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分析
2019-04-17魏臻
魏 臻
(衢州市中医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2)
高血压是导致血压调节机制失常的多因素疾病。为提高用药安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增加阿司匹林,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纳入标准[3]: 高血压并冠心病诊断参照第8版《内科学》中相关规定。排除标准: 严重心衰;肝肾功能不全。随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57.52±8.54)岁,病程(12.87±7.66)年;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54.72±8.43)岁,病程(12.70±7.47)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自愿同意书。
2.方法。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缬沙坦治疗,阿司匹林的服药剂量和次数: 每次100mg,每日1次;缬沙坦: 每次80mg,每日一次,每天同一时间服用,降压效果不明显需增加至每日160mg。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用法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记录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情况。
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计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脏每搏输出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
二、结 果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42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心功能。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BP、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V、CO、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两组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分析。治疗后两组血液黏度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心功能比较
表2 两组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注: *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4.心血管事件。实验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共发生3例,对照组14例,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三、讨 论
冠心病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且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患病人群逐渐呈年轻化[1]。三高、吸烟饮酒、压力过大等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而长期高血压又易导致血管出现粥样病变,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因此高血压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发症[2]。研究发现[3],根据SBP、DBP可预测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因此,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同时还需要接受抗血栓治疗,以改善血液流动性。
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AT)受体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4]。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血压控制较好,说明阿司匹林联合缬沙坦治疗的降压效果较好,临床疗效较好。实验组血流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血浆黏度下降,改善心肌供血,心脏射血能力增强。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增加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在传统治疗中加用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提高临床疗效和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