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近二十年茶业发展态势及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分析

2019-04-19沈德福

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茶业宁德福建省

沈德福

(宁德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产业取得迅速发展。第一产业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专家的重视[1-2],常常制定各种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三农,振兴农村发展[3-4]。其中,茶叶生产和管理是农业政策中的重要内容[5-10],茶业发展也对地区旅游的活跃度和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福建是中国生产茶叶的重要产地,本文收集福建9个地市近二十年的茶叶发展资料,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此研究对地区茶叶经济发展和科学决策等做些探索性的工作。

1 福建茶叶生产概况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其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90%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福建森林覆盖率接近70%,居全国第一。福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1978-1998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66.37亿元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9248.53亿元,由第23位上升为全国第13位。近10年更是迅猛发展。到2017年福建省生产总值32298.28亿元,居全国第七位。

图1 福建省近二十年茶叶生产产量走势图(万吨)

福建省茶业在近几十年得到迅猛发展。在1952年福建省茶叶生产为0.49万吨,到1998年增加到11.89万吨,40多年间增加11万吨。以近20年发展发展更快,到2017年全省茶叶生产达到39.49万吨,近二十年总产量(比98年)增加了近28万吨。由此可见,福建省在几十年来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增长。

福建省茶叶生产量大,生产品种也有不少,主要茶叶为青茶(乌龙茶)、白茶、红茶和绿茶。在近二十年中各类茶叶生产量也在发生一些变化。红茶在1998年生产量为0.15万吨,到2017年达到4.74万吨,增加到原来的32倍,是福建茶叶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种;绿茶在1998年生产量为7.04万吨,到2017年达到11.75万吨,增加到原来的1.7倍;青茶在1998年生产量为4.59万吨,到2017年达到20.94万吨,增加到原来的4.57倍,从这个体量看,青茶是福建省生产量最大的茶叶,占全省茶叶生产的52%。

2 地区茶叶生产差异与聚类分析

从福建近二十年茶叶生产情况来看,福建茶业发展是十分迅速的,从1998年的11.89万吨,到2017年的39.49万吨,是1998年的3.3倍。然各地区生产却呈现一定的差异,从表1可知,发展较快的是莆田市和漳州市,莆田市2016年的茶叶产量是1998年的8.07倍,漳州市2017年的茶叶产量是1998年的7.74倍;茶叶生产增长速度最小的是厦门市,2016年的茶叶产量为0.12万吨,是1998年的1.87倍;宁德市的茶叶产量是福建省地区最多的,其在2016年的茶叶产量为9.78万吨,约占全省的1/4,是1998年的2.21倍。其他地市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福建茶叶生产发展有差异,其与沿海地区经济相对比较活跃有一定关系,如莆田、漳州、福州和宁德,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本地茶叶生产和茶业旅游呈现极大的需求,促进当地茶叶生产;龙岩1998年茶叶生产起点低,受周边经济辐射和本地资源的整合,成为地区增长速度较快的地方。

表1 福建省各地市98年至2016年的茶叶

注:因2017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无地区茶叶产量,这里采用2016年的福建省统计数据

福建九个地市的茶业生产在近20年来发展是迅速的,但增长也呈现出差异,这与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各地区的茶业发展变化,本研究以九个地市的第一产业经济数据为参考数据,采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主要处理过程是,首先将九个地市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导入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9-10],采用的是分层聚类,聚类具体方法是采用WARD法,距离采用平方Eucliduction距离,得到柱状图(如图2)。

图2 福建各地市在近二十年的茶业生产聚类分析图

从图2可以看出,厦门和莆田为一类,这三个地市原先茶业生产薄弱,经过近二十年,产业有所发展,但总量仍然不多,在全省茶业中分量较小;福州、龙岩和三明归为一类,这三个地市的茶业生产在近二十年发展产量均在2-4万吨,有一定的茶叶生产规模,但产量仍不多;第三类为泉州、南平和漳州,这三个地市在1998年已经有一定的茶叶生产基础,在近二十年发展中,茶叶产量均在7万吨左右,在全省茶叶中均占一定地位;宁德为第四类,这个地市的茶叶生产总量较大,在1998年的茶叶产量几乎为全省的一半,随着其他地市的生产增产,宁德茶叶生产仍然是全省第一,其2017年产量占全省茶叶产量的1/4。

3 地区茶业生产与禀赋资源分析

福建省各地市的茶叶生产在近20年的发展是较快的,也是有差异的,这是由于九个地市的禀赋资源和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的。

宁德的茶园面积、产量在福建省均占重要位置,大约在25%~30%左右,生产茶叶品种有闽东红茶如福安坦洋工夫茶、白茶有福鼎白茶、绿茶有蕉城天山绿茶、周宁官司茶等著名品牌,而且这些茶叶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系统的制茶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泉州、南平和漳州等地市也是有很好的茶文化和制茶工艺,如泉州的茶叶著名品种就是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 茶类。铁观音含有多种元素及钾、钙等11种矿物质,冲泡后有天然兰花香,成为全国有名的茶叶品种;南平茶叶品种也很多,代表性茶叶主要为武夷岩茶,其中以大红袍为代表,属乌龙茶类,为半发酵青茶,因生长在丹霞地带,其茶叶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漳州也是生产铁观音等乌龙茶的地方,有四个盛产茶叶的地方极为有名,如仙都岭头、云山、良村、上坪等地产的茶叶品质和制茶工艺也是非常好的。福州、龙岩和三明等地市的茶叶生产在全省不占重要位置,但因地区山地众多,比较适合开展茶叶生产和管理,受到周边宁德、泉州、漳州等地制茶工艺和茶叶比较经济的影响,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茶叶生产,甚至有开展茶旅游的活动。厦门和莆田两个地市,因地形地势大都是平坦沿海平原的缘故,厦门是个城市花园,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很少;莆田平缓地块较多,但莆田历史上开展水果种植的较多,如龙眼等,对于茶叶生产相对薄弱,近来随着茶叶经济的活跃,已经逐步重视茶叶生产和制作。

4 结论

(1)福建省茶叶生产在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17年的茶叶产量为39.49万吨,是1998年的3.3倍;

(2)从九个地市的茶叶生产情况看,宁德在近20年的茶叶生产占全省重要位置;而南平、泉州和漳州的茶叶生产在全省茶叶中也占有较重要地位;福州、龙岩和三明随着经济发展,茶叶生产逐渐呈现一定规模;厦门的农业在地区发展几乎不占比例;莆田因历史原因茶叶生产较为薄弱,但近来发展速度较快。

猜你喜欢

茶业宁德福建省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德核电站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贵州茶业大事记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