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9-04-16崔振宇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3期
关键词:岗位模块院校

崔振宇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有目的、有秩序的认识活动,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的统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动性的作用。教学活动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优秀的教师能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分析,恰当地选择某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来实现这一目标。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上,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结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的千差万别,教学模式的种类也十分多样,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通用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还需根据具体课堂情境来决定。

1.2 模块式教学模式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技能培养为基础,为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在模块式教学模式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直接针对传统高职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着的课程体系上的“本科压缩”式的教学,通过对岗位职业的市场需要对工作过程进行解构,严格按照市场对岗位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构教学过程,建立以模块化为核心的全新课程体系,是一种符合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新教学模式。

2 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

应该说,模块式教学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推翻重建,而是在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着力对其进行优化和改造,结合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将高职院校传统教学与市场实际需要将结合,努力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其适应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因此,同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2.1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模块式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传统教学模式的鲜明特征之一。模块式教学模式针对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而产生,其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为主线,将岗位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针对不同学生的爱好和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来具体地划分课程模块,并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探索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富有知识获取和应用的针对性。

2.2 主体性原则

相较于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模式更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高职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考核、检查等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化的理念,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生今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理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模块式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并发挥了高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来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也是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之一。应该说,任何教学模式的产生、发展都应遵循发展性原则,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模块式教学模式紧贴高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及岗位工作要求,科学合理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岗位需要等要素来划分模块,实现了高职教学从以往的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具体教学步骤、师生交往系统、反馈系统及支持系统等模块的有机组合。从实践中来看,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 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前提

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具体来看,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为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3.1.1 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应建立在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础上。长期以来,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普遍性地存在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实施理论化倾向严重等弊端,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块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综合技能,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属性,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努力转变教育理念,树立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从而为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生根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3.1.2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改革创新,坚持以用人单位需要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努力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要重点加强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革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练,实现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岗位工作之间的“无缝对接”。

3.2 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3.2.1 模块式体育教学课程开发与设置分析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应从模块式体育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开始。在模块式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开发要点,从关注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按照岗位职业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等方面入手,结合高职各专业的专业特点,以适应岗位职业要求为核心,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综合当前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中的应用现状,本文认为模块式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应按照以下流程来进行设置,见图1。

图1 模块式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流程

3.2.2 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来进行,这实际上涉及了模块式教学设计,这种设计主要针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模块来进行的,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将已经设计好的模块式课程划分为一个个具体的子模块,确定教学结束时所要达到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2)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体育水平。(3)制定具体的体育教学程序,根据具体的教学子模块来确定体育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等内容。(4)进行教学。(5)对教学进行评价,确定体育教学考核方式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模块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往的体育实际水平,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及岗位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每一个教学模块进行前期的学习计划制订,在评价环节也要充分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提升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质量。

3.2.3 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实施中的保障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保障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模块式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做好教学模式运行的保障工作。具体来看,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模块目标制定要科学化。教学模式的运行最终要服务于学生,要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这是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各个教学模块的目标的制定上,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要兼顾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和接受能力,力求体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择要灵活化。所谓“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通用的,在模块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尽量灵活化、多样化,既要针对不同体育教学子模块的具体要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施体育教学。(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紧迫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保证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高职院校必须加快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根据其自身专业特点来承担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任务。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积极鼓励聘请相关企业中的实践工作人员来校任教,并通过挂职顶岗、鼓励教师之间“传、帮、带”等来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4 结 语

当前模块式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优越性和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实现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对完善高职教育教学现状、推进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针对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今后高职院校还需要进一步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过程优化等方面积极着手,努力发挥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本体优势。

猜你喜欢

岗位模块院校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