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目标的策略

2019-04-18万作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认知能力培养策略课堂教学

万作芳

摘   要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从传授知识到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本文着眼于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的策略,指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丰富能力化的教学内容;需要运用多元教学方法;需要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生  认知能力  培养策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着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四大能力,这不仅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而且也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必然要求。将教育目标与我国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使学生有能力适应复杂而多变的世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育需要对这些新要求作出回应。

一、丰富能力化的教学内容

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需要科学精选知识,合理编排,丰富能力化的教学内容。宜选择那些既具有教育价值同时又具有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基本经验、典型事实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一般而言,具有以下特点的教学内容应优先选择:第一,具有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整个学科的基本构架,是学生迁移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意义。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理论性也符合赞科夫所提倡的“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1]。第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内容。这些典型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以实例、范例的形式存在,之所以选择典型性的教学内容、实例、范例是因为它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中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三,具有适当难度的教学内容。所谓适当难度并不在于提高某种抽象的“平均难度标准”,而是指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努力”的余地,在掌握知识时,能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克服障碍,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学生在学习具有适当难度的知识的过程中,会有较深的智力参与。而且适当难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心智的“最近发展区”,将学生正在成熟或将要成熟的心智机能推向前进。当然,难度的分寸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差异适当把握。第四,適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来临,知识以指数方式增长,以知识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日益丰富和庞大,几乎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选择恰切的课程进行教学的新挑战。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学习时间和课时是固定的、受限制的,这与不断增加的知识和教学内容形成了一对矛盾关系。处理好这对矛盾,需要教师选择那些适于能力培养且能力培养价值高的教学内容[2]。

选择出具有基础性、典型性、适当难度和适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后,还需要通过合理的编排,使教学内容达到一体化、结构化、网络化,才能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效能。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科的结构性是通向训练迁移的大道[3]。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内容设置一般相对固化,往往不能及时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关键是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缺乏横向的有机联系,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的、机械的、复现性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发展其多维的、灵活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忽视了认知能力的培养。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中需要合理吸收当代学科知识的新成果,需要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将散落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网络,形成严谨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拥有知识是建立能力的基础。严谨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全方位看待世界的视角,知识的完整性是保证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认知支持[4]。

二、运用多元教学方法

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存在重传授轻参与的相对缺陷。在以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课堂上,应倡导选择提升认知能力的多元教学方法,推崇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觉性、主动性,更好地发展学生认知能力。

1.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参与,增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权

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学习进行选择、自觉学习。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教育是一种重学的实践体系,重学特征表现得特别明显[5],如“朱子读书法”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而且这些学习都是以学生的自觉学习为前提的。实际上,儿童的认知成长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开头是不自觉的思维——儿童的唯我主义,末了是自觉的社会化了的思维,而当中是一系列的阶段,皮亚杰把这些阶段看作是自我中心主义的逐渐减退和社会思维形式的逐渐增长,每一个中间阶段都是在儿童的不自觉的我向思维与成人的自觉的社会思维之间的某种妥协。”[1]着眼于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需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主动参与,充分的自学、思考、发表见解、自主锻炼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时间,使“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转化为有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试验课、个案研究、模拟法庭、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具备对学习的自觉和积极的态度,理解所学习的材料,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今天,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留出选择的空间,尤其在高中阶段,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尚需确立层次分明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给学生增加选择的机会,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6]。

2.通过案例、问题、项目组织实施教学

学习过程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过程。在教学设计上,相对而言,需要倡导更多地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案例等教学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和实践性。老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或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制定项目计划,安排项目实施时间,选择合作伙伴,尝试提出假设、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验证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呈现解决方案,组织成果交流会,传播分享研究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流程,可以把教学和发展学生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周围世界的具体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的认知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落实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还要充分挖掘知识的能力价值[7]。教学知识内容大多是人类优秀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凝聚在这些教学知识中的人类智慧,使它们能够成为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营养,为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重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发展性影响,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知识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从那些最有价值的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中,如拉丁语、数学等,发掘和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找到知识积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发现尚待改进和弥补的问题等,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路径。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如何考,不仅是技术性问题,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关涉到学生能力培养走向等一系列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考试测评方法,会反映出教育者背后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传递出完全不同的学生能力发展方向和思路。让我们以历史学科中日战争的知识点为例,尝试探析教学方法、测评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差异。

关于中日战争的考试题目有两种。第一种是: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面对这样的问题,每一位学生都努力记住答案。第二种是:中国跟日本每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中国跟日本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试分析之[8]。

该例反映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考察倾向的不同。第一种考法和教法是传统的知识授受式教学,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习得这些死知识,考试时的答题技巧是简单地回忆和复制学过的知识,偏重于对学生认知能力中比较低阶的记忆能力的考察,所考察的能力比较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认知能力的整体状况。学生所具备的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在教学和考试中得不到客观地评价和测定。同时,也要看到,灌输式的教学和考察记忆能力的考试方法又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时,更倾向于学习那些容易“拿分”的、相对简单的知识点,长期以来,便形成了各个孤立的知识点,导致所学知识碎片化现象比较明显。当面临现实情境需要综合分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第二种考试方法,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指向于培养学生高阶认知能力。教师在呈现中日战争的规律和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基于中日历史关系之上的面向未来的冲突预测和解决方式,给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下梳理问题。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仅可以利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而且可以依据已发生的历史事實,有理有据地作出预测,进行分析。此类问题,隐含着告诉学生历史知识不是死的,其作用更多在于可以利用已发生的历史事实分析两国邦交的发展脉络,分析当今周边国家的战略发展形势,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引导学生发现历史规律,有利于形成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历史教学的伦理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考试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复杂思考能力、统筹把握和分析战略问题的高阶认知能力,以及对问题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提出的要求。

三、教授学习策略

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学内容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整体的教学计划,还是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先后次序,否则不仅教学效率受到影响,教师教起来不顺,学生学起来吃力,而且学生不易把握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直接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结合实际课程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9]。

1.通过提升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意识,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

PISA2009阅读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对有效学习策略的知晓程度与阅读精熟度水平有很强的联系,读得多但是不知道哪些阅读策略更有效的学生,其成就不如那些读得少但却知道哪些策略有效的学生[10]。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与学生讨论什么方法有帮助,什么方法没有用,鼓励学生反思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哪些方法比较有效。

2.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

我国上海学生的监控策略指数显著低于OECD平均指数,说明我们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自我监控能力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评估和检查自己的学习,了解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向学生提出自我监控的要求,指导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方法,逐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最终达到让学生完全能够自己计划、管理和监控自己学习过程的目的。教师要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在课堂中告诉学生作业和练习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每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让学生学会自主评价[10]。一般来说,采用监控策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检查自己学习进步情况的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 李欣.基于能力本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动态整合—“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3] 詹姆.S.布鲁纳.教学论[M],姚梅林,等,译.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孟宪明,孔锋,董昌艳.试析高职院校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和谐统一的途径[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06).

[5] 杜成宪.中华民族有哪些教育传统可以传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4).

[6] 顾明远.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J].新华文摘,2012(09).

[7] 李相英.论“教与学”“知识与能力”两对矛盾及其处理原则[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08).

[8] 魏薇,路书红.中外教育经典案例评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9] 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02).

[10] 陆璟.PISA测评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认知能力培养策略课堂教学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