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04-15韦海芳

教育界·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数学

韦海芳

【摘要】山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在教育学习上始终处在弱势地位,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上存在缺乏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欠佳、兴趣不高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现状,结合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思考,提出了几点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山区留守儿童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缺乏关爱与教育,学习面临诸多非留守儿童所没有的困难。在数学学科上,除少数留守儿童成绩较为优秀外,多数留守儿童成绩或多或少都受到父母不在身边的影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缺乏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是关键。

一、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山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在教育学习上始终处在弱势地位,普遍存在厌学甚至自卑等不良心理。并且儿童处在他律阶段,自律能力有限,再加上缺乏监护人监管,多数留守儿童在数学科目学习中存在着很多不良学习习惯,例如看错数字与运算符号、字迹潦草、计算粗心大意等。具体来讲,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多数留守儿童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课前不预习,上课听讲不认真,懒于做笔记,只听教师所讲的几道例题,课后也不复习;做作业应付差事,只求速度,书写不工整,正确率低,作业效果差,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抄袭同学作业,计算粗心大意,不验算。同时,学习自主性差,往往听完课、完成作业就草草了事,没有总结、归纳、引申等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只偏重课本定义、定理等机械了解,导致无法适应数学学习,长此以往,成绩不理想,继而产生厌学情绪[1]。

其次,多数存在数学学习兴趣缺乏的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对待数学学习较为敷衍,意志薄弱,求知欲低,很少主动钻研,对一些逻辑性、探究性较强的问题,通常还没有听完看完就急着表达“我不会”。并且由于缺乏监督引导,再加上隔代亲朋的盲目溺爱,许多留守儿童在数学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考试抄袭同学等,长此以往,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一些留守儿童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再次,数学学习存在不良心理。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些数学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成绩在中下游,与其他同学间的差距大,严重缺乏学习自信心。并且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学习畏惧心理以及自卑心理非常严重。甚至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有自我封闭现象,表现为容易冲动,爱发脾气,行为孤僻。这些问题都造成了留守儿童和同学、教师沟通不畅。

二、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缺失成因

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既有情感上、意志上的障碍,也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缺失,现进行具体分析。

(一)家庭因素

由于山区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超过90%的留守儿童为隔代监护或者亲友临时监护。文化素质较低、年事已高的监护人基本没有辅导与监督留守儿童学习的能力,多数隔代监护人认为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品质以及心理健康等的培养都是学校与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并且许多留守儿童家庭负担较重,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非常有限。同时,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情感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遇到困难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差,对学习无兴趣,缺乏动力。

(二)学校因素

山区学校受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影响,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足够的学习帮助与关爱,学校与家庭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等行为。同时,教学策略的运用不当也是影响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与方法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学生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教学方法策略运用不当,重结果轻过程,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特性合理、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不适应他们的学习能力,更缺乏对其数学学习兴趣的针对性培养[2]。一旦留守儿童在数学学科上产生几次失败的体验,就更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与厌学心理。

(三)学生自身问题

留守儿童自身原因具体表现在贪玩,懒惰,不求上进,主动性差,求知欲低,自控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等,并且意志较为薄弱,尤其对于数学科目中定理的学习、抽象性概念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对学习的知识点也不会自行比较,归纳与总结,难以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正迁移能力不足。良好学习习惯的缺乏成为他们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的绊脚石。

(四)学科特征因素

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自主思考、思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对情感认知存在一定缺陷,多数性格内向,不善思考,存在消极意识,自身性格与数学学科的学习需求形成冲突。

三、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每一节数学课上,教师都应当考虑到不同层次留守儿童学生的特征,采取恰当的引导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留守儿童学会表达,敢于表达。例如结合数学知识点向学生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这些题目的解答,你能发现什么?”等等,引导留守儿童用自己的话进行回答,让他们尽可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可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带动留守儿童数学学困生,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习合作与总结,通过集体学习获取更多数学解题思路与学习经验,学困生在集体学习环境中也更容易投入[3]。

(二)设计趣味教学模式

小学生思维活跃,天性爱玩,留守儿童也不例外,因此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必要通过趣味性教学模式来培养与提升其数学学习兴趣,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适当地引入一些趣味性元素,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算数的时候,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平时如何用零花钱可以最省?”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向学生发问:“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够拼成一块地砖吗?”学生听到这些贴合实际的问题,往往更有好奇心,對数学的求知欲更为强烈。同时,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此外,在教学辅助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基础设施,让学生与数学近距离接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或者与学生共同做一些数学小实验,使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加强心理引导帮扶

尊重与理解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但对于山区留守儿童而言,这些远远不够,教师更应加强对其心理的引导与帮扶,耐心教导,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而逐步引导其步入学习正轨。尤其是针对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的学生,教师需要主动接近他们,多加理解与关心,为其提供吐露心声、敞开心扉的机会,并帮助其构建人际关系,进而用“情感效应”来激发其数学学习潜力。同时,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尤其是针对数学学习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的留守儿童,要心平气和对待,宽恕他们在学习上犯的小错误,并鼓励其他同学帮助他们。如在教学“三角板画直角”的知识点时,针对一些留守儿童没有三角板等学习工具的问题,教师应当迁就他们,鼓励其他同学提供帮助,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与其他同学的关爱。此外,应加强鼓励[4]。针对数学成绩不好与兴趣缺乏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引导,在日常教学中细心留意学生在数学学习行为以及思维上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逐渐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具体可在课后将学习有困难的留守儿童组织起来,鼓励他们一步一步来,针对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应为其加油鼓劲。同时,加强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教师可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针对性格内向、孤僻消极的学生,与其他同学共同关心与帮助他们。

(四)创设家庭学习情境

教师可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等展开认真调查与研究,重点掌握留守儿童具体情况,进而构建留守儿童档案制度,加强与学生监护人的联系,逐步建立起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学习关怀网络。具体来讲,学校与教师应当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多加了解其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可结合学校资源,提升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例如开展“监护人家长培训课”,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培训引导,使其逐渐认识并掌握新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能够多与孩子沟通,更好地履行监护人职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缺乏,成绩不佳的原因是复杂的。作为数学教师,应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与成长情况的关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营造课堂氛围,丰富教学方法等多重手段,用耐心、爱心与信心去关注引导他们,既要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其数学成绩,也要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苏江.浅谈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J].读写算,2017(31):223.

[2]吴云峰.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提高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04):40.

[3]鞠波.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6(03):100.

[4]王元君.用師爱激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2017(02):21-22.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