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降低妇科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
2019-04-19沈思钰
沈思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开发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江苏 苏州 215000)
标本采集的有效性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不规范或不合格标本不仅会加大医护人员工作量,还会导致血液标本的浪费,增加患者治疗痛苦以及医疗成本,加大医疗纠纷发生几率[1]。因此,提高标本质量已逐渐成为医院重点关注内容。本文主要探讨PDCA在降低妇科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48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53.02±9.44)岁。观察组48例,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53.48±9.85)岁。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对比不影响后续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健康宣教、对症支持等。
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PDCA循环包括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 (处理),反复循环总体目标下的小目标,实现质量螺旋上升目的。具体为:(1)计划阶段(P)。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以及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病史、教育程度、家庭背景、饮食习惯等,制定切实可行的PDCA阶段性计划。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开展小组讨论会,讨论分析前期标本不合格原因,记录不同意见并总结。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短期目标以及相应对策。(2)实施阶段(D)。成立专门PDCA循环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依据各护理人员个人所长合理分配工作,严格按照预定计划开展采采血工作,及时对分配内容进行跟踪完善,准确评估并记录工作管理质量。(3)检查阶段。要求质控小组每月做好专项检查,由护士长每日抽查工作,确保各个护理环节符合要求,质检人员每日对各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巡视,安排专门工作人员予以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并纠正。设立奖罚机制,将考核检查结果与其直接挂钩,积极规避前期采血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4)处理阶段。每月由小组组长对该阶段工作进行汇报,安排质控员指出存在问题,并给予指导意见,针对其中失败与成功案例予以分析,将所得意见措施投入到下个循环中中。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溶血发生情况。(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满意度,涉及护理人员的接待、采血技术、环境卫生等几项,分值0-100分,其中90分及以上,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低于80分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96例患者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溶血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n,%)以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溶血发生情况
观察组溶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详见表1:
表1 溶血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 3.7 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近几年来,血液成分分析技术在临床疾病的诊疗以及效果评价中应用广泛,标本质量作为血液检测工作的基础,对于护理人员良好采血技术流程具有较高要求[2]。PDCA循环管理是一项完全遵循科学与实际的护理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方法,查阅大量数据资料,通过不断完善与改进的流程途径逐渐增强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实现提高部分护理服务质量与医院综合竞争能力。分析总结以往采血成功与失败案例原因,积累经验,并依据现阶段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采血与护理规划,要求各护理人员将各项规则落实到细节,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静脉血标本溶血率为4.17%,对照组为1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妇科患者溶血情况的发生。对其原因进行分析:PDCA模式中通过制定护理方案保障采血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性规范各护理人员操作流程,选取高年资经验丰富护理人员通过团队合作分工作,在具体实施阶段精准控制采血流速与采血量,根据患者血管条件选择合适静脉,尽可能减少穿刺次数,提高采血质量,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故本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为77.08%,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实施PDCA循环护理可通过改善采血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PDCA在降低妇科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率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