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里红”永远红

2019-04-17徐文

参花(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剧团

徐文

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要有文化艺术,就要有精神食粮。而且越是在大山深处,人们吃饱喝足之余,就更加渴望精神的满足,哪怕衣食匮乏,在寂寥的生活中,也更加渴望文化艺术的慰藉。在千里长白大山区里,就有一支历经七十多年而不衰的剧团,这个剧团在做的事业就是满足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人们送欢乐,送精神食粮。这个剧团,就是抚松县山里红剧团。在抚松县,乃至在长白山山区,一提到山里红剧团,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剧团,正像长白山里的山里红果实,以自己独特的风味和魅力,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山里红剧团是活跃在抚松地区的一支优秀的文艺团体,一九四七年建团,至今已经走过了七十余年的春秋历程。七十余年岁月砥砺,七十余年栉风沐雨,七十年长歌当行,山里红剧团传承戏曲艺术,不断要求进步,坚持送戏下乡,适应改革发展,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辉煌的道路……

一、“山里红”,萌芽在深山

早在一九〇四年前后,抚松地区就出现了走街串巷演出蹦蹦戏的艺人,当时抚松县还没有正式建县,只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人口比较密集的居住地,只有一条主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既有当地的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也有闯关东而来的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人们依靠原始的伐木、渔猎、采参等活动维持生活。劳动之余,娱乐生活十分匮乏,因此,戏园子就成了当时比较繁华的娱乐场所。当时表演的剧种主要是现代评剧的前身——蹦蹦戏,稍晚一点,又出现了另一种演出形式——纣歌。

清宣统元年十月二十日(1909年12月2日),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锡良和副都统巡抚程德全奏请,拟在长白岗后(今抚松地域)设县治。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四日(1909年12月6日)军机处钞交上奏,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六日(1910年1月16日)奉朱批,旨准立县。

一九二一年秋天,抚松县城尹家馆子落子(早期评剧的另一种叫法)园建成,从河北省流入抚松县的女班主张义芳带领的河北梆子戏班在此做首场演出,演出后留在抚松县,成为抚松县的第一个戏班。

一九二七年春,抚松县电话局局长关耀东在县城北市场建成落子园,一个月后被火烧毁。他又集资修建了露天舞台,并从山东省接来岳其增肘鼓子戏班。从此,该剧种在长白山区流传。

一九四〇年冬,评剧、京剧两个戏班的演员均有所增加。两个戏班经常合台演出,即“京评两合水”,形成两个剧种并存的局面。这时的演员因为生存状况不同,有走有留,因此演员阵容变化较大。戏剧艺人的生活很苦,吃了上顿没下顿,朝不保夕。

一九四七年冬,抚松镇西关农会把留下来的五十余名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民主分子班。民主分子班推倒了七家业主,把业主的戏装道具分给演职员,孤立了仗势欺人的“牙子”,革除了封建制度,使演职员开始相信党和政府。演职员虽然在政治上得到了解放,但生活上还是特别困难,根本谈不上发工薪,有时连大锅饭都吃不上。

一九四八年冬,驻抚松县荣誉军人学校专门拿出一笔款,给演职员做了里外三新的棉裤和棉袄,从生活上对演职员进行救助。演职员由于在政治上、经济上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开始拥护党和政府。但是,经济救济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营中的问题。演员最少时仅剩二十九人,多次处在散班的边缘。

民主分子班于一九四八年春归辽东省荣誉军人学校领导。同年冬,军校南下,民主分子班归抚松县城厢区领导。一九四九年秋,归抚松县文教科领导。民主分子班是剧团的最早期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抚松县的戏曲艺人由零散的、无组织的民间娱乐活动,过渡为有组织、有领导的演艺活动。

二 、“山里红”,红遍大山深处

一九四九年冬,民主分子班经过整顿,更名为抚松县群众剧团。群众剧团属民营性质,归县文化馆领导。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四日,抚松县群众剧团经辽东省文化局批准,更名为抚松县评剧团,抚松县评剧团是通化专区第一个民营公助的剧团,直接归县政府文教科领导。

这个时期剧团表演剧种主要有评剧和京剧两种。评剧与京剧比较起来,更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唱腔流畅、鼓乐优美,更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加之评剧演职员所占比例也要高于京剧演职员。所以,确定剧团名称时便以评剧团命名,以后的发展方向也以评剧为主,兼营其他剧种的剧目。剧团确定剧种后,改变了以往评、京剧“两合水”各行其道、互相制约的弊病,这对剧团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剧团被吉林省文化局批准为国营抚松县评剧团,成为通化专区第一个国营剧团。由于剧团长期坚持上山下乡,把戏送到农村、林区,深受山区人民的喜爱,因而被广大观众誉为“山里红”剧团。剧团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表彰。一九五九年,剧团被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授予“‘上山下乡演出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奖金一万元(含补助拨款三千元)。一九六〇年,在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称号。一九六五年,《光明日报》发表“抚松县评剧团坚持十几年‘上山下乡为工农演出的事迹”,号召全国文艺工作者向“山里红”剧团学习。一九六〇年五月,剧团出席了吉林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六月,康健代表剧团出席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被授予先进单位称号。从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剧团连续三年获吉林省文化局举办的“专业艺术团体‘上山下乡演出为农村服务”的一等奖助金。

老演员梁茂奎还清楚地记得剧团第一次送戏下乡时的情景。到三岔子林业局一百多公里的路程,硬是靠剧团演员们背着背夹子,凭着两条腿走。到达时,远远看到高高飘扬的红色欢迎条幅,工人们在列队欢迎,演员们长途跋涉的疲劳也一扫而空。演出结束后,林场工人们将不多的细粮让给演员吃;临睡前为演员准备热水;半夜起床为演员烧火取暖。在部队,除了演出,人民子弟兵不让演员多一点辛劳;在农村,普通百姓为演员盖上家中最好的被褥;在厂矿,工人们收起粗犷本性,对演员礼遇有加……在物质贫乏的岁月里,“山里红”成为百姓生活中对美好追求的象征。

送戏下乡,最难走的是路。抚松地处长白山脚下,村屯零星分布在山里,森林河流密布,地形复杂,为了使所有的父老乡亲都能看到演出,剧团制订了全县范围内无演出死角的计划。然而,剧团表演的服装道具十分关键且分量极重,演员背负服装道具行在山间,是对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在长期下乡送戏的实践中,剧团第一代演员,东北名丑徐占奎发明了一种易于背负重物前行的简单工具——背夹子。背夹子用两根抚松地区常见的软树枝为材料,将树枝揻弯,末端绑紧,中间放进服装道具,背夹子自然夹紧,行走的时候不易散落。从此,抚松地区的山间路上,常常出现背着背夹子送戏下乡的演员们的身影,老百姓亲切地称剧团为“背夹子队”。

这样的故事,由老一代“山里红”人书写,由新一代“山里红”人传承。“山里红”在送戏下乡的过程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服一切困难去为群众服务的“背夹子”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参乡百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山里红”人。这种精神在抚松大地上代代流传,生生不息。

三、 “山里红”,又逢春天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团领导和演员先后归队,开始进行全面整顿和恢复。剧团排演了第一出传统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了节省成本,老团长、共产党员辛敏带领全体演员动手自制道具、服装。这期间,剧团还排演了《张羽煮海》《杨八姐游春》《花打朝》《小女婿》《杨三姐下凡》《骆驼祥子》等剧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剧团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服装、道具置办齐全。

因为剧团常年坚持送戏下乡,百姓形象地称剧团为“山里红”。一九八九年一月,国营抚松县评剧团正式更名为抚松县“山里红”剧团。

一九七九年三月,抚松县戏曲学校小科班(一期)成立,招生二十五名,学制三年。一九八二年,一期学员毕业,全部留在剧团工作,成为第五代演员。学员、共产党员安静芳在后来的戏曲事业中成绩卓著,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其演出曾多次获得省(市)、国家级奖励。曾代表国家赴亚洲四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做访问演出,并多次赴英、法等国进行表演。另外,还涌现出国家二级演员三名,三级演员五名,四级演员一名。

四 、“山里红”,精神的脊梁

一九五〇年,剧团在生活困难、演出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开始倡导勤俭办团。演职员不摆架子,没有柴烧就自己动手割柴、捡柴,许多人会木工、瓦工。演职员自己动手,利用五天的时间拆除了要坍塌的旧剧院,修理好原来演出用的板楼。

剧团演职员艰苦朴素、因陋就简、修旧利废,勤俭办团,蔚然成风。直到一九七八年,乐队还只有一把板胡、两把二胡、一把琵琶、一台扬琴、一把大提琴和一套锣鼓。大提琴四面坏了三面,用胶粘上坚持使用。一个堂鼓用了二十年,调门低了,皮子软了,就晴天晒晒,阴天烤烤。

一九七八年,在排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由于之前的传统服装道具都损毁了,为节省经费,全剧的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自己做的,全剧支出仅四百余元,节省开支四千六百余元,上演七十四场,收入一万一千余元。《春草闯堂》一剧中,“二道裙”“小坎肩”“玉带”等,都是演职员亲自动手制作的。一九八六年排演《关东女杰》,舞美队利用库存的旧物品制作了十把日本战刀、十二把腰刀、十二把坤刀、十把马鞭,缝制了部分服装,节省开支四百余元。一九九三年装修艺苑舞厅,副团长刘明申任甲方经理,带领舞美队承担了全部装修工作,节省开支近万元。二〇〇九年,在排演反映参乡文化特色的节目中,由团长赵连平、舞美队长朱对林设计,党支部副书记刘明申、组织委员宋成强、编导队长王庆录制作了所有布景道具,节省开支六千余元。

五、“ 山里红”,穿越时代的辉煌

二〇一二年,剧团顺利转制,纳入非公党建工作范畴。公司成立之初,因为涉及演员分流和工资待遇问题,一时间公司人心惶惶,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剧团的演出质量和演员的工作热情。县政府领导多次找到张亮,希望他能够挑起“山里红”这杆大旗,带领整个团队走出低谷,振奋精神,走出一条改革发展的新路。

张亮知道,演员们都不想解散“山里红”,因为这里有他们的心血、他们的青春、他们许多年的努力和付出。于是,根据大家的建议和设想,公司着手排演了代表山里红新形象的歌舞《又见山里红》,节目完成,许多“山里红”的新老演员观看之后,都落下了激动的泪水。一首《又见山里红》为改制后的“山里红”人鼓舞了士气,张亮和其他的年轻演员暗下决心,无论多么艰难,前辈留下的这一份事业和在事业中凝结成的宝贵的“山里红”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

自二〇一二年改制以来,抚松县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平均每年完成送戏下乡演出一百二十场,吸引观众十万余人次。近年来,“山里紅”作为“抚松长白山人参节”期间重要的演出队伍,先后排演了《关东夺宝》《大爱孙良》《松桦恋》《参乡是咱家》等具有参乡特色的节目,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传播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的同时,“山里红”还担当着对外宣传交流、展现抚松风采的任务,剧团曾受邀参与央视七套特别节目、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白山市三江旅游节公演等活动,在演出中宣传了人参文化和抚松文化。

二〇一五年,“山里红”再次排演新剧,小评剧《心灵的守护》获得第二届吉林省吉剧拉场戏文艺调演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

二〇一六年,剧团成立七十周年前夕,山里红剧团展览馆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工作,中共抚松县委组织部为展览馆提供了大力支持。六月三十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庆典前夕,山里红剧团展览馆《大山深处的呼唤》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展览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视频等手段回顾了“山里红”走过的七十年不平凡的岁月。

在抚松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山里红”很快确定了大型剧目的内容选择和情节设计,从当年六月初到八月末,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大型音舞诗画舞台剧《穿越抚松》完成彩排。大型音舞诗画舞台剧《穿越抚松》是抚松县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为配合宣传抚松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主题、宣传参乡抚松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而推出的又一力作。《穿越抚松》以抚松长白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生态文化为主线,分为“渤海神韵”“关东参情”“林海雪原”“生态天堂”四个主要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抚松长白山区的历史风貌、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舞台剧以歌舞表演为主要形式,辅以灯光布景、大屏幕情景展示等高科技手段,力争打造身临其境的故事感受和蓬勃震撼的视听效果,使观众通过观看,不仅能够初步了解抚松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风民俗、曲折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同时也能感受到抚松长白山的雄奇瑰丽,激发人们对大美长白山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山里红”是一个文化品牌,一段历史记忆,一个时代的延伸。新形势下的“山里红”,更是坚守着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传承着老一辈“山里红人”为人民服务的“背夹子”精神,为百姓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人民心目中永不凋落的“山里红”。

猜你喜欢

剧团
从同安歌仔戏剧团的变迁探析剧团的困境与发展
剧团舞美设计理念的创新探讨
它山之石、择善而从
“面包与傀儡”剧团及后现代戏剧的转向
伴奏音乐——让戏曲表演魅力无限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一席拒绝娱乐的思想豪宴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