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栏目特邀主持人:王 宁

2019-04-18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顾先生西厢折子戏

主持人语:这期专栏的三篇文章,所及内容呈现出典型的发散特点,这也显示出昆曲研究的“大包罗”特征。

昆曲专家顾聆森先生的《格律:昆曲之魂——〈习曲要解〉研读一得》论述的是一个十分“应时”的问题。《习曲要解》原作的本意在指导昆唱,顾先生却从中发掘出格律之于昆曲曲牌的重大意义,并从指导当下新编昆剧创作的角度立论,独创性和实用性都很好。

近两年,新创昆曲剧本不断出现,在江南地区,出现了像罗周那样专注昆剧剧本创作的作家,出现了诸如《春江花月夜》《醉心花》《顾炎武》《风雪夜归人》等新创或改编的昆曲剧本。而随着这些剧本的涌现,如何运用曲牌、怎样继承昆曲优秀的曲牌遗产,已成为当下昆曲创作十分紧要的学术命题。尤其是对某些打着曲牌旗号、却干着伤害曲牌的作品而言,顾先生的论述堪称当头棒喝。“无律昆曲的滥觞,造成昆剧失魂之痛,恰恰是当代昆剧的莫大悲哀。”顾文对于格律的维护,不仅是对昆曲剧本创作者的警醒,同时也是对昆曲学者的呼吁。在维护昆曲格律和昆曲曲牌传统方面,只有学者和作家齐心协力,理论和实践并举,才可能振衰除弊,达成优秀文化遗产的存续和保护。

就具体论述而言,文章也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如南曲常见曲牌【山坡羊】,一般都具有较为固定的排场,显现出悲怨的声情特点。顾先生却能从平仄角度,揭示出其曲词当中平声字繁多的特点,并将平仄和声情联系起来考察,从而揭示出字声平仄深刻的音乐意义。

刘志强博士的《明清“申氏家班”闻名吴中之原因探析》以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申时行家班”为考察对象,虽属“熟题”,却不乏“新作”之处。

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末,江南地区的昆曲家班十分兴盛,而苏州地区又是昆曲家班的“大本营”。昆剧在后来显现出的艺术特质,很多都是在家班的襁褓里孕育和发展的。苏州吴中的申氏家班堪称江南家班的代表,以规模大、水平高、名优能戏多、持续时间长而著称一时。对申氏家班的研究显然具有标本和示范的意义。而探讨昆剧家班在吴中兴盛的原因,其实正可揭示昆剧在江南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具体到介入角度,作者避开了前贤已经用力较多的诸如家班本体等基本问题,转而从主人心态和生活方式、主人的艺术鉴赏水平、演员的培养方式以及戏班的物质支撑等多个方面探析申氏家班“闻名”的具体因由。就具体支撑原因而言,作者也基本避开了已有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结论,这种“绕着走”的“创新”意识十分显见。学术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就是“寂寞地走在空旷无人的原野上”,这个原野越是寂寞,走出的脚印才越是清晰。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经典,由此改编的《南西厢》则是昆曲的经典。《佳期》一折又是《南西厢》的名折,为昆剧六旦的重要戏码。其中六旦有一套集曲【十二红】,曲词香艳婉致,舞台表演唱作并重,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但这个折子戏的形成却有一个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某种程度上可视作昆剧折子戏从文人到艺人、从案头到舞台发展演变的典型个案,显示了昆剧折子戏从文学场域到戏剧场域的演变、发展的一种类型,是舞台逻辑演变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吴桓宇《晚近以来昆剧〈南西厢·佳期〉演出变迁探微》所论有一个关键词:聚焦。这个关键词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昆剧折子戏从文本到舞台演变的“通律”。文章揭示了折子戏在不同时期完成的各个方面的聚焦。这个聚焦的背后,隐藏着“看点生成”的隐形逻辑。所以,文章虽然短小,揭示的问题却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当下昆曲的改编和创作,有着直接的启发价值。

猜你喜欢

顾先生西厢折子戏
《西厢记》董王优劣说新论*
男子冒充“美女”诈骗登徒子
顾先生的孤独简史
岂曰无缘?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西厢故事
顾颉刚与中华书局
“西厢”瓷画及其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兼论《西厢记》的早期西传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放风筝
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