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2019-04-19闫永红张超徐俊蛟陶新徐国海
闫永红 张超 徐俊蛟 陶新 徐国海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关系。方法就诊我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均给予动态血压检查,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按照动态PP水平分为三组:将24h平均PP<40mmHg的患者作为PP1组(n=60)、将24h平均PP在40~60mmHg之间的患者作为PP2组(n=60)、将24h平均PP<60mmHg的患者作为PP3组(n=60)。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计算所有研究对象DC值和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大于50ms百分比(pNN50),比较各组患者DC和HRV时域指标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C值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數值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且随着PP增高而出现降低趋势(P<0.05);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5~0.48,P<0.05);动态PP与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呈负相关(r=-0.15~-0.68,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PP与DC和HRV时域指标呈负相关,DC和HRV时域指标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动态PP正相关。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心率减速力;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1-0076-03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具有检测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功能[1],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是一种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同时比较符合生理条件的新的检测技术,能够定量分析测定迷走神经作用强度,进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2]。研究显示脉压(pulse pressure,PP)是一种表现大动脉弹性程度的参数, 脉压增大可以成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本文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PP与DC和HRV的相关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我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按照动态PP水平分为三组:将24h平均PP<40mmHg的患者作为PP1组(n=60)、将24h平均PP在40~60mmHg之间的患者作为PP2组(n=60)、将24h平均PP>60mmHg的患者作为PP3组(n=60)。其中PP1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34~81岁,平均(54.36±34.72)岁;PP2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29~86岁,平均(57.47±36.66)岁;PP3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3~84岁,平均(56.86±35.04)岁。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相互匹配。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健康对照组60例,男女各30例,年龄31~83岁,平均(55.72±34.65)岁。三组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糖、血脂(TG、TC、HDL、LDL)和肾功能(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动态血压检测:采用北京迪姆MGY-ABP1型动态血压仪,检测研究对象24h动态血压。PP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差。计算24h平均动态PP=平均动态SBP-平均动态DBP。
1.3动态心电图检测:采用美国DMS300-3A型十二导同步动态心电记录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连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采用DMS迪姆软件离线分析计算DC值、HRV各时域指标。(1)DC分析:DC<4.5ms判定为异常[4];(2)HRV时域分析:计算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大于50ms百分比(pNN50)。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版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变量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三组SBP、DBP、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比较:PP3组>PP2组>PP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BP比较:PP3组
2.2研究对象DC、HRV时域指标结果比较:三组高血压患者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随着动态PP的增大,研究对象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有明显降低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以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为自变量,以DC为因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C与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5~0.48,P<0.05);以DC、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为自变量,以PP为因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与DC、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负相关(r=-0.15~-0.68,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降低,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迷走神经张力下降,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5]。Al-Zaiti等[6]研究认为DC是HRV变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定量分析测定迷走神经作用强度,进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张钦凤等[7]研究表明PP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存在正相关关系,PP可作为一个独立预测心脑血管病危险性的预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C值、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迷走神经是心脏的减速神经,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降低时,则出现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从而对心脏的保护性功能随之降低,因此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8]。HRV是窦房结总体变化的反映,其中SDNN是自主神经功能整体变化的反映,rMSSD和pNN50是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的反映[9]。同时本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C与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明显正相关(r=0.25~0.48,均P<0.05),说明DC与HRV密切相关,均能反映自主神经功能。但另有研究显示DC是一种很少受外界因素影响,同时能够符合生理条件的新的检测技术,可以定量分析迷走神经作用强度[10]。因此,DC能够更好地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PP的升高,DC值、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呈明显降低趋势,且PP与DC值、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明显负相关(r=-0.15~-0.68,均P<0.05)。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PP的升高,其迷走神经的减速能力和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升高。PP反映大动脉弹性,取决于每搏输出量、心室射血速率和血管状态等因素[11]。结合本研究结果,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状态、心室射血速率或心输出量,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