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系统超声诊断孕中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探析
2019-04-18郭卫红黄晓云王雪伟
郭卫红 黄晓云 刘 建 薛 丹 王雪伟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患病婴儿占出生活婴的0.4%~1%,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1]。早期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对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减轻家庭负担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心脏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胎儿心率较快,体位多变,且先天性心脏病种类较多等原因为早期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孕中期胎儿各器官发育已趋成熟,超声可在此时期检查出大部分胎儿结构异常[2]。本文通过对孕中期筛查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常规超声与系统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阐述系统超声临床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高危孕中期孕妇6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1.63±3.96)岁;孕周20~27周,平均孕周(24.25±5.37)周;其中初产妇310例,经产妇290例;高危因素类型:高龄孕妇215例,不良妊娠史76例,孕期感染41例,服用致畸药物史10例,先兆流产160例,糖尿病78例,家族中有先心病史20例。纳入标准:(1)符合以下高危因素的一种或多种:高龄孕妇、不良妊娠史、孕期感染、服用致畸药物史、先兆流产、糖尿病、家族中有先心病史;(2)于我院生产,能够追踪随访资料至研究结束;(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该项研究,孕妇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2)多胎妊娠。
1.2 方法
1.2.1 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孕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通过GE V730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腹部探头4C-A。首先对胎儿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解,确定胎儿的宫内位置后切换成心脏条件,观察胎儿心脏位置、大小以及各心房心室的大小、连接情况,四腔心切面加CDFI观察瓣口血流,存图。
1.2.2 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孕妇在接受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后采用三星WS8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通过腹部探头CA1-7A,观察胎儿胎方位情况,明确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先完成其他部位检查后切换成心脏条件,声束由胎儿腹侧或肋间隙进入,尽可能避开胎儿脊柱,移动探头进行多角度扫查,先行胎儿上腹部横切面扫查,明确胃泡、门静脉窦、脊柱以及其前方的降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位置关系。然后,探头向胎儿头侧移动,显示四腔心切面,观察心脏位置,大小,心胸比值,左、右心房心室大小,心室壁及室间隔厚度,二、三尖瓣形态及瓣膜启闭情况,十字交叉结构及房、室间隔的完整性,观察卵圆孔的大小以及卵圆瓣的启闭情况以及心包腔内是否有积液。将探头向胎儿头侧平移或朝胎儿左肩旋转,获得左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观察左室流出道管径是否均匀,有无狭窄或扩张,动态观察主动脉瓣膜启闭。将探头朝胎儿右肩旋转或略向头侧移动,获得右室流出到长轴切面,获得右室流出到长轴切面,观察右室流出道内径,有无狭窄与扩张,瓣膜启动以及形态以及主肺动脉与右心室连接情况。探头位置不变,稍向胎儿头侧偏转,显示三血管气管切面,从左到右三条血管横切面成直线排列,内径依次递减。将探头平行于胎儿身体长轴,显示主动脉弓及三条分支,观察大血管的连接、连续性以及内径等。
1.3 观察指标 与引产检查或分娩后新生儿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上述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漏诊率。
2 结果
本文中600例高危孕产妇,引产及娩后检查结果共68例先天性心脏病,占总人数的11.33%,系统超声共检出63例,检出率为92.65%,漏诊5例,漏诊率为7.35%;常规超声共检出46例,检出率为67.65%,漏诊22例,漏诊率为32.35%。系统超声检测方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漏诊率明显低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超声在房间隔缺损检出率(94.17%)高于常规超声(63.16%),在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检出率(88.24%)高于常规超声(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先天性心脏病类型与引产或娩后结果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畸形的发生与母体以及胎儿自身染色体等因素有关,母体存在传染性、遗传性疾病均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孕妇在妊娠期间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等同样会造成胎儿在分化发育中的畸形[3]。
孕妇中孕期时,羊水丰富,胎儿肋骨未发生钙化,具有较为清晰的心影,在这段时间内胎儿心脏结构基本处于成熟发育的状态,且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已基本形成,为B超先天性心脏病排查的最佳时期[4]。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易受到孕龄、胎方位、胎动、孕妇腹部脂肪层厚度、羊水多少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只观察心脏位置、大小以及各房心室的大小以及连接情况。四腔心且切面加CDFI观察双瓣口血流,四腔切面是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用的切面,可排除较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显示率高、快速、敏感性高,安全有效[5]。
本文600例高危孕产妇中,系统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出率,漏检率低于常规超声,王金瑜等[6]研究结果支持本结论。本研究中系统超声漏诊的5例分别为大动脉移位1例,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分析漏诊的可能原因为:(1)胎儿特殊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胎儿体循环与肺循环压力基本相等,甚至肺循环压力略高,对于部分心脏畸形,不能很好地显示异常血流;(2)孕妇、胎儿存在的因素影响:母体肥胖、腹壁瘢痕、胎动过频、胎儿脊柱遮挡、羊水量不足,增加了胎儿心脏图像识别难度;(3)超声检查时出现的声学伪像,尤其是在判断室间隔和房间隔时更易发生。
综上所述,系统产前超声对于孕中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