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要教给学生“最需要的”
2019-04-18李玉山何宁
李玉山 何宁
下面这篇习作是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例文——当然是作为“优秀作文”(也可以称为“范文”)推荐给学生的。也就是说,在这位教师心中,这样的作文可以作为其他学生学习、模仿、借鉴的样本。作文题如下:
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中,快递小哥雷海为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战胜诸多高手,最终获得冠军。主持人董卿激动地说道:“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当被问及学习古诗词的动力是什么的时候,雷海为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热爱”;当被问及如何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他说:“送外卖其实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这些时间用来背诗词是比较合适的……”
这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注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50字。
以下面这篇考场习作作为示范。
心之所想,心之所向
高一(1)班 付金帆
快递小哥雷海为因为热爱诗词,坚持利用碎片时间背诵诗词,无论日晒雨淋,风吹雨打。正如电影《无问西东》里所说:“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为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付出努力并取得回报,大抵是这天下最幸福的一件事吧。
热爱是你坚守的信念。屠呦呦由于热爱,数十年如一日地投入科研实验,只是因为热爱给予了她信念,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最终不负众望提取出了青蒿素。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事业没有足够的热爱,如何与它为伴,又如何能坚守下来呢?我们因为热爱所坚守的东西,终有一天会为我们所用,释放出强大的光彩。
热爱是你前进的动力。网球运动员李娜曾因身高问题而不被赏识,可她丝毫不在意,用热爱之心面对自己的事业,一点点地进步。那一年,她一跃成为一匹黑马,成为大满贯的得主。事后,李娜说:“或许我真的身高不够,但我热爱网球,这便足够了,我已经有了使我前进的巨大动力。”
时间回不到开始的地方,对于已经错过的,不用再试着去挽留,错过了就错过了。有些东西原本就是让我牵挂而不是获取的。难忘的人,做过的梦,有过的期待,走过的路,有一些自己认为该珍惜的,现在又如何呢!收拾一下心情,扔掉旧的,才能有地方放新的!纵使万人阻挡,我们也能因为热爱,不待扬鞭自奋蹄。
热爱是你成功的前提。王羲之因为热爱,精研隶草行楷各体,写下了不朽墨迹《兰亭集序》;叶嘉莹因为热爱,用毕生精力研究古诗词,出版了作品《叶嘉莹作品集》;达·芬奇因为热爱,潜心作画描摹,最终成为了画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热爱让我们信心倍增,为我们的成功赢在了起跑线上。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自己内心深处的热爱而努力,只有如此,方能展现我们最强大的实力。
朝着自己热爱的方向前进,这一路,宛如 朝圣。
教师评语:本文切合题意,观点明确。写法比较规范,并列式结构使文章规整。开头引用材料引出观点,论证部分,论据充分、准确,材料比较新鲜典型,较有说服力。结尾升华点题,语言大气,耐人 寻味。
很多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基本上“以鼓励为主”,这本无可厚非,但这篇被推荐为“范文”的习作,除了语言流畅、举例较多(也勉强可称为“充实”)外,可以说连“基本”的论说要求都达不到,且还存在其他或大或小需要“修改”“提升”的地方。如果学生们都如此这般地依样画葫芦,那可真的就“岌岌乎殆哉”了。作为教师,应该指出习作的问题,给出修改建议,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套话式的赞辞。该习作观点提出有据,“切合题意,观点明确”“开头引用材料引出观点”的评语基本上还是贴切的,但“论证部分,论据充分、准确,材料比较新鲜典型,较有说服力”的评断,就完全是错误的了。从这位教师的评语可以看出其在议论文写作认识上的模糊与偏失。教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基本的立意、分析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总之,教给学生“最需要的”,应成为写作训练与指导的基本宗旨。
对议论文的写作而言,哪些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呢?
一、如何确定最佳“着力点”
何谓“最佳”?我认为要符合以下要求:试题“允许”;自己能说清谈透;有明确的针对性。其中,“有明确的针对性”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写作论说文,论说观点的提出,应该是作者针对某一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或相同的主张,这个主张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针对某些人的心理、思想、认识等方面的盲区或误区,或针对某些事件与现象,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演绎推论后得出来的。他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所以要写成文章,向他“锁定”的读者传播他的主张。
以前引试题为例,从其所提供的材料中大致可得出如下立意:①深厚的功底与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取得胜利的根本;②坚持与付出定有收获;③“热爱”产生动力。习作《心中所想,心之所向》把“热爱”作为自己立意的切入点,无疑是准确的。这个“热爱”其实可以有两个维度的解读:第一,对“本职”或“本业”的热爱,行文时应针对生活中有些人对“本职”或“本業”敷衍、应付的现象,谈热爱的重要性;第二,“本职”或“本业”之外的兴趣爱好(这点似乎更接近材料的本意),行文时宜针对生活中那些没有业余爱好、生活了无趣味的人,谈如何让生活充满诗意。这些问题清楚了,才可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或最佳着力点,才可能把问题与道理说具体、说清楚,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说些空话套话。
《心中所想,心之所向》谈热爱的重要性,只有干巴巴的三个条目,缺少具体的阐释,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没有明确的写作针对性,找不到深入的突破口,当然也就不能做具体、详尽的解析了。
这里面涉及到对议论文写作实质认识的更新问题。“议论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这样的理论仍牢牢占据着很多师生的头脑,直接的结果就是只要写议论文,便常常条件反射般列举大量的事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不能说“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表述完全错误,但这种表述是片面的。如果作者在文中提出一个新观点、新看法,或一个大众尚持怀疑的论断,当然需要“论证”,且这种“论证”并不局限于“用论据证明”,而应以“分析”“推理”“解说”“阐释”为主。对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可能尚不具备这样的“论证”能力,他们写议论文更多的是把“公理”式的论断置于特定的背景下,做有自我特色的解读。这个意义上的议论文写作,其实是通过分析、说理,让读者接受这一解读的过程。写作成功的关键,是要准确发现最需要展开阐述、最需要深入解剖的地方进行“重点突破”。
二、如何进行“科学的论证”
要想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借助严谨科学的逻辑论证过程证明自己的主张是有效的、可行的,能够给读者以思想认识的启迪,让他们有更为理性的思考与行动。具体而言,先说什么,后谈什么,最终的落脚点在哪里,应该有清晰的设计;各环节应该说些什么,怎样去说,要有通盘的考虑与明确的定位。很遗憾,给“范文”写评语的这位教师,似乎不懂论证的本质属性是以讲道理的方式论述观点的过程,而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了充足的论据,只要有了新鲜典型的论据,让论据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充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了。
《心中所想,心之所向》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坚守的信念”“前进的动力”“成功的前提”,尽管在表述上还不够严谨,但基本上还是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的。问题在于,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基本上用的是“分论点+例子”的形式,对分论点,没有做必要的阐释;对事例,也没有实质性的分析。屠呦呦一例,用了“因为……所以……”“如果没有……”式的简单化“分析”;李娜的事例则只有“述”,没有“析”;第5段三个例子也只有“因为热爱……”式的简化图解式“分析”。其实,这样的“举例论证”是不能称之为“论证”的。特别要指出的是,习作举屠呦呦因“热爱”而“数十年如一日地投入科研实验”,最终“不负众望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与材料里举用的快递小哥雷海为因“热爱”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背诵古诗词,最终夺得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材料所传递出的信息有何不同?前者传递的信息没有增量,所不同的就是人名置换而已。这样的“论证”,其实只是事例的重叠堆砌,岂能说服读者,或让读者有所触动?
在此,需要辨明两个概念:“说明”与“证明”。一般而言,根据确实的材料判明真实性为“证明”,而“说明”则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事实论据的作用只在于判明论点的真伪,并不能对论点的性质、成因、关系等属性特征做解说,单纯的举例便无法完成对论点的科学有效论证。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你举出十个、一百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而我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足以驳倒你的观点,因为从举例的层面论证是无法穷尽那些能够支持你观点的事实论据的;正确的做法,只能是枚举若干典型事例,分析归纳它们共同的属性特征,剔除掉那些“个性化差异”,从而在概念的层面来把握我们所要论述的观点,这样,才算是“说明”了观点,也才可以称作是论证“有效”。
那么,科学的论证该如何展开呢?
首先要能用因果分析的思维方法来阐述清楚,为什么“热爱”是外卖小哥能够战胜诸多困难而坚持背诵古诗词的原因。外卖小哥处于生活底层,生存(或养家糊口)是他每天必须要面对的最大挑战,所以他要辛苦奔波,而古诗词诵读是一件古雅的精神追求,他是兴趣使然,从心底里热爱。他在现实困境中,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使生存与精神享受二者和谐共生的方式,所以能持之以恒,在古诗词背诵积淀这个路上越走越远,直至高峰。这种分析方法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惜的是很多人不能有意识地运用。这样的分析直抵外卖小哥因“热爱”而成功的原由。其次,要剥去他这个“个别”身上的个性色彩,抽绎出带有“一般”属性的本质特征—— 一旦有了兴趣,有了热爱,就可以面对自己所执着的事物,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从而获取最后的胜利。因为热爱是原动力,它可以使当事者产生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与力量,也可以提高当事者抵抗挫折的能力,还可以让当事者的智慧随着困难的不断变化而逐渐增长,所以孔子才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才說“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 老师”。
当从道理的层面论述清楚观点后,为了说明道理是“有用”的,是可以“用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后面可以举用典型事例来印证道理的实用性。其中,正面的事例给人们以正确做法的示范,告诉人们可以仿效之;反面的事例则用以警醒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这样的论述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有效的论证。
如果给《心中所想,心之所向》打个分的话,也就是及格,该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范文”必须“规范”,甚至能够成为“典范”。《心中所想,心之所向》显然不具备成为“范文”的“资质”,这样的习作只能当作“例文”用。而如何引领学生分析“例文”的优点、不足,进而找到改进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分析说理的能力,这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李玉山 天津市河西区河西教育中心;300203 何 宁 天津市实验中学;3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