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在ICU护理带教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4-17符爱霞管艳兰
符爱霞,管艳兰,何 萍
(湖州市中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高端的监护及急救设备配置集中[1]。对于书本知识缺乏感性认识的护生,面对复杂的护理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临床护理带教质量会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产生直接影响[2],然而传统的带教方法中规中矩,刻板不够灵活,无法激发护生的吸引力和创造力[3],2017年我科将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引入护生临床带教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把本科室2017年6月-7月符合纳入标准并愿意参加本研究的54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此阶段临床护生27名,纳入实验组,年龄范围在22-24岁,平均为(23.2±0.9)岁,学历: 本科15名,其中女12名,男3名;专科12名,都为女性,实习时间2个月。剩余临床护生27名,纳入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2-24岁,平均为(22.8±1.1)岁,学历: 本科15名,其中女12名,男3名;专科12名,都为女生,实习时间2个月。两组护生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对照组选用传统带教方案,实验组选用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带教方案。
1.师资配备。选择年学历为本科,护龄在5年以上,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能力突出的6名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并组成带教组,专门进行带教工作,共同负责两组护生的带教工作。
2.传统带教方案。护生的实习全过程由带教老师进行跟班带教,护生的学习、考核、评定完全依赖于带教老师,与实验组一起进行带教过程中实践考核和标准化出科考核。
3.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带教方案。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分为入科教育和出科教育,是一种针对医护人员综合性的考察审核教育。由医院带教组共同研究制定,并由护士长审核并给予审核意见,符合医院和护理部要求。具体如下: 第一,标准化入科教育。(1)熟悉科室环境和主要医护人员。(2)护理流程及规章纪律教育。(3)职业道德教育。(4)护理理论和操作培训。(5)职业安全教育。(6)考核与问题反馈。在带教过程中选取典型病例,令其制定护理措施并进行操作,从护理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和仪器操作合格率三个方面进行记录。第二,标准化出科教育。(1)理论考核: 考核内容涵盖基础护理理论和ICU专科护理理论。(2)实践技能考核: 带教老师设置具体情景,由护生自己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3)带教方案满意度问卷调查。(4)组织座谈会: 总结实习工作,征询护生意见建议。
(三)统计学方法。
二、结 果
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过程中实习考核,实验组在护理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和仪器操作合格率三个方面表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CU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护理操作的比较
实验组实习护生标准化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CU实习护生出科考试比较
三、讨 论
标准化入科教育使护生尽快熟悉环境,了解工作流程,减轻思想压力,有利于更快进入学习状态[4]。标准化出科教育,激励了护生学习热情,检验了学习效果,加强风险意识提高了职业素质。本次带教模式改革经验总结如下: (1)树立明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从“学生跟着老师学”转变为“老师帮助学生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自觉性、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设立详细的考核指标,更好促进护生学习主动性。(2)组成专业带教团队。过去带教老师同时负责教学与临床工作,工作负担大,而且每位带教老师的职业习惯不同,造成带教过程不统一,教授内容不统一,导致带教质量难以得到管控。本次教学改革中,抽调优秀骨干护士作为带教老师,专职进行带教工作,取得良好效果。(3)完善教学体系。以往带教过程中重视技能培训,忽视职业素质教育,导致工作失误,医患沟通不畅。这次带教增加相关内容,有利于提高护生职业道德、医患沟通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4)存在问题。①满意度调查方面应增加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考核内容应增加护理文书的考核。②应增加监考评价人员,减少带教老师主观意愿对考评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应用标准化出入科教育带教方案对ICU护生进行带教,能够提高带教工作的质量以及效果,提高护生的带教满意度,对提高护生护理危重患者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