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辛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2019-04-19郭诚诚高爽王玉真谢慧超马学梅容蓉杨勇李凌军

山东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丁香酚包合物环糊精

郭诚诚,高爽,王玉真,谢慧超,马学梅,容蓉,杨勇,李凌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 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根及根茎。前2种习称“辽细辛”[1]。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细辛被列为上品,“细辛味辛、性温,主咳嗽、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2]。现代研究表明,细辛的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性成分甲基丁香酚、黄樟醚、榄香酯素、细辛醚等以及非挥发性成分细辛脂素和马兜铃酸Ⅰ等[3]。其主要毒性成分为黄樟醚,不仅具有呼吸麻痹作用,而且是毒性较大的致癌物质[4]。甲基丁香酚是细辛镇咳祛痰、镇痛和麻醉的主要药效成分,而且也是含量最高的成分[5-6],可作为药材细辛的品质评价指标[7]。挥发油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挥发,且易氧化变质,使得制剂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因挥发油的不稳定性而变质[8],故用β-环糊精包合可增加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并使挥发油固体粉末化,便于运输、储存和使用,提高疗效[9-10]。

本试验以甲基丁香酚包合率、载药率及收得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衡量包合物优劣的指标[11],通过正交设计优选了最佳包合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安捷伦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限公司);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瑞典Kromasil公司);FA200AB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有限公司);H01-1A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有限公司);KQ-250E超声清洗器(江苏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飞鸽TDL-5-A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IKA RV8旋转蒸发仪(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2 试药

甲基丁香酚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642-200301);细辛(济南禾宝中药材有限公司,批号16050202,生产日期2016.05.02),产自辽宁,经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峰教授鉴定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 Schmidt.var.mandshuricum( Maxim. )Kitag.的根茎;无水硫酸钠;β-环糊精(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60308);甲醇(色谱纯,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禹城化工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细辛挥发油

2.2 HPLC方法学考察

2.2.1 HPLC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5 μm);柱温:30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2 nm;进样量20 μL;以甲醇为流动相A,纯水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20 min,60%A→65%A;20~30 min,65%A→100% A;30~35 min,100%A→100%A;35~35.1 min,100%A→60%A;35.1~45 min,60%A→60%A)。对照品及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

图1 色谱图Fig. 1 HPLC chromatogram

2.2.2 甲基丁香酚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甲基丁香酚标准品100.05 mg置于100 mL容量瓶,加甲醇溶解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甲基丁香酚质量浓度为1.000 5 mg/mL的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挥发油包合物0.5 g,置锥形瓶内,加入25 mL甲醇,超声60 min脱包合,抽滤,取续滤液1 mL置10 mL容量瓶内,甲醇定容至刻度,过0.22 μm微孔滤膜,可得供试品溶液。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移取对照品溶液0.25,0.50,1.00,1.50,2.00,2.50 mL,分别置10 mL容量瓶内,甲醇稀释至刻度,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甲基丁香酚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甲基丁香酚回归方程为y=17 642x+13.032,R2=0.999 3,在0.500 3 μg/mL~5.002 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见图2。

图2 甲基丁香酚标准曲线Fig. 1 Standard curve of methyl eugenol

2.2.5 精密度试验

取甲基丁香酚标准品溶液,照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结果甲基丁香酚平均峰面积为2 613.30,相对标准偏差为0.19%(n=6),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2.2.6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12、24 h,照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甲基丁香酚平均峰面积为6 693.70,相对标准偏差为0.22%(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

2.2.7 重复性试验

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照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甲基丁香酚平均峰面积为2 225.95,相对标准偏差为0.15%(n=6),表明该样品处理方法重复性良好。

2.2.8 加样回收率考察

精密移取已知甲基丁香酚含量的供试品溶液0.5 mL,置10 mL容量瓶内,精密加入甲基丁香酚对照品200 μL,照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甲基丁香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3.90%,相对标准偏差为0.63%(n=6),表明该方法准确度良好。

2.3 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研究

2.3.1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采用饱和溶液法,取一定量β-环糊精与蒸馏水置锥形瓶内,在设定温度下用磁力搅拌器制成饱和水溶液。精密移取细辛挥发油500 μL,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1 mL溶解,缓慢滴加至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保温搅拌至规定时间。搅拌结束后,加适量乙醚4 ℃冷藏24 h。取出后抽滤,弃去滤液,用少量乙醚洗涤,置烘箱中40 ℃干燥5 h,得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称定质量。

2.3.2 单因素考察

2.3.2.1 乙醚对包合物收得率的影响

精密称取3 g β-环糊精 2份,置锥形瓶内,分别加入78 mL蒸馏水,45 ℃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完全溶解。精密移取500 μL细辛挥发油2份,分别用1 mL 体积分数为95%乙醇溶解,缓慢滴加至环糊精水溶液中,保温搅拌至规定时间。搅拌结束后,样品1加适量乙醚4 ℃冷藏24 h,样品2不加乙醚4 ℃冷藏24 h。取出后抽滤,弃去滤液,用少量乙醚洗涤,40 ℃减压干燥5 h,得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称定质量。称量后测定收得率,样品1为76.12%,样品2为60.06%。结果显示,包合物冷藏时加适量乙醚,有利于包合物的形成。

2.3.2.2 乙醇含量对包合物脱包合的影响

精密称取0.5 g包合物3份,置锥形瓶内,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95%、80%、65%乙醇溶解,超声60 min脱包合,抽滤,取续滤液稀释10倍,测定HPLC,计算甲基丁香酚包合率。结果见表1。

表1 乙醇体积分数对包合率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脱包合时的乙醇体积分数对甲基丁香酚包合率没有太大影响,考虑到实际操作更加便捷,故选择95%乙醇作为脱包溶剂。

2.3.2.3 脱包合方法的选择

精密称取0.5 g包合物6份,置锥形瓶内,用25 mL 体积分数为95%乙醇溶解,分别采用超声1 h后抽滤、超声1 h后离心、超声1 h后静置、冷凝回流1 h后抽滤、冷凝回流1 h后离心、冷凝回流1 h后静置的方法进行脱包合。经HPLC测定,计算空白回收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脱包合方法对空白回收率影响

由表2结果可知,超声抽滤和回流离心的空白回收率较好,两者差距不大,说明挥发油损失率低,为使试验更加便捷,选择超声抽滤法进行脱包合。

2.3.3 甲基丁香酚包合率、收得率及载药率测定

取制备好的包合物,按照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照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y0为空白回收率;y1为甲基丁香酚包合率;y2为包合物收得率;y3为载药率;x1为回收甲基丁香酚量;x2为投入甲基丁香酚量;x3为包合物中甲基丁香酚量;m1为包合物质量;m2为β-环糊精投入量;m3为挥发油投入量。

2.3.4 评价指标

综合评分加权处理时,包合率是评价包合效果的主要指标[12],可以反映β-环糊精与挥发油量的关系,包合率愈高,包合效果愈好,影响挥发油稳定性提高效果愈大,故权重系数定为0.5;收得率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投入量确定的情况下,收得率愈高,包合率愈高,将收得率作为次要指标[13],其权重系数定为0.3;载药率也是控制包合质量的重要因素,权重系数定为0.2。故按如下公式计算综合评分(z):

z=0.5y1+0.3y2+0.2y3。

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可较全面地反应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水平,为挥发油制剂工艺的优化及新剂型的研发提供新的参考理论依据。

2.3.5 正交试验设计

表3 因素水平表

表4 正交试验结果

续表4

2.3.6 验证试验

取3份细辛挥发油,按照最佳工艺进行包合,包合物平均收得率为77.22%,相对标准偏差为2.512%(n=3);甲基丁香酚平均包合率为74.64%,相对标准偏差为2.612%;平均载药率为8.72%,相对标准偏差为2.95%。说明该条件下甲基丁香酚包合率、载药率及包合物收得率比较稳定,因此确定该工艺合理可行,结果见表6。

表6 重复性验证试验

3 讨论

(1)β-环糊精包合方法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和超声法,经查阅文献及预试验显示,研磨法效果略优于饱和水溶液法,但工艺费时费力,超声法效果最差,考虑到实际生产中工业条件的限制,最终选择饱和水溶液法进行包合。

(2)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包合物中挥发油含量,但试验发现空白回收率低,试验准确性无法保证。故采用HPLC测定,通过综合评分,能准确反映出挥发油药效物质的包合效果。

(3)温度对β-环糊精在水中的溶解度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β-环糊精溶解度越大,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时, 要根据试验温度下β-环糊精的在水中的溶解度计算所得加水量 , 使得包合过程在β-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中进行, 包合后低温冷藏 , 以减少包合物的溶解 , 提高包合物的收率,可降低成本,减少服用量。大生产时应注意未包合挥发油的回收。

(4)该方法甲基丁香酚包合率为74.64%,损失了25.36%,损失部分包含该方法本身的试验误差4.94%(甲基丁香酚空白回收试验结果为95.06%),所以实际试验中甲基丁香酚包合率要高于试验值。

(5)验证试验表明,经β-环糊精包合后,提高了挥发油中有效物质甲基丁香酚的稳定性并掩盖了不良气味,包合率较高,而毒性物质黄樟醚在经过大孔树脂脱毒后,含量仅余3.84%,经β-环糊精包合后,释放缓慢,降低其刺激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也为进一步的药效评价和制剂工艺提供了质量可控的包合工艺。

猜你喜欢

丁香酚包合物环糊精
鸦胆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石榴鞣花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丁香酚吸嗅对MCAO模型鼠神经行为学影响
鱼腥草挥发油HPCD包合物肠用温敏凝胶的制备
β-环糊精对决明子的辅助提取作用
莪术油聚合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GC法测定蒙药其顺通拉嘎胶囊中丁香酚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肉豆蔻-8散中的丁香酚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