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立场 构建趣理课堂新样态
2019-04-18唐琼芳邓启萍
唐琼芳 邓启萍
【摘要】小学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从学生立场出发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本文从语文大阅读课程、数学玩创课程、科学主题学习社区以及艺术融合学习四个方面出发,呈现了基于学生立场的趣理课堂新样态。
【关键词】大阅读 玩创课程 主题学习 融合学习
小学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精神张扬与成长的课堂。因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学生立场上,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校围绕趣理课堂改革的研究,从关注教学者视角走向更多关注学习者(学生)视角,并研究思考:既有童趣味又有学生味的学科样态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让课堂趣理相生呢?
一、语文“日月星”大阅读课程。让阅读力生长拔节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我们认为:语文是趣理的家。这里的家,不仅仅是现象的家,还应该是精神的家,文化的根。语文趣理课堂应该是文本文化精华不断被发现、学生精神不断成长的地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基于此,我们开展了大阅读教学的尝试,在低中高三个年段中开设“日月星”大阅读课程。
语文“日月星”大阅读课程以海量阅读为抓手,学生在经历“老师导读一学生试读一伙伴共读一分享研读”的过程中,阅读力拔节生长。
“日课程”指低年级学生每天利用午读20分钟时间,在教师带领下一起诵读经典绘本,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等方式,达到整体提升读写能力的目的。
“月课程”指在高年级中每月开设主题阅读。2018年上学期,每月的阅读主题分别是:三月份主题是“走进春天”;四月份主题是“走进经典”;五月份主题是“走近动物”;六月份主题是“走进童话”。
例如,如何引导学生读动物小说呢?在动物小说导读课上,教师以《金色的脚印》《再被狐狸骗一次》两篇动物小说为例,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利用鱼骨图列出小说情节,理清文章线索,感悟小说主题。说说、画画,在輕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习得了方法,感受到了动物小说的魅力。而这,应该是高年级语文课堂之智趣所在。
“星课程”指中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专门用来阅读,形式多样,我们有时开设读物推荐课,有时开设阅读欣赏课,有时开设读书汇报课,让学生静静地阅读,一周内没有书面作业,有的只是与阅读相关的专题研究或实践作业。四年级的学生利用一周时间专门读各种儿童诗,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如《你是儿歌我是诗》这一课,借用群文阅读形式,课堂上读与议结合、识与悟融通、学与创链接,趣理交融,让学生感到诗歌的好玩,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二、数学玩创课程,让学生们玩转数学
数学学科大胆探索玩创课程,课堂上以“体验探究”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游戏化情境一小组化实践一体验、反思一评价延伸”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玩转数学,提升思维。
我们坚持倡导“打开的数学”——以绘本创意课程及珠心算课程为突破口,开启了学校数学玩创课程的研究之旅。选择绘本教学的原因:一是绘本贴近学生的生活;二是绘本情境性、趣味性比较强;三是数学绘本中蕴含丰富的数学元素。而珠心算则是集计算、教育、启智功能于一体的心算“典范”。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式、实验式、把玩式的活动中进行学习,进而喜欢上数学。
在绘本教学活动设计时,我们立足学生立场充分发挥师生的智慧,从三个维度来思考:一是基于学生热情与兴趣;二是基于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三是基于逻辑和意义建构,实现情趣共融。
例如,《猫画被盗——可能性》一课,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猫画被盗,博物馆馆长心急如焚,警察局迅速成立了破案小组,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某某警长,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破案线索,争做最佳小侦探。接着以故事情节为主线:猫画被盗,嫌疑犯逃跑路线有多少种可能,最终锁定嫌疑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探索。而在《椭圆》这节课中,以“圆形物体在什么情况下看起来会变成椭圆?怎样画一个椭圆?关于椭圆,你还想到了什么问题?”等问题为主线,以问导学,引导学生们操作、探索、争论,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实现绘本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三、科学主题学习社区:让学生玩中学。学中创
我们鼓励学生玩中学,做中学。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的六大素养中,跟科学学科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是两大方面的素养: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如何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我们以主题学习社区为依托,大胆开展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在情境中学,在做中学,通过“提出问题一实验探究一交流分享一模型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低年级科学课,我们把玩中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这其中的玩不是随意地玩,而是有层次的、有设计的、有组织的、有挑战的玩,学生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有价值的,在玩的过程中,建构起初步的科学概念。如《玩转小叶轮》一课:学生们从用手拨、用嘴吹,到用水冲,再到用沙子、用米……不断尝试的过程也是不断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原来要让小叶轮转动起来,需要给它一个力。
对于中高年级的科学教学,我们则更关注从激发兴趣、乐趣到培养情趣、理趣的转变,以思维的培养作为具体操作途径。为此,我们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既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让思维发生在手指尖上。
为了更系统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还和兄弟学校一起开展“主题学习社区”的研究。主题学习社区以项目学习的形式来推进,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创,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我们推出的“魔豆”种植项目,集团所有学生都可以申报参与。种植“魔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实践活动,从春播到秋收,学生们每天观察,记录下种子的成长过程,体验生命的力量;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积极参与,如语文学科的“魔豆”生长日记,美术学科的神奇“魔豆”连环画,数学学科的测量“魔豆”的体积,劳动与技术课堂上的品尝美味“魔豆”宴……多学科的融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四、艺术融合学习:推开学生艺术的大门
艺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的课程,一个有艺术素养的人,他的生活必然更有品位。因此,如何让艺术成为学生童年里最美的记忆,并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就成了小学艺术教师的重要使命。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快乐的艺术学习体验中获得艺术欣赏能力及表现能力的提升,学校艺术组大胆进行“融合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创新推出“四季艺术”课程(春天的诗歌,夏日的雷雨,秋天的树叶,冬天的雪花),通过艺术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融合,关注学生的亲历与体验,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推开学生艺术的大门。
“四季艺术”课程源于学生们对校园、对生活的热爱:春天生态园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正是学生们歌唱的好时光,于是有了——春天的诗歌;夏天学校的嬉戏园里,草丛中常常能听到各种虫鸣,而一阵阵雷雨,带来的是一片清新,于是有了——夏日的雷雨;秋天雏鹰大道两旁的香樟树,那一片片由绿变红、变黄的树叶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于是有了——秋日的落叶;冬天洋洋洒洒飘落的“雪精灵”,带来的是学生们的欢歌笑语,那就来一场——冬天的雪花。
例如,“春天的诗歌”课程,我们这样设计:美术课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走进生态园,寻找春天的色彩,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的春天;语文课上,教师带着学生们找寻春天的诗,在吟诵中感悟春天的美,在创编中表现春天的美(低年级可以是儿歌、童谣,中高年级则是诗歌);音乐课上,我们一起唱响春天的歌:低年级《小小雨点》、中高年级《春游》《春之歌》,学生们在聆听与歌唱中,感受春天的节奏与旋律,用音乐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样的课堂,生动活泼。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的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激动起来,敢说敢问了;在合作交流中互动起来,共享共研了;在深度思考中灵动起来,乐学乐思了。这,也正是我们大新中心小学“趣理课堂”最为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