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

2019-04-16胡琳玥李洪瑞

新财经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互联网+

胡琳玥 李洪瑞

[摘 要] G公司作为县域经济的知名企业,近几年来在管理方面暴露出较多问题,尤其是在人力资源上,文章总结了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我国经济历经四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近几年增速逐渐放缓,呈现出新常态,由高速增长模式转变为中高低增长模式。自2018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较大,国际上面临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国内强化环境保护淘汰落后产能,对国内企业而言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我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在税收、城镇就业和发明专利等各个方面。由此不难看出中小企业的地位日益突出,而且吸纳了更多的大学生就业,这是大企业无法比拟的。

1 G公司发展现状

G公司作为一家中型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中坚力量,目前已拥有近两千名员工,年收入近2亿元。该公司以生产酿造白酒为主,始终秉承着“坚持主业,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不断拓宽经营范围,逐渐涉及生物高科技、环保新材料、房地产开发建设等行业。但迫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压力,该公司不断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积极寻求战略合作者,以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为中心目标,重新布局传统主业,以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现阶段该公司的主要制约瓶颈却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比如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过高、招工用人难等。

2 G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G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传统且落后,俨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缺乏顶层的规划设计

经济新常态下,G公司面临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更关注于如何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效融资等,对于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则是淡然置之,难以投入过多精力,当然更不会在战略层面进行整体及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导致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局限于一般日常管理,难以形成必要的工作分析、人才供求预测和员工职业培养等顶层设计。最近两年,G公司的工作重心是要与南方某大型知名企业联合,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其不易系统化的缘故,在招聘人才、员工培训等方面制定的相关政策相对比较粗糙,往往是现招现用,实难满足企业长期用人之需。

2.2 员工的招聘方式与岗位配置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G公司的招聘方式相对陈旧,渠道传统而单一,比如在电视发布广告,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传统的招聘形式传播速度慢、影响范围有限,而且成本较高。虽然G公司网站建设相对完整,也有招聘版块,但招聘版块并无实质信息,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该公司招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首先,管理者虽重视招聘工作,但注重名校情结,忽视地方高校,使得招聘投入不足,校园招聘等形式难以落实;其次,在招聘过程中,只求录用人员数量,不看人员质量,致使招聘后员工的离职率大;最后,招聘的员工难以人尽其职,录用后随意定岗,不能发挥专业特长,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3 员工的后期培训方式相对落后

G公司也注意对员工的培养和学习,但仍采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和“员工的短期集中培训”等传统培训方式,比如与当地的地方高校合作,进行管理层人员的短期培训,时间一周左右,因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部分员工的专业基础知识本来就不牢固,短时间内却要高强度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培训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而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宣传企业,这种近乎洗脑式的培训,几乎无实质内容,更谈不上新员工对企业的共鸣。

2.4 人力资源部门凝聚力有待提高

G公司虽然建有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却扮演着传统管理角色,逐渐僵化为企业制度的硬性执行者,失去了企业与员工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无法让员工建立对企业的集体意识与归属感,致使企业凝聚力严重不足。在具体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唯制度论,而不是“以人为本”,只顾及制度不考虑员工的感受,缺乏灵活性,员工只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约束而不是关爱,进而失去对企业及自身工作的认同感,工作懈怠且效率下降,难以形成团队协作力。比如有的员工生病请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告诉员工的是要扣除其绩效,而非企业的关心与爱护,因此员工遵章守纪意识非常淡薄,甚至对企业严重的浪费现象漠然视之。

2.5 绩效考核管理系統尚不完善

G公司只注重年度绩效考核,不注重过程考核,没有完整的实时绩效管理信息,也就不能发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好坏和存在的不足。首先,绩效考核形式化,依据模糊不清,过程考核度差,员工对考核结果异议颇多,使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显著下降。其次,该公司绩效考核的重点是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奖励,忽略基层员工利益,激励机制乏力,且在制定绩效计划时,都是管理者说了算,极少有基层员工的参与,无形中降低了员工工作时的主动性。最后,绩效考评形式单一化,只考虑工作任务量的完成度,很少对完成目标过程中创新性、满意度等品行进行考核。

3 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措施

在当前“互联网+”为主流的信息化环境中,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以“互联网+”为技术平台和载体,实施新举措。具体建议如下。

3.1 以“互联网+”为平台,重塑企业核心文化,实施人才战略规划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在战略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定人才需求远景规划,正确处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的关系。G公司更是要明确自己所需的人才类型,制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量比,按需按岗聘人,规避人才过剩或不足。

企业核心文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和向心力。为企业发展战略所服务,以宣扬企业文化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G公司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策略,借助各种新媒体渠道表达对员工的关爱,而不是对员工的管理,以此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打造G公司网络化管理的新格局,强化各层面的员工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以实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 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G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3.2.1 运用“互联网+招聘”的模式

根据G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招聘人才,更要有效利用“互联网+招聘”这种模式,挖掘各类网络资源,通过G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及招聘类App等互联网新媒体,发布实时招聘信息。它可以节省招聘成本,提高招聘的精准性和效率,以及招聘的透明度,使招聘人才即招即上岗,人尽其职,实现企业与求职者的互利互赢。

3.2.2 采用“互联网+员工培训”的模式

G公司通过精准招聘,对各层次员工的自身素质及能力做到明察秋毫,以此制定员工入职后的个性化培训。可采用“互联网+员工培训”模式,以提升员工能力为出发点,明确不同员工的培训需求,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合作设计在线培训课程,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率。这种新型培训模式,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员工可灵活安排学习的时间,而且可以增加培训内容,培训的阻力大大降低,体现培训价值,最终以达到深挖员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3.2.3 利用“互联网+向心力管理”模式

人力資源管理部门作为G公司规章制度的监督者,应弱化自身管理职能,着重宣扬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互联网+向心力管理”模式,利用各种网络渠道,宣传企业的爱心文化,尤其是在节假日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对困难职工的爱心捐助信息,凝聚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爱企如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正效应。

3.2.4 实施“互联网+绩效考核”模式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是绩效考核,对绩效考评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既代表着员工的能力,又代表着企业阶段性业绩。G公司应利用互联网资源,实施“互联网+绩效考核”模式,建立管理平台,收集整理人力资源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大数据绩效考评,保证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在管理平台上,通过对大数据信息的整合和处理,明确集体绩效和个体业绩,摒弃平均主义,让多劳者及优秀者真正获益,切实执行“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管理理念,并且以过程考核替代结果考核,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若实现真正的创新,就应突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束缚,合理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平台,提升信息化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丽献.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与破解[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1-36.

[2]廖依山.“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优化研究[J].中国市场,2018(15):114-115.

[3]张芬芬.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1):14-23.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胡琳玥(2001—),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研究方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李洪瑞(1970—),男,汉族,山东德州人,中国电建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内部审计。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互联网+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