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同部位血标本采集效果的比较
2019-04-19沈慧颖
沈慧颖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儿科,上海 201900)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作为新生儿辅助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对临床诊断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新生儿血管细,血容量较少,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穿刺过程中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后造成的不良后果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临床操作中,通常选择患儿股静脉进行穿刺,新生儿股静脉易滑动,且不容易暴露,周围血管神经丰富,容易导致穿刺失败,造成穿刺部位血肿等情况,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血标本采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80例需进行血标本采集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0)男21例,女19例,日龄0.9h-29d,平均日龄为(9.7±2.1)d,体重1395-4203g,平均体重为(2541±235)g,采集血标本原因:足月新生儿23例,早产儿5例,小儿肺炎8例,小儿肠炎4例;对照组(n=40)男16例,女24例,日龄1d-28d,平均日龄为(10.2±1.1)d,体重1349-4520g,平均体重为(2420±120)g。采集血标本原因:足月新生儿20例,早产儿8例,小儿肺炎9例,小儿肠炎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体重以及采血原因等常规条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股静脉进行采血,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根据患儿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型号,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取仰卧位,暴露穿刺部位,助手约束患儿躯干以及上肢,使得穿刺部位侧髋部外展40°-45°,患儿双下肢基本呈“蛙状位”,护理人员使用碘酒和酒精消毒食指和患儿穿刺部位,在患儿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用食指触及股动脉波动后,选择股动脉波动点内侧0.3-0.5cm作为穿刺点,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度来选择进针的深浅度,常规进针1/2-2/3,进针后抽动活塞,有暗红色血抽出,则针头位于股静脉内,固定针头后抽取定量血,拔出针头后用棉球压迫针眼处10-15min。
观察组选择桡动脉进行采血,根据患儿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型号,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取仰卧位,将小枕或毛巾垫于患儿手腕处,将患儿手掌朝上,尽量背曲,护理人员固定患儿手掌,绷紧皮肤,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触摸患儿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点,环形消毒后进行穿刺,进针角度为15°左右,有鲜红色回血则表示穿刺成功,抽取所需量后拔针,用无菌棉球按压5min左右。
1.3 评价标准
血标本一次性采集成功率:患儿进针一次所采集的样本,血标本血量充足达到所需要求,通常为1-5ml,无污染,未出现凝固和溶血等情况。记录两组患儿一次性采集成功的人数。
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血标本量少于需求量,样本发生溶血,凝固等情况,以及患儿穿刺部位出现血肿,瘀斑等,记录两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此项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血标本一次性采集成功率
观察组患儿有效数为38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有效数为29例,有效率为72.5%,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标本一次性采集成功率[n/%]
2.2 两组患儿采血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有2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儿不良事件有9例,发生率为18.0%,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采集血厚不良事件发生率[n/%]
3 讨 论
新生儿采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是操作难度系数较大的项目,难度在于新生儿血管细,周围神经较多,容易混淆,导致穿刺点定位不清,进而导致穿刺失败,患儿以及家属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阻碍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无形中为操作人员增加压力,因此在穿刺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采血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是现代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护理技能。桡动脉管腔较大,血容量较大,可以避免血标本凝固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表面平直,容易触摸波动点,因此一次性采集成功率高,同时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由研究可知,对新生儿进行血标本采集,选择桡动脉为采集部位,大大提高了一次性采集成功率,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