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类社团的现状与评价研究

2019-04-17张喆林洁霞洪彬彬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

张喆 林洁霞 洪彬彬

摘 要:体育类社团是新世纪高校体育发展的产物,具有新世纪高校体育教育的特色。有关专家认为,体育类社团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观念的革新,体育类社团必将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体育类社团;社团功能;发展对策

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 调研目的

本项目将采用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且分别对社员,社长,指导教师,社联学生干部进行访谈,向大学生分发调查问卷,了解体育类各角色对高校社团的真实想法,以推动体育类社团发展,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

1.2 调研意义

在此项目中,我们将以体育类社团为例,从多方面对高校体育类社团进行探究,准确地认识高校体育类社团的定位,评估现有体育类社团的内部管理、发展趋势以及其引导作用,并且深入探索影响学生选择体育类社团的各因素,再对各类因素进行汇总与统计,进而从中发现社团之间的差异对高校学生选择社团的影响,最终推动高校体育类社团的进步与创新。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松江大学城7所大学的在读本科生。调查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上海地区,在地域上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112份问卷,最终回收112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12份。

2.2调研方法

我们创新项目调研小组共三名成员,在对客体的研究中,在指导老师的辅导和帮助下,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进一步掌握了科学的管理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的调研方法为:文献研究法、个人访谈法以及调查问卷法。

2.2.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帮助我们明确了本次项目的研究范畴,从理论分析入手,依据对历史和当前研究的深入分析,归纳出高校体育类社团的现状及评价,并选择合适的理论加以阐释。

2.2.2个人访谈法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分别对社员,社长进行访谈,并根据其不同的身份设计相应的访谈提纲。访谈结束后,再进行整理,根据他们的回答设计出调查问卷的问题,在经过对高校体育类社团更全面充分的了解后,我们能更好的设计问卷。

2.2.3.问卷调查法

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首先初步发放了调查问卷,再根据回收的数据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最终我们小组三名成员在进行深入讨论并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再次反复琢磨后,调整了问卷结构,并再次发放了问卷。

2.3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统计使用SPSS forWindows 20.0版,主要采用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的方法来检验问卷的信度质量以及各个主成分的效度。

2.3.1信度分析

从表1.1和表1.2中可知:两表的信度系数值都为0.982,大于0.9,说明本次问卷调研的研究信度质量很高。对于“项已删除的α系数”,分析项被删除后,信度系数值没有明显的提升,因而说明这两组的题项均应被保留,从而进一步说明研究数据信度水平高。针对“CITC值”,分析项对应的CITC值均高于0.9,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同时也说明信度水平良好。综上所述,本次的问卷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2.3.2效度分析

根据表2.1分析可得,具备信度的47个问题中一共可以提取4个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占了近97.836%,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次被提取出的4个公因子在充分提取以及解释原变量的信息方面都是比较理想的。

根据表2.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分析可得,就四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而言,是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最大,达到了76.714%,其余三个则依次递减。这说明主成分1对整体问卷的影响最大,剩余三个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由此可知,主成分1中的每一个题项都是最具效度的。

3研究成果与分析

3.1关于高校体育社团功能的研究

首先,高校体育可以促进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其次,体育社团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再次,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社会实践性大大提高了高校与社会的开放度。最后,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遵紀守法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高校体育社团不仅有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培育学生体育精神等功能,还有利于全面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以及服务社会等功能。可以说,高校体育社团在高校管理、育人和社会服务工作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3.2关于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对策的研究

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虽有其独特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者们对此提出了解决各项问题的对策。

刘明明认为,可以通过加强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提高体育社团专业水平等方面促进体育社团的发展。张建新认为,可以利用社会赞助保证经费投入,加强体育社团骨干培养,提高指导教师责任心等方面促进体育社团的发展。王艳认为,可以通过明确管理目标,把好社团审查关,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来提高社团自身的建设水平。周小敏认为,可以通过完善社团评价体系,拓宽经费来源,社团与教学有机结合来完善体育社团的管理。

3.3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研究的总体评价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已有逾百年历史,但针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在新世纪才初见端倪。10年来,在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已经明晰了,对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也进行了有效论证,对体育社团管理方式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可以说,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在研究内容上,多数研究重点不够突出,缺乏专题性研究成果。多数研究针对社团群体,缺少优秀案例分析,因而对实践指导的可操作性不强。相关研究内容虽然涉及到体育社团的概念、功能、发展对策及中外比较多个方面,但成果中概括性研究较多,多是总结几条规律,提出几条建议,仅仅就事论事,缺乏联系的、系统的研究观点,导致研究价值不高。

4结论及建议

在参加过高校体育类社团的学生中,接近一半是被学校制定的相关鼓励制度所吸引,可见学生参与社团的功利性较强。

通过访谈也可发现,大多数社团活动频次是每周一到两次,并且社团活动策划较单一,对学生吸引力不足。同时,学校对体育类社团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对指导老师疏于管理,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社团活动场地受限。

综上所述,我们给出以下建议,其一,体育社团毕竟是兴趣爱好类组织, 不能盲目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专业体育老师在体育项目中有较高威望,并且在组织、技能培训等方面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指导。所以,应该派遣专业体育类老师进行全面指导。

其二,社团内部分工应该明确细化,比如社团社长、外联部、宣传部等都是必须的,每个负责人责任细分,保证每一项活动顺利进行,并且在学校活动场地上拥有一定特权,保证在每次活动中能够用到适合的场地。

此外, 在新的治理视角下, 必须要重新定位学生社团的功能, 学生社团虽是以“兴趣”结社, 但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党的十九大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指出“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也在于学生,体育类社团作为体育课的第二课堂,学校、学院也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动社团发展,聚焦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校体育类人才的特长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向剑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05)

[2]试论大学生社团行为与状态[J]. 滕航,朱建设.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陆翠岩. 中国统计. 2010(09)

[4]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程春凤.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5]論体育社团实体化的发展对策[J].丁云霞. 中国经贸导刊. 2010(08)

[6]中美高校学生体育类社团发展对比[J]. 鄢澜,王蕾,廖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11)

[7]中西方体育社团法治环境研究[J]. 魏鹏娟,董小龙. 体育文化导刊. 2009(10)

[8]论当代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J]. 宋洪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05)

[9]公共工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 花拥军,陈迅,张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7)

作者简介:

张喆(1999-),女,湖北省武汉市人,汉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
甘肃银行惠农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论新医改下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模式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