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破坏,对金融危机的思考
2019-04-15葛思义
[摘 要]资本主义市场的兴衰是一个周期性现象,并且这种兴盛与衰退时刻伴随着技术创新。工业时代的科技发明创新与“大萧条”,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与“金融危机”使得经济的繁荣与危机呈现出并存的关系。技术创新不仅会带来经济的繁荣,也会导致经济的衰退。在金融危机四伏的今天,新的技术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暗藏着新一轮的危机。
[关键词]创造性破坏;金融危机;金融科技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10-0030-05
Innovation and Destruction Reflections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Ge Siyi
(Businese School,The University of Sydney,Sydney Australia 2006)
Abstract: The rise and fall of capitalist market is a cyclical phenomenon and following flourish and recession of capitalist economics are accompanied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in the industrial age with “Great Depression”, the inv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 Global Economic Crisis” had shown us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crisis caused by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ll not only urge economic prosperity, but also trigger economic crisis. In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 new technologies may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another round of crises.
Keywords: Creative Destruction; Financial Crisis; Fintech
[作者简介]葛思义(1995-),男,硕士研究生,商学硕士-计量金融学和银行学专业。
一、理论简述
纵观古今,每个时代的兴盛都是源于技术创新对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改造。技术创新先破坏了现有社会经济的平衡,使得新旧社会生产方式内在矛盾激化,社会经济将会逐渐衰落,随着产业结构再调整、资源再分配,人类社会又会有一个新的飞跃。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借用卡尔·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的“创造性破坏”一词,用于阐述生产和技术创新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将生产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联系在一起,但熊彼特把技术创新视作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创造性破坏”被理解为新技术将会从经济危机或战争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中产生。但是也可以相反的认为,新的创造也会导致社会经济的破坏。本文将结合技术发展与经济危机,阐明创新技术带来的经济增长与衰退是并存的。
二、工业时代
(一)科技革命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经济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战争结束后,战时管制和限制被取消,通货膨胀发生在几乎所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亟需一个新的秩序。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各种新发明和新技术的积累加速了这一新秩序的形成。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一系列科技产品的发明,例如电话、收音机、火车、汽车、内燃机等,直接导致了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生产制造、农业等数个领域的变革与创新。钢铁冶炼的技术提升和资本兼并使得美国钢铁产量成倍增加,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近一半,为工业时代的社会建设和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并且,在泰勒主义的影响之下,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也产生了新的模式,为企业的兼并和新财团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支持。科技的发明使得机械生产更加专业化、自动化、效率化,管理的创新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率, 降低了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工资与利润。这些发明创新为整个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战后,大量的士兵从欧洲战场返回,因此产生的人口红利也同样驱动着美国经济的增长。从 1921 年到 1929 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 5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2%,个人收入增长了38%,平均失业率只有4.8%[2]。当时,美国工人们的工资水平几乎是欧洲工人的三倍,美国人从未有如此富足,大量工人家庭晋升为中产阶级。
(二)股市泡沫与大萧条
新工業科技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因而所有人都非常看好工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前景,比如收音机和汽车企业,与之相关的股票价格也随之疯长。人们比起把钱存在银行里,更乐意购买债券、投资股市或者各类金融市场上,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轻松和快速致富的主流思想、良好的收益预期和宽松政策的支持加剧了人们对贷款消费和证券交易的投机行为。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高度集中,成就了美国建立以华尔街股票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并大量吸引着外来资本的进入。美国拥有了活跃的、发达的股票交易和股权融资市场之后,反过来又推动了资本的扩张和科技的创新。
大萧条前的十年里,股市行情稳步增长。虽然在1926年生产指数大幅下滑导致股市动荡,使得增长放缓,但在1927年,美国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使得股票市场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对市场的长久繁荣充满了信心。当时的美联储将利率水平从4%降低到3.5%,借贷保证金比例更是仅需10%,种种举措鼓励了信贷扩张,刺激了居民消费,但这也带来了巨大的资产泡沫[3]。在此期间,信贷的扩大导致了投资的不当,大量投资者以贷款融资,资产泡沫已经随着投机性借贷的提升而慢慢累积。
1929年大萧条来临之时,股市泡沫破灭,巨额资产瞬间蒸发,恐慌的投资人纷纷撤资,加速了股市的崩溃。由于借款人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一部分银行宣布破产,恐慌导致大量存款人挤兑银行,银行流动资金不足以维持运转,更多的银行随之倒闭。为了抑制衰退的通货紧缩开始之后,消费者需求进一步的下降,加深了实体经济过剩、加快了价格的下跌。从1929年到1933年,有数千家中小型银行破产倒闭,农产品出口减少了50%,失业率高达25%,并且直到1937年,失业率仍然处于高水平的20%[4]。这场经济大萧条从美国逐渐蔓延至欧洲,整个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都受到了波及。后期甚至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资产和债务被强制洗牌。二战后世界各国重建经济秩序,美国借此又一次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并且奠定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三)资本市场失灵
凯恩斯主义理论解释1929年大萧条是由过度的投资破坏了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平衡从而引起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大萧条前,资本积累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分配不均衡,这导致一些资本品被过度投资,而其他的资本品消费不足。由于投机性需求的干扰使得泡沫迅速累积,公共财富进一步被过度掠夺,推动价格高于其本身价值。随后泡沫破裂,无限扩大的生产与有效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到强制性解决,生产和消费的暂时重新达到平衡,为下一轮增长奠定基础,直到新的危机爆发,平衡再次被打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重要规律。
“创造性破坏”理论认为,工业生产的技术创新使得固有经济模式被破坏,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从而引发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和经济原有秩序被破坏,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弱化,经济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技术、注入新的动力用以突破旧有的限制。在资本主义进入工业化发展时期之后,技术创新带来的内在驱动力更加明显。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创新,即金融、营销、组织等,和生产创新,尤其是钢材、电灯、电话、收音机、汽车、飞机等的大规模量产和普及,这些成为了新时代建立的基石。这进一步促进了投机欲望,鼓励了资本分配和积累,贫富差距将会扩大,生产力的提升和再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会使得失业率上升,经济逐渐走向衰退。市场为了走出衰退又去寻求新的创新。经济就是在这种动态的创新竞争中经历繁荣、衰退和新生。随后出现的信息技术创新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三、信息时代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末,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使得人类从工业时代迈入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又处于一個历史飞跃的时期。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如同工业时代的钢铁一般,成为构筑信息时代的基石。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人们消费和投资方式的转变。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将由工业生产主导转向金融主导。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美国作为主要投资方迎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结束了将近40年的经济增长。随后,里根政府宣扬新自由主义经济,认为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反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管制,也逐渐取消了在大萧条之后围绕着“罗斯福新政”建立的金融监管条例,例如《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使得金融市场可以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进行风险投资。这时,互联网科技走入人们的视野,向人类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虚拟世界,一个新的可能性,新的市场。一直以来,信息科技公司优良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例如微软和IBM,作为与之相关的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似乎是个不错的投资对象。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对互联网产业抱有极度乐观的态度,认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工业社会的运行机制。因为互联网并不需要占用大量现有的资源和市场,不会出现实体产业那种生产过剩的情况,因而,互联网市场没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市场的经济周期现象似乎被打破了。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二)互联网泡沫
在1993年,互联网正式进入公众视线,各种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当时,受限于价格高昂的数据储存系统和计算机等专业设备,互联网创业的门槛其实非常高,为了扩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迫使他们不得不寻求大量的外来融资。风险投资者们也非常乐意提供资金帮助互联网公司发展业务和扩充市场,因为前景是如此的光明。如同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期,众人纷纷投资收音机和汽车等工业科技相关企业一样,西方国家的投机者们又纷纷看中了互联网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一股又一股的互联网投资热潮席卷而来,在各大股市中,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相关企业的股票飞速上涨。但互联网企业股价上涨仅仅只是因为大量的融资和过热的市场行情,因为他们并没有实体资产也没有稳定的销售收入。缺乏有效监管的投资银行对互联网股票过度投资,产生了严重的股市泡沫,并最终于2000年被引爆。从1998年到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从1000快速攀升到了峰值的5038,并在一周之内快速下跌至4580[5]。泡沫的破碎,股市竟在一年内蒸发了数万亿资产。这场庞大的股市泡沫破灭,累积和消退的速度非常快,对实体经济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或许是因为美国政府将泡沫转移到了另一个领域—房地产市场,由此拖延了泡沫破裂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虽然此时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走入了低谷,但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却深刻影响了金融公司的投资方式,为之后2008年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三)资产泡沫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令世界各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受其影响的不仅仅在单一的金融领域,因此也被称为全球经济危机。2009年第一季度GDP美国下降了14.4%,德国为154%,英国为74%,欧元区为98%,墨西哥为215%。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金融公司纷纷破产,汽车工业等其他行业也均陷入了停滞甚至是萎缩。美国失业率达到97%,几乎是危机前失业率的两倍,希腊和西班牙在18至25岁年龄段的失业率甚至达到60%[6]。房地产泡沫,金融泡沫和经济全球化是导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三个主要原因。
由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的次贷危机,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而1996年到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是之后美国政府选择通过刺激房地产市场进而防止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20世纪初,美联储通过调低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6.5%降至2003年1%,刺激信贷市场增长,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次级贷款市场的扩张[7]。次级贷款规模与房地产价格相互推高,美国GDP增长的一半来自住房和固定资产的升值,新的一轮房地产泡沫不断形成与膨胀。房产泡沫破灭后,美国政府不得不为泡沫产生的债务买单。
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大幅度提升了2008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破坏程度。在1985年的时候衍生品的市场价值大约只有10亿左右,直到2008年,整个金融市场上几乎充斥着上千万亿美元的各类金融衍生品[8]。信息技术的提升使得金融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投资方案,使得收益最大化,金融投机变得更为盛行。金融泡沫与次级贷款生成的房地产泡沫一同增长。贷款公司将多个有着高违约风险的次级贷款打包成高评级的抵押贷款债券(MBS)出售,吸引资金流入、分散潜在风险。当住房市场变得疲软时,抵押贷款难以回收,次级贷款延期还款率和止赎率大幅度提高,大量次级贷款违约的负面影响迅速传导至次级抵押债券市场,演变为次贷危机,随后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一层层蔓延,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金融危机影响的范围,演变成全球性经济危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贸易模式和生产方式。全球化进程使得工业生产模块化,即同一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加工和制造、产出和销售分布于全球,协同分工效应突出,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价值。全球化的生产方式,发挥了各国自身生产资料的优势,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利用模块化生产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形成全球价值链。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就向我们展示了现今全球经济紧密联系的结构。
(四)“创造性破坏”视角下的市场失灵
2001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应当被视为由信息技术创新引发的经济危机的两个不同的阶段。科技股的过度投资产生互联网泡沫,泡沫破灭后危机被转移至房地产市场并产生新的价格泡沫,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金融泡沫又逐渐累积,最终基于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危机来临。这种泡沫转移的方式体现了资本主义市场对公共财富的掠夺,用虚假的价格泡沫暂时填补了投机性交易造成的资产缺失,推迟了危机的爆发。因此,两个危机应被视为一个整体性的经济危机。
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被描述为新的技术使得旧有产业结构出现内在矛盾,以“破坏”的方式淘汰了落后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新技术进一步升华。“创造性破坏”视角下的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不仅适用于解释工业资本主义时代技术创新导致的生产过剩问题,在现今的金融主导资本主义时代,“创造性破坏”理论依旧适用。
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使工业资本主义被金融资本主义取代,其表现在消费者投资方式的转变,由工业生产转向金融投资,使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矛盾逐步突出。其“破坏”并未直接对实体工业生产方式产生影响,而是导致了虚拟经济的过载,引发实体经济的动荡和衰退。通过危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进一步融合。人们认识到虚拟经济应该依托实体经济发展,即虚拟经济并不能独立于实体经济发展,而是相互依存。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共生”关系,为社会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健康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失败的新自由主义
2008年金融危机与1929年大萧条有很高的相似度。技术革新带动生产力提升,推动社会进步,經济空前繁荣,人们投资欲望高涨,资金由生产流向投机,风险暴露,危机爆发。因此,危机的诱因是技术革新带来的繁荣,金融无限制的扩张起到了“助燃剂”的作用,经济秩序的破坏是危机的表现形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创新也是具有破坏性的。
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引发的经济危机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投机性需求主导了市场的资金流向,导致过度投资引起了实体和虚拟产业经济失衡;2.金融监管具有滞后性,使得新出现的事物无法得到有效监管;3.全球化进程逐步加深,经济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两次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皆采取保守的、稳健的经济政策和慎重的、谨慎的金融监管,以求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健康的增长。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创造性破坏”反而是资本主义市场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就是这一观点的坚定支持者[9]。“新自由主义”支持者认为,政府不应管制和干扰市场的运行。市场是理性且高效的,当经济出现危机时,市场会自主地淘汰竞争失败的参与者,既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得到再分配,那些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参与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整个社会的最优资源配置。这也就意味着破坏是创新的表现形式,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但往往破坏会带来社会恐慌和资产蒸发,使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不一定能充分运用到社会的发展中去。例如,互联网泡沫带来的“破坏”就并未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再分配,而仅是资产的蒸发、经济的衰退。因为完全的市场化将使得大量资金进入高收益高风险的虚拟经济,而其他行业却因缺少资金支持无法高速发展。自由化的全球市场促使跨国公司把生产与加工转移至低成本国家,造成本国实体经济的迅速衰落。因此,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创造性破坏”也不全是资本主义市场的优势。
2008年金融危机后,本应破产、重组的企业得到资金援助,继续存活下来,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再分配。同时,胆小慎微的金融监管,反而抑制了金融行业的运行。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提升,使得流动性资产下降,对贷款更加谨慎,中小型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最终反而会制约经济增长,减少失业者的就业机会。金融危机带来的恐慌依旧影响着社会民众的消费和投资情绪,这从另一方面导致了实体经济的疲软和消费的紧缩。对美国来说,在经济起色并不明显的情况下“糟糕的复苏好过没有复苏”,因而量化宽松政策和扩充信贷带动经济增长似乎非常合适。但经济刺激政策对所有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个长期选项。因为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解决产业结构和市场配额这种根本性的、偏向微观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泡沫依旧存在,刺激政策只能暂时抑制泡沫但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经济下行的隐患依旧存在,危机早晚还会来临。這是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的弊端,因为技术创新和秩序破坏是并存的。
四、创新与危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当一些创新和发明进入市场后,超过一定的阈值,那么随后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创新都会纷纷出现并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事实上,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冲击还未完全度过,又或者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称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在现今依旧影响历史的进程。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发展至今,实体资产和无形资产之间逐渐融合,“资产数字化”成为现今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主流。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信息技术创新,颠覆了传统产业构成,推动了资产数字化。云计算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扩展了人类收集信息的宽度和深度。而大数据技术能很好地整合资源和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人工智能可自主收集、分析、判断甚至是预测人类的行为信息,进而对使用者提供相应的建议。新技术应用使得传统的产业链被重塑,形成新的、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产业链,比如智能物联网、智能工业制造、互联网金融等。经历过上一阶段的破坏后,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的结合更加完美,金融科技公司成为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新星。不同于以往的金融公司,它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推动金融服务业创新,例如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企业似乎又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宠儿,然而历史会重演么?
信息科技带来的利益巨大,但是依旧有潜在的隐患威胁着今天的经济秩序。例如,如何应对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体系的冲击?如何应对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监管体系带来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是否能保障个人的财产和信息隐私的安全?信息技术带来的“无形资产”的垄断,增加了贫富差距,如何去解决?又如何调节各国科技发展的不平等导致的不同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不平等?等等诸多问题等待着被解决。
在如今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上一轮衰退已经结束,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性增长,危机后的新技术也已经出现。繁荣与危机并存,信息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已然使得世界的经济又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数字化浪潮之下,下一次危机还有多远呢?为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站稳脚跟,我们应该正视繁荣背后的隐患,尝试解决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实现新旧经济秩序的平稳过度!
[参考文献]
[1] Dow Jones & Company Inc. UNITED STATES PRODUCES HALF OF WORLDS STEEL[N]. Wall Street Journal (1889-1922),1917-11-21:1.
[2] Romer, Christina. Spurious Volatility in Historical Unemployment Data[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02-01,vol.94(1):1-37.
[3] Rothbard, Murray N. (Murray Newton). 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M].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1963:91-94.
[4] Witcher, Marcus M., and Joseph Horton. From Prosperity to Poverty: The Story of American Economic Decline during the 1920s[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and Economics,2013-06, vol.14(4):79-87.
[5] NASDAQ INDEX CHART[BD].1998-2000.
[6] Macro & Micro Economic Database[BD].CEIC,2008-2009.
[7] Anonymous. Whos to Blame: Washington or Wall Street?[J]. Newsweek Publishing LLC,2009-03-30,vol.153(13).
[8] Johannessen, Jon-Arild. Innovations Lead to Economic Crises: Explaining the Bubble Economy[M].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135-148.
[9] Leathers, Charles G, and Patrick Raines, J. Friedman, Schumpeter, and Greenspans Financial Polic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2013-04-05,vol.40(5),504-520.
(责任编辑:顾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