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
2019-04-18张永梅
张永梅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内科 4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作用下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随着临床研究的日益加深,临床研究证实,炎症异常反应与COPD患者气道可逆性改变有着重要的关联[1],因此,临床治疗时多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抗炎药物以达到改善症状体征、减轻炎症反应的效用。本文采用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应用于来我院就诊的55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8.81±5.36)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5±0.36)年。观察组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61±5.40)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1±0.40)年。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经肺功能、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2];(2)均为稳定期患者;(3)30%≤FEV1<80%;(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1)排除药物禁忌证;(2)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舒利迭(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生产,批准文号H20140166)吸入,1吸/次,2次/d,对照组患者增加红霉素(陕西君寿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61023223)口服,0.25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茶碱缓释片(广州迈特兴华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3791)口服,0.1g/次,2次/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6个月后对比疗效。
1.5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比较: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2)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依据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及痰液中性粒细胞数量,并对比;(3)生活质量比较: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进行评价,满分40分,其中31~40分为非常严重,21~30分为严重影响,11~20分为中等影响,0~10分为轻微影响;(4)安全性: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3]。
2 结果
2.1 肺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占比及FEV1/FV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提升,观察组患者提升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占比及FEV1/FVC水平比较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t=24.513 7、22.567 5,P均<0.05。
2.2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t=33.986 8、30.230 1、55.545 7、33.117、54.013,P均<0.05。
2.3 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为(5.79±3.2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为(11.99±4.6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72 7,P=0.000 0<0.05)。
2.4 安全性 观察组出现呕吐1例,恶心2例,并发症发生率5.45%(3/55),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心律失常1例,并发症发生率3.70%(2/5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4,P=0.983 2>0.05)。
3 讨论
COPD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肺血管、肺实质、气道出现慢性炎症为特征表现,导致肺部组织内T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提升,炎症因子快速聚集,破坏肺结构,引起肺功能降低及炎症反应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有研究指出,炎症反应与COPD稳定期患者气道可逆性改变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快速而有效地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5]。
舒利迭属于吸入型皮质激素的一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COPD的常规药物之一,其内主要成分为丙酸氟替卡松及沙美特罗,沙美特罗为选择性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起到对组胺诱导的支气管收缩保护及持久支气管扩张作用,抑制肥大细胞介质释放,产生控制症状效用,丙酸氟替卡松进入机体后发挥强效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有效改善肺功能。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用抗生素,具有较佳的免疫调节及抗炎效用,其应用于慢性气道性炎症疾病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一种,主要能够通过结合核糖核蛋白体的50S亚单位,对肽酰基转移酶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对核糖核蛋白体移位造成影响,避免肽链过度增长,抑制合成细菌蛋白质,产生抑菌的效用,应用于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菌效用,进而提升患者的肺功能[6]。
CRP是检测疾病情况的一种常用的非特异性检验指标,具有调节炎症反应及吞噬的作用,多用于监测验证状态,IL-8由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通过结合特异性的受体,对中性粒细胞产生细胞趋化作用,以达到调节炎症反应的效用,TNF-α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升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抗感染的效用,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及变形运动,是机体防御功能中重要的一环,其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机体炎性因子的水平的变化[7]。本文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炎症因子、FEV1占比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改善,证实红霉素应用于COPD患者中的有效性,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改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CAT评分亦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可能与茶碱能够对炎症因子水平产生更佳改善作用有关,其属于甲基嘌呤类药物的一种,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主要通过对磷酸二酯酶活性产生特异性抑制作用,提升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Ca的内流,促进细胞内Ca外流,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保护肥大细胞膜,抑制炎症反应,提升气道黏液分泌及黏液清除等作用,以产生扩张支气管,松弛平滑肌,降低炎症水平的效用,联合红霉素抗感染,减轻糖皮质激素抵抗,产生增益效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红霉素联合小剂量茶碱,通过抗感染、调节免疫功能、控制炎症反应等,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