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技校德育中的作用

2019-04-13宋庆营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技校德育传统

宋庆营

摘 要:传统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积淀,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于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品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学生文化底子薄、道德水平低的技工院校来说,发挥传统文化对于德育的作用,提高传统文化在德育课中的比重也变得刻不容缓,这是一种国内潮流,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关键词:传统;德育;技校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积累了很多的文化,中华文明之光照耀到了世界的很多地方,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的国际大都市,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播、世界文明的发展、国际文明的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世人皆知,唐人街在许多国家依然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最好的精神寄托,是国家凝聚力的一种共同价值体现。

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今天,我国也正积极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而文化作为综合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被人称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等综合实力的体现,综观古今,凡经济发达、实力强盛的国家,其文化影响必然也深远。随着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我国也开始关注国家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各个国家建设的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方式。传统文化也开始热门起来,走进国人的视野,引起国人的关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的文明和传承,是各个民族或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交流而形成的习俗、精神面貌等共同或相似的东西,它是历史的、民族的、区域的、精神的、物质的共同或特有的体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传统,它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个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各家各派、各个民族甚至国际交流带来的积累成果,包括:思想、文字、技能、民俗等多个方面。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緊密,甚至融入生活,我们每天都要与它们接触。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一批有中国特色的东西。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1.连续性。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整体来说是连续的,基本没有中断过,虽然在个别的历史时期、个别的朝代有所变化。

2.民族性。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有所区别,虽然与个别国家有的地方有类似,但是它是全体中国先人用几千年的时间来积淀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

3.历史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公元前2000多年就已经建立了奴隶制王朝,中华文明存在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别是早期的文化遗址更是我国传统文化历史久远的最好证明。

4.广阔性和深刻性。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文化内容多,涉及众多领域。就某一种具体的文化而言,往往又比较深刻。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中关于礼、术、天、人等的见解和思想可以让我们能够自觉抵制一些社会腐化堕落思想,净化自身的心灵。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瑰宝,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和谐,激发大家的精神和斗志,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二、技工院校德育现状

作为以培养高级技工、技师为主要目标的学校,广大技工院校既不同于其他职业院校,也不同于中小学,因此,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也与其他院校不同,课程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技工院校的德育课被列为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相对重要的课程,这是技工院校的性质和学生特点所决定的。无论是学校系部的领导还是具体讲课的老师,都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德育课是每个进入技校的学生的必修课,道德教育贯穿于每个学生的整个在校时段。

为此,许多技工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改变德育的质量,提高道德教育的水平,在课程改革上大下功夫。就现在德育的教材来看,各个学校也是良莠不齐,有的自己组织教师编制了自身教材,有的虽编制教材,但内容相对落后,实用性不强。有的学校直接借用其他学校的教材,上课缺乏灵活性。有的学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技校特点,没有把道德教育用到实践上,仅仅就教育而教育,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有的学校德育内容过于简单,各个条目分类不细致。

就德育内容而言,大致包括以下:法律、就业、礼仪、安全、传统文化、就业、三观等。目前情况来看,对学生三观是应该摆在相对显著的位置的,因为社会日益复杂,人际关系也从现实世界扩展到了虚拟世界,各种不良思想也有抬头的趋势,因此,我们要前方百计的树立学生良好的三观,从现有情况看,三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并未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我们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三、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对道德的教育改造作用

(一)对现有德育教材和课程进行改革

现有德育教材中,传统文化所占比重较低,大部分教师并未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道德的作用,德育课程也相对枯燥、单一,技工院校专业课程都多已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方式,实践课占有一定比重,甚至占课程的大部分,德育课程也要进行类似的改革,增加实践课的比例,让同学们在室内理解道德涵义的同时,去室外现场感受或者演习道德故事等,可增加他们对于道德的认识程度。我们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要增加传统文化对于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

(二)营造传统文化中道德传统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内部,教室、宿舍、食堂、甚至花园、大路两旁,我们都可以布置一些宣传图片、条幅、挂牌等,经常邀请校内外名师为同学们讲授道德传统故事和传统文化,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系列有关传统道德知识的活动,如答题、竞猜、演讲、故事会等,最终形成人人重视传统、人人学习传统的良好氛围。

(三)成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学生群体进行管理

任何事情的成败必须要有好的领导,为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我们必须要由学校领导开会研究,成立相应地领导机构,专门在教材、课程上进行改革,同时,鼓励学生成立传统文化宣传组织,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

猜你喜欢

技校德育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关于对技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少年力斗传统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