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
2019-04-19方逸
方 逸
(江苏民政康复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3)
近年来,老龄化加剧加大了老年卒中发生率,在患者急性期,通过有效的临床干预,能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大多患者留有后遗症,会出现不同程度劳动能力丧失,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健康[1]。必须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其中,医养一体化护理是一种与现代养老模式相结合,将护理向社区延伸的新型护理模式,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等结为一体,应用效果较好。本文选取我院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78例(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观察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康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78例(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男、女为21例、18例,年龄60至79(73.21±2.84)岁,观察组男、女为21例、18例,年龄60至79(73.21±2.84)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年龄≥60岁;均处于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叮嘱家属照顾好患者,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实施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1月1次,掌握患者恢复情况。
观察组给予医养一体化护理,①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相合作:患者出院后,护士与其居住的社区做好对接,将患者列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关注对象,利用居家养老点的现有资源,一方面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的娱乐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居家养老护理中心的康复训练室、健康管理室、理疗室等,对患者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②合理安排日常娱乐活动:根据老年卒中患者的特点及各位患者特有的康复需求制定娱乐活动的项目和时间:上午可组织患者进行绘画、唱歌、书法等,下午可以下象棋、打扑克等,整个活动为患者自愿参加[2]。③进行专业培训: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康复人员纳入医院业务培训的范围,不断提升康复人员的康复技能和理念,以求让患者得到更好,更专业的康复治疗。④开展互动交流:每1个月组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恢复较好的患者到院对医院患者进行讲座,讲解自身康复经验,提高院内患者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低高即日常生活能力好;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即焦虑情绪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分别用t、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情绪对比
护理前,两组ADL评分、SA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73.28±3.19)分,SAS评分(45.29±2.41)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1。
表1 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情绪对比(n%)
3 讨 论
对于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来说,有效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患者维持现有功能,并且生活自理状态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3]。医养一体化护理主要是最大程度恢复或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并发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通过休闲娱乐活动,调整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行态,使其尽早适应疾病。并且通过休闲娱乐活动,能使患者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良好的运转。
本文结果中,护理前,两组ADL评分、SAS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73.28±3.19)分,SAS评分(45.29±2.41)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渡过急性期、恢复期后,其运动功能还能得到一定的改善[4]。当前,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常进行家庭康复护理,这种护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及盲目性,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不了解,不能掌握相关护理要点,护理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给予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帮助老年卒中后遗期患者在出院后获得使、有效、连续的护理服务,通过建立专门的服务站,能调整患者不良心态,根据患者兴趣爱好,使其主动参与到娱乐休闲活动中,通过书法、打扑克、绘画等方式舒缓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所以,给予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医养一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焦虑情绪,效果较好,具有与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