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园游戏教学指导研究

2019-04-15戚华丽

教育界·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师生互动幼儿园

戚华丽

【摘要】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通常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的幼儿教学,为幼儿游戏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幼儿园游戏教学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指导,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园;师生互动

一、引言

游戏教学中涉及了与教学相关的多个层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游戏既能够提高幼儿对于幼儿园生活的兴趣,又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身心,丰富幼儿的知识层面。所以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要多多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并且在游戏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幼儿游戏教学的顺利展开。

二、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一)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1.幼儿心理上。幼儿教育工作,其目标就是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游戏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重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可以让幼儿在玩乐中增长自身的经验。并且,在游戏中幼儿会很快消除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感,这对于幼儿的深入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2.幼儿身体上。幼儿园中很多游戏都需要幼儿在玩的同时付出劳动,这就需要幼儿消耗体力。幼儿身体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因此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知识层面

1.能够让教师教学具有更多选择。幼儿自身的认知体系还未发展成熟,因此他们在传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受到约束。在一些幼儿园中,我们虽然看到一些幼儿对于教师的说教表现精力集中,但是如果细致地去咨询幼儿学到了什么,他们的回答大多处于一种“迷糊”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幼儿对于知识的学习,更不利于幼儿的成长。而结合游戏,教师就可以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教学能够更加具有多样性。

2.丰富幼儿知识层面。虽然游戏是属于活动性质的,但是其所涉及的知识层面却不少。适当地利用游戏进行教育,能够很好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同时也达成另一种途径的教育目的。此外,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也是倡导教师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学”,而从幼儿教育的角度说,游戏就是其中关键的“做”。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情感,健全幼儿人格

1.培养幼儿情感。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我国现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在素质教育中进行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良好的情感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传统的说教式教育虽然对于健全幼儿的情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效果不会明显,因为幼儿对这些“道理”缺少真实的、可触摸的过程;游戏则能够为幼儿创设一种实际的环境,培养幼儿真实的情感。

2.健全幼儿人格。如今很多幼儿都是家中的宝贝,很多时候缺少人格磨炼。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却没有结合实际来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游戏则为幼儿人格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过程。比如说,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在按照剧本进行表演的时候,主动将自己的情感与游戏人物进行联系。再比如在自主游戏中,通过与伙伴进行合作,幼儿可以认识到团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这些都是健全幼儿情感、人格的关键因素。

三、提高幼儿游戏质量的相关策略

(一)幼儿教师重视自身在游戏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1.教师要提高对游戏指导的认识。在传统幼儿游戏中,教师对于自身的引导性作用理解有误,往往是一种强制的“干预”。在整个游戏中,幼儿会将这些游戏当作一种“任务”,其自身的游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游戏活动也不会体现出高质量性。真正的引导性作用应当是一种建立在幼儿自主基础上的,应以“以幼为本”作为主要出发点,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的一种态势。幼儿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

2.教学中教师多多尊重幼儿的想法。在游戏教学中,幼儿会萌生较多的想法,此时教师要多多尊重幼儿的想法。比如说幼儿平时的区域游戏,教师应当先对幼儿的想法进行理解,然后结合他们的需求适当地对游戏内容进行调整。例如有些性格比较腼腆的幼儿,他们在区域游戏中往往会随波逐流,教师就可以用语言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主动去构思玩法等。针对那些喜欢调皮捣蛋的幼儿,教师可以在引导中侧重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围绕游戏区域的规则,让幼儿自己进行决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都可以提升幼儿对于规则的认识。

(二)注重游戏活动形式的丰富性

在实际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满足幼儿自身的探究性欲望。幼儿对于事物的好奇,是我们成年人无法比拟的。同时,探究性欲望也是幼儿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关键。因此,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这一点。比如说,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先摆出自己搭建好的模型,让幼儿观看。幼儿会对这个模型怎么搭建充满疑问,教师就可以借着幼儿充满疑问的时机,让幼儿放开想象进行创作,这种安排极为符合幼儿的探究性心理。同时,为了培养幼儿内在的兴趣和欲望,可以在开展游戏的基础上,让幼儿亲自去搜集游戏所需要的一些相关材料。让幼儿自主地搜集材料,能够让幼儿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培养。

(三)注重游戏材料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选取游戏材料时要注重其科学性。在开展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实践需要教师给幼儿提供所需要的材料。如何合理地选择材料是游戏的关键,同时也是幼儿能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应当从科学的角度选择与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这些材料本身的教学意义与价值,这些都是开展游戏的重要保障。在选择材料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去建设,从幼儿全方位发展的目的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结构,考虑幼儿园自身的综合情况和所在的地域特点,同时满足不同幼儿自身的需求建设游戏。再者,教师要保证活动材料的投放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比如对低结构与高结构材料对于不同班级幼儿的实用性分析等,让材料的投放能够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效。

2.游戏材料投放时注重材料的丰富性。游戏需要游戏材料作为辅助,所以在选取好游戏材料以后,在投放的过程中要能够与教育目的相契合,使教育和游戏紧密地结合,这样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同时,材料的投放还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幼儿能够接受投放的游戏材料。材料的丰富性也应当是教师重点考虑的方面,幼儿自身在心理认知方面有一定的个性化需求,丰富的材料能够保证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丰富的材料也能够让幼儿自身的能力得到发展,保持一种平衡的发展。

(四)注重游戏的相关评价

1.注重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评价。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来说,教师的相关评价,不管是对于提升幼儿游戏水平还是发展游戏情节,或是巩固游戏质量,都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在传统游戏活动评价中,教师往往注重对游戏结果的评价,很少对游戏过程进行评价,所以教师在游戏教学评价中要及时转变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幼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要一視同仁,不能够因为一个过错就否决幼儿自身。幼儿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也会有较大差别。所以,幼师要了解每一个幼儿的优缺点,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才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更放得开,继而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2.从欣赏的角度在游戏中评价幼儿。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无法对评价做出有效的反馈,缺少自我的调节能力,幼儿的自身评价往往依赖于幼师。如果幼师的评价让幼儿无法接受,那么他们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因此,幼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遵循开放性的策略,从赏识的角度面对幼儿的错误,让他们能够积极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并在其改变的过程中给予鼓励与赞扬,这样幼儿自身的情感就会得到有效的发挥,游戏才更加有意义。

四、结语

总之,在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是一个重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丰富游戏形式,从幼儿生长发育的实际出发,为幼儿设计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游戏内容,为幼儿营造一种适应他们成长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重视起来,在游戏中建立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帅芳.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研究[J].中华少年, 2016(14):242.

[2]殷静.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新课程, 2016(19):21.

[3]钱佳音.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研究——以常熟市×幼儿园为例[J].新课程(上),2017(05):36-37.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师生互动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