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针扣眼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9-04-19王小丹皮克利
王小丹,皮克利*
(重庆市东南医院,重庆 401336)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临床常见且较为理想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目前,临床常用的穿刺方法较多,包括区域法、绳梯法、钝针扣眼法等,其中应用区域法穿刺时,易发生内瘘血管狭窄、血管瘤等并发症;绳梯法穿刺时对于血管长度具有较高要求,若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较差,长度无法满足要求时,穿刺失败率较高,不仅会使患者的痛苦程度增大,也会导致血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1]。钝针扣眼法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穿刺方法,可避免内瘘血管瘤形成,减少穿刺点渗血,使内瘘使用寿命有效延长,使血液透析质量显著提高[2]。在选择钝针扣眼法穿刺时,需要实施全面性、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干预,从而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钝针扣眼法的穿刺效果及护理体会进行论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自愿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并获得同意。纳入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为(45.26±3.6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为(47.94±3.11)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钝针扣眼法,采用0.2%安尔碘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于同一角度、深度及穿刺点用同一穿刺针进行8~12次穿刺,形成隧道,然后用16G钝针从扣眼处进行穿刺。去除上次穿刺时产生结痂后再次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动脉穿刺点选择距内瘘吻合口5cm左右处,动静脉穿刺点间距离需在5cm以上。首先进行静脉穿刺,采用3点固定法,针尖朝上,与皮肤呈25°进针,进针见回血后将角度放低,并从扣眼处将钝针捻入固定窦道内。将针梗送入隧道,并用创可贴覆盖,内瘘针采用3道3M胶带进行固定。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区域穿刺法,静脉短穿刺点选择外周浅静脉,选择吻合口5cm以上内瘘处作为动脉穿刺点,其余操作与观察组相同。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本组数据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并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并行t检验,若组间数据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内瘘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与动脉瘤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1 护理体会
维持性血液性血液透析质量与良好的动静脉内瘘存在密切关系。在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前,需将患者告知钝针扣眼穿刺法的优势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并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取得患者与家庭信任、配合[3]。在血液透析期间也需加强巡视力度,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与鼓励,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给予处理,提高患者的信任感。护理人员需遵医嘱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对感染部位体征变化,局部湿敷20min,2次/d,消炎止痛膏外敷,有利于炎症消退。感染时应暂停内瘘扣眼穿刺,并将穿刺方式改为锐针穿刺引血,建立良好回血通路,待患者感染症状消除,内瘘顺畅后,继续进行扣眼穿刺[4]。在钝针扣眼穿刺时,需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彻底消除,从而有效预防感染。钝针口扣眼穿刺目前无法做到“三同”加之老年患者自身的组织修复能力较差,对穿刺角度差别细微,穿刺针可切割扣眼隧道,使隧道扩大。基于此,在穿刺前需对穿刺皮肤进行彻底消毒,待结痂变软易分离时,将结痂清除,预防穿刺点渗血。若患者出现渗血时,需要将穿刺针位置进行调整,并重新进行固定,并采用无菌棉签进行压迫止血。
3 讨 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操作前,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相关操作人员培养工作,需熟练掌握穿刺技能,实施规范性、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从而保障一次性穿刺成功,促进皮下隧道形成。同时应用钝针扣眼穿刺法也可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降低动脉瘤与血管狭窄发生率,实施系统性优质化护理,减少并发症发
生率,从而保障血液透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