上门锁。

“你还大小姐呢,大屁不能放一个呀,你这个没有良心的东西,家里让你顶职,就是指望你能找个好人家,为家里争光,不是让你给人看笑话的。”气得我躲在被子里生闷气。

你爷爷回来了,听了你奶奶的絮叨,非但没有劝说,还隔着门对我说,女孩子是菜籽命,落在肥田长得茂盛,嫁人,是女孩子第二次生命,嫁得好,一辈子受用。秋月,你不要急,我会给你找个好人家的。秋月,开开门,我们好好谈谈。

你爷爷的话,更让我感到委屈,我不理不睬,就是不开门。从小到大,你爷爷一直很宠我,从来没有骂过我,有好东西吃,第一个先给我,我的三个哥哥都说你爷爷偏心。你爷爷是我心里的偶像,你奶奶说什么我不太在意,你爷爷不理解我,我就感到特悲伤,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我们那个年代,很单纯,男女同桌还划三八线,男女同学就是有想法,也不敢大胆表达,怕人说耍流氓。哪像你,初三就敢对体育老师大胆表白。我对王小明有好感,你爷爷奶奶这么一说,我就真注意王小明了,我发现他对我真好,处处关心我,给了我家里没有的温暖。我们两人一道上学,王小明把家里的黄瓜、玉米给我吃,我把家里的大白兔奶糖、核桃酥等食品偷拿一些给他。下雨天,遇到上坡路滑,王小明一手打着伞,一手拉着我的手,初次身体的接触,电流传身,心湖迤逦。我有一些话,对父母不愿说,却愿意找他韶(方言,講话,话多),就是沉默,相互看看眼神,也感到心情放松,这难道就是爱情?我才不愿像你爷爷奶奶那样,无爱生活,凑合着过一辈子呢!

你爷爷真托朋友给我介绍对象,是国营企业钢铁厂工人。钢铁厂是当时县城最火的国营企业,工资高,福利好,听说逢年过节都发大米、油等食品,连腊肠、洗衣粉都发,生活用品都不需要买,许多人羡慕嫉妒,到国营单位,是许多人削尖脑袋想进的地方,我却没有兴趣,不愿到县城见面。小伙子听说我长得漂亮,秀丽的长发,大大的眼睛,是当时小镇里的三朵花,特意到我家来,我没有一点激情,脸上挂满了霜,爱答不理,小伙子很尴尬。你奶奶喜得合不拢嘴,说小伙子长得不赖,又在县城工作,单位好,今后不愁吃不愁穿,俗话说不怕生错命,就怕歪错窝,要我改变态度,好好对待人家,要像手捧泥鳅一样,不能让他跑了。我只是淡淡笑笑,没有怼嘴。后来,那个小伙子还来过我家两三次,我一听说他来了,就溜到隔壁小翠家,要小翠陪我到山里玩去了。小伙子大约也感到无趣,和热情似火的你奶奶聊了一会,饭也没吃就走了,你奶奶气得三个月不理我。

我花了两个多月工资,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还是供销社凭票供应的内部价。我不怕别人议论,经常骑车到村小找王小明。王小明连续两年没有考上中专,意志有点消沉,眼里的阳光也黯淡了。那天也是个秋月,我们漫步村后山道,松涛微吟,秋凉习习。王小明一直沉默不语,月光把我俩的影子拉得时长时短,他突然说,人能不如命运,秋月,你现在是城里人了,和我们农村人,不适合。我气得用小手捶了他几下,他默默忍受着,不像以前一样抓住我的手,嘻嘻哈哈。

有一天,你奶奶眉飞色舞,把王小明与只有小学文化的小翠结婚的消息告诉我,我脑子一片空白,突然抓起八仙桌上你爷爷最喜欢的青白瓷茶壶,猛地摔到地上,你奶奶吓了一大跳,马上闭起那张叽叽喳喳的嘴。王小明变心了,还和我最好的闺蜜结了婚,我的心像被钝刀子割了一样,阵阵发疼,躺在床上两天两夜,不吃不喝,还是你爷爷强行把我送到医院,住院调理一个星期才恢复过来。

“小姑,王小明是个懦弱的男人,不跟他也罢,不然,就是你们结合,在强势的奶奶面前,她不喜欢的人,也会找各种理由刁难你们,你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我想安慰小姑,过去的就过去吧。我把火锅里涮的一块生鱼片放进小姑的碟子里。

小姑说,当时,我对王小明失望之极,对爱情失去热情。小镇上非农户口的男孩本来就少,要有一份正式工作就更难找了,农村的男孩就是喜欢小镇上非农户口的女孩,也不敢表达。你爷爷发动县城的亲戚朋友,给我介绍对象,我心有怨恨,产生叛逆心理,就关闭了心扉,不管他们介绍什么人,能推就推,实在不行,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穿着随便,讲话冷冰冰。县城的人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哪能受得了我这个小镇人的态度。在这期间,我也见到一个合眼缘的人,在县中医院当医生,斯斯文文的,就是个子不高,可能是刚毕业分配到医院,讲话还有点脸红。当我有了一些感觉,那个医生不联系了,后来听说中医院有个护士在追他,我没有勇气主动找那个医生,这段情缘就不了了之。这样,岁数越来越大,就更难找到适合的人了。小镇一名副镇长,妻子车祸去世,在县城有房子,托人上门提亲,你爷爷开始有点犹豫,架不住你奶奶劝,就答应了,我一看,他已经有了一个到我肩膀高的女儿,都说后妈难当,我不知道怎么和她相处,就一口回绝了。小镇上人七嘴八舌,有人说我条件高,有人说我怪异,有人说我心态不好,茶余饭后,各种版本故事很多。流言就像一张大网缠着我,让我窒息。杂货铺就像一根鸡肋,牵扯着我,我只能在杂货铺里,宣泄青春。

小姑大大的眼睛刮过一阵乌云,面色苍凉,望着窗外的月色,陷入沉思。秋天的月光,有些许寒凉,苍白的月色,漫过窗户,沐浴着小姑,小姑像一个透明的雕塑。

夜深了,秋月就像LED灯,越来越亮,似瀑布一样倾泻在山村,洗礼广袤的田野,黑黢黢的五华山看着我和小姑走在新平山河埂上。秋虫在草丛里呢喃,山河的水,甩掉夏季的臃肿和烦躁,缓缓流淌。

小芸,你母亲一直恨我,总认为我抢了你爸爸农转非的指标,让你们一直在农村生活。前几天,你妈特意找到我,说话吞吞吐吐,让我劝你,早点成家。我知道,你母亲就是要我现身说法,劝你不要走我的路,成为老姑娘。这几天,我冷静地想了很多,感觉人生有许多遗憾。今天,我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你听,只是给你参考。你是大学生,在外闯荡多年,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小姑,我不是独身主义者,不瞒你说,我已经有几段恋情。初三那年,学校分配来一位教体育的何老师,一米八的个头,健壮魁梧,打篮球,三步篮那个潇洒,一下牵动我的心。我就缠着老师教我打乒乓球、羽毛球,老师手把手拿着乒乓球拍教我拉弧旋球,我激动的手在颤抖,感到特幸福。知道许多女生把何老师当成男神,在一次放学时,我就大胆约老师吃饭,表达自己心声。何老师平淡地说,他已经有女朋友了,把我只当好学生,当时就击溃我的自尊。大学时,我在校刊发表几首诗,引起高一年级的一名学长注意,学长想方设法接近我,我不自觉拿他与何老师比较,感觉他的颜值不够,没有当回事。这反而激发学长的荷尔蒙,每天送鲜花,经常请我同寝室女生聚餐,看到同学都有护花使者,加上同寝室女同学怂恿,我们就相处起来。大学毕业,作为独生子女,他的父母要他回到北方老家工作,我只愿回到江南,互不妥协,我们的恋情无疾而终。我也到过许多地方,换了许多工作,接触到一些人,许多人给我介绍朋友,不是颜值不达标,就是感到俗气,太现实,有的缺少浪漫情怀,有的缺少思想内涵,根本找不到我的菜,我的青春就这样拖下来。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我们那个年代,这样的几率有多大呢?唉,爱情很丰满,生活很骨感,爱情就是个大魔咒。小姑对我说,又像喃喃自语。

小姑,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有了心仪的人了。

小姑立定,转身,大大的眼睛闪着蓝莹莹的光,真的呀!能透露一点消息吗?

我在网上遇到一个型男,有思想、有品味,我们聊得来,每天,通过微信视频,晒晒各自的日常生活,加深了解,我凭第六感覺,他就是我的菜。我不无骄傲地说。

真羡慕你们,你们的选择真多,我们落伍了,希望你早日修成正果。小姑看着我,满脸真诚。

小姑,还告诉你一个最新消息,王小明后来不是转了公办教师,现在县第三小学当校长吗?他的爱人前几天患乳腺癌去世了,你的机会来了。我悄悄附到小姑耳旁说。

物是人非,我们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我们还会有缘吗?小姑踏着清冷的月色,静静地望着波光粼粼的山河,月色下散发稻香的田野,远处朦胧的五华山,空灵,寂静。月光似乎在偷窥小姑眼里的柔波。

缘在天意,分在人为。天地之大,芸芸众生,总有一款适合我们。心不冷,情未了,只要努力,就不会遗憾。小姑,我们一起加油吧!我走到小姑身旁,紧紧拥抱着小姑。

秋虫,突然停止了鸣叫,秋月,穿过河埂上的树枝,倾泻在我们姑侄身上,莹莹一剪光。

夜空如一幅蓝蓝的大幕,缀满星星。

猜你喜欢

王小明小姑小镇
你不平凡
小姑脸红了
《花火》B成员专访特辑:我和夏沅亲如姐妹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要有礼貌
穿毛衣的小镇
小姑是谁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