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2019-04-19闫永红张超徐俊蛟陶新徐国海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高血压

闫永红 张超 徐俊蛟 陶新 徐国海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关系。方法就诊我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均给予动态血压检查,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按照动态PP水平分为三组:将24h平均PP<40mmHg的患者作为PP1组(n=60)、将24h平均PP在40~60mmHg之间的患者作为PP2组(n=60)、将24h平均PP<60mmHg的患者作为PP3组(n=60)。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计算所有研究对象DC值和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大于50ms百分比(pNN50),比较各组患者DC和HRV时域指标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C值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數值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且随着PP增高而出现降低趋势(P<0.05);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5~0.48,P<0.05);动态PP与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呈负相关(r=-0.15~-0.68,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PP与DC和HRV时域指标呈负相关,DC和HRV时域指标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动态PP正相关。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心率减速力;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1-0076-03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具有检测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功能[1],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是一种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同时比较符合生理条件的新的检测技术,能够定量分析测定迷走神经作用强度,进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2]。研究显示脉压(pulse pressure,PP)是一种表现大动脉弹性程度的参数, 脉压增大可以成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本文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PP与DC和HRV的相关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我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按照动态PP水平分为三组:将24h平均PP<40mmHg的患者作为PP1组(n=60)、将24h平均PP在40~60mmHg之间的患者作为PP2组(n=60)、将24h平均PP>60mmHg的患者作为PP3组(n=60)。其中PP1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34~81岁,平均(54.36±34.72)岁;PP2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29~86岁,平均(57.47±36.66)岁;PP3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3~84岁,平均(56.86±35.04)岁。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相互匹配。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健康对照组60例,男女各30例,年龄31~83岁,平均(55.72±34.65)岁。三组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糖、血脂(TG、TC、HDL、LDL)和肾功能(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动态血压检测:采用北京迪姆MGY-ABP1型动态血压仪,检测研究对象24h动态血压。PP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差。计算24h平均动态PP=平均动态SBP-平均动态DBP。

1.3动态心电图检测:采用美国DMS300-3A型十二导同步动态心电记录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连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采用DMS迪姆软件离线分析计算DC值、HRV各时域指标。(1)DC分析:DC<4.5ms判定为异常[4];(2)HRV时域分析:计算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大于50ms百分比(pNN50)。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版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变量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三组SBP、DBP、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P比较:PP3组>PP2组>PP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BP比较:PP3组PP2组>PP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研究对象DC、HRV时域指标结果比较:三组高血压患者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随着动态PP的增大,研究对象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有明显降低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以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为自变量,以DC为因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C与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5~0.48,P<0.05);以DC、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为自变量,以PP为因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P与DC、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负相关(r=-0.15~-0.68,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降低,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迷走神经张力下降,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5]。Al-Zaiti等[6]研究认为DC是HRV变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定量分析测定迷走神经作用强度,进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张钦凤等[7]研究表明PP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存在正相关关系,PP可作为一个独立预测心脑血管病危险性的预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C值、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迷走神经是心脏的减速神经,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降低时,则出现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从而对心脏的保护性功能随之降低,因此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8]。HRV是窦房结总体变化的反映,其中SDNN是自主神经功能整体变化的反映,rMSSD和pNN50是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的反映[9]。同时本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C与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明显正相关(r=0.25~0.48,均P<0.05),说明DC与HRV密切相关,均能反映自主神经功能。但另有研究显示DC是一种很少受外界因素影响,同时能够符合生理条件的新的检测技术,可以定量分析迷走神经作用强度[10]。因此,DC能够更好地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PP的升高,DC值、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呈明显降低趋势,且PP与DC值、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明显负相关(r=-0.15~-0.68,均P<0.05)。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PP的升高,其迷走神经的减速能力和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升高。PP反映大动脉弹性,取决于每搏输出量、心室射血速率和血管状态等因素[11]。结合本研究结果,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状态、心室射血速率或心输出量,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升高。

猜你喜欢

心率变异性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高血压界定范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关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心率变异性是自我调节的生物指标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