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19-04-17邓锦隆谢华杰陈健斌徐剑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管状髓内螺钉

邓锦隆 曾 妍 谢华杰 陈健斌 徐剑锋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31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是临床严重骨科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国家交通事业的进步,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导致因为交通事故、高出坠落等原因所致的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发生率和致残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临床中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多为强大外力撞击或挤压所致,大部分该类型骨折患者会伴有脏器损伤或休克等情况,若无法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1-3]。该疾病的治疗方式较多,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方案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保守疗法临床效果较差,因此当前主要采取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以恢复患者骨连续性以及其正常功能,内固定手术是常用术式,但是固定材料选择性较多,常见的包括闭合交锁髓内钉、钢板螺钉等,为探究不同固定材料对该疾病的疗效,我院择取70例患者分组开展不同固定材料内固定术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确诊。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8岁,平均(44.2±2.4)岁,骨折原因包括交通意外、高处坠落、重物撞击或挤压,分别有患者12例、14例以及9例;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1~70岁,平均(45.1±2.3)岁,骨折原因包括交通意外、高处坠落、重物撞击或挤压,分别有患者15例、13例以及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骨折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常规闭合复位,患者呈仰卧位,将屈髋角度控制在70~90°,屈膝角度控制在120~135°,顺沿患者髌骨下缘至其胫骨结节处髌韧带内侧行长度为4~5cm左右纵向切口,将患者胫骨结节充分暴露,后于近端处进行髓腔钻开,并以骨干轴线方向扩髓,首先使用专业扩髓器将其髓腔进行逐渐扩大处理,直至其直径与选择的髓内钉直径相比长2mm左右即可,置入髓内钉。将髓内钉打入其骨折远端处并将锁钉瞄准器进行安装,先于远端锁定2枚锁钉,沿近端方向转拨髓内钉,进行骨折端加压,或对分离进行纠正,后于骨折近端锁定2枚锁钉,实施静力性固定处理。

观察组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骨折处进行常规复位处理,以钢板大小为依据行局部骨膜剥离,于骨折后方开始套入固定器,在骨面处安装钢板,同时加压处理骨折端,将固定器拧紧。充分暴露钢板以便于进行钻扣,并做好骨折和钢板固定处理。钢板两端均需钻小孔各1个,钻孔时应保证钢板孔与钻头呈垂直角度,将患者骨折处两侧皮质骨均钻透,进行骨直径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和钢板厚度选择长度合适的螺钉。针对短斜面骨折患者,行加压螺钉处理,经钢板端小孔斜穿骨折线,增强固定可靠性。若患者骨折不易愈合,需在内固定手术同时进行骨移植处理。

1.3 观察指标

(1)骨折愈合效果评定标准参考Iohner-Wruhs分级标准[4]:术后X线检查骨折愈合完全,关节功能无异常,且未出现畸形状况评定为优;术后X线检查骨折愈合明显,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无畸形可评定为良;术后X线检查骨折有部分愈合,关节活动受限,出现轻度畸形评定为中;术后X线检查骨折未愈合,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出现重度畸形评定为差,记录优良率。(2)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3)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行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月) 住院时间(d)观察组 60.34±5.27 68.25±6.81 3.35±1.28 6.12±1.08对照组 80.15±6.43 70.47±6.74 6.74±1.37 10.75±1.24 t 14.0970 1.3707 10.6968 16.0099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1.43%相比对照组71.43%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n(%)]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57%相比对照组31.43%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钢板螺钉内固定均为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但是前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5-6],虽然该种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软骨组织暴露面积,固定性良好等多种优势,其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导致临床疗效不理想[8]。而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对该疾病的疗效则更令人满意。钢板固定能够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良好保护,以避免此处发生二次创伤,有利于其骨折处组织修复和再生,同时钢板韧性和抗张力性更好,能够减轻患者骨折处受力符合,对其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9-11]。同时该手术方法可减轻对患者软骨组织的损伤,操作相对方便简单。部分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可能发生钢板断裂、弯曲或难以取出等情况,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钢板固定时间不足,导致其对钢板固定力产生较大的依赖性所致[12-13]。若患者螺头凹槽破损则会对旋凿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同样可增加钢板取出难度。

此外,钢板与人体骨弹性系数之间差异较大,且患肢应力大部分均经钢板而过,可导致患者钢板固定部位萎缩,可能造成患者正常骨质断裂、或钢板末端骨质萎缩等情况,严重者可在取出钢板后发生二次骨折,再次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提升钢板生物力学稳定性,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螺钉应用数量,用最少的螺钉构建最稳定的内固定结构,并降低钢板对骨膜生成产生的压力[14-15]。同时还应该保证钢板材料与患肢之间可进行有效融合,避免对患者骨间血运造成不良影响,说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可有效规避术后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风险。同时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骨折时需要保证患者符合对应主症才能保证手术的效果,主要包括:患者骨干横折、骨干短斜折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或因其他因素导致无法实施外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合并全身性多发性骨折并经手法复位或夹板外固定治疗难度较高患者;骨折愈合急性、骨折未愈合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由此可见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稳定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更优于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该术式更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以及骨骼和肢体功能的恢复,但由于研究例数不足,不能完全说明钢板螺钉固定对比使用髓内钉固定具有绝对优势,但目前就临床工作而言,钢板螺钉固定骨折的应用比使用髓内钉更容易让临床医生接受。

综上,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可提升其骨折愈合效果,规避并发症风险,在进行临床推广时应注意相关事项的妥善处理,以保证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管状髓内螺钉
两段式拉力螺钉和AO 拉力螺钉加压性能和加压后钉道损伤程度比较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瑶台水古城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