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谬凡尘,孰为药神?
2019-04-13潘婷
摘 要:新锐导演文牧野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以荒诞化的喜剧风格表现当代社会充满悖论的悲剧主题,本文试从电影文本的悲剧主题及其荒诞化表现形式入手,浅探影片背后“无价值”的独特艺术价值。
关键词: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荒诞
一、前言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以荒诞化的喜剧风格表现当代社会充满悖论的悲剧主题,而这种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主题的荒诞艺术手法促使影片具有传统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少有的“无价值”的独特艺术效果。
二、荒诞叙述下的悲剧主题
影片在悲剧主题方面呈现了四种悲剧形态的巧妙融合:它从表现主题的角度巧妙地将因病蒙难无法逃脱的个人命运悲剧与诸如彭浩的性格悲剧通过现实社会矛盾问题表现出小人物的悲剧,最终留给观众更深层次的具有普泛性的资本对生命价值异化的悲观性悲剧意味。高价救命药和远无支付能力的急需药品救命的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道德、法律、情感都无法解决的关于金钱与生命的悖论,本质化为“生命无价”而“生存有价”的悖论,成为整部电影的悲剧主题。
三、荒诞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情节与人物形象中的黑色幽默
整部影片将唯一的典型反面人物——审美中“丑”的代表——真正践踏生命、唯利是图的假药商贩张长林的出场,处理成与后来表现出的精明贪婪所不相符的,浮夸的、略显迟钝呆气、引人发笑的表现,营造出意与境的悖谬,又借用其口揭露生存悖论,将其现于人前,以荒诞的审美形式带给观众更大的心灵震动。
而程勇五人大闹假药销售现场的打斗片段是“唯命”的病人群体与“唯利”的假药贩子唯一的正面交锋,轻快的配乐和滑稽动作设计呈现出的失谐、戏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矛盾的尖锐性,随后五人“英雄式”的浪漫对抗以灰头土脸地坐在警察局告终,这样的对比反衬也引人发笑。
对于主人公的设定,影片让原本自私市侩、怯懦逢迎的“小人物”逐步变成了给予无数生命希望而高尚、无私勇敢的“药神”,后又成为锒铛入狱的“囚徒”,这样一种失谐的身份错位将程勇“英雄式自我毁灭”的意义有所肢解,也让人们在这种复杂难言、荒诞不经的感受中对程勇的行为、对这样一个矛盾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细节中的象征
影片两次出现在印度宗教中象征死亡和再生的迦梨女神以及象征创造与毁灭的湿婆神。第一次是在神油店时呼应着程勇的工作——售卖印度神油,暗喻着生育与生命,配合着印度歌曲所营造的异域风情与程勇人物形成反差,从而达到引人觉察荒诞而发笑的效果;而当两尊神像再次出现时,这时整个画面色调灰冷,加之烟雾给人的距离感,营造出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两尊神像本身矛盾的象征意义也暗示着吕受益的死和“药神”的生,暗示着程勇个人的毁灭以换来其他病人生命的延续。两次神像的出现前后形成反差式的照应,以一种撕裂的方式表现荒诞,而对于第二次神像出现的多义性、非确定性本身也是一种荒诞手法的运用。
(三)光影画面中的暗喻
影片巧用阳光以象征希望和温暖。在病危的吕受益的病房外,程勇和几乎绝望的吕妻并排坐着,有一个光块仿佛将两人隔离在两个世界,吕妻在暗处,也暗示着其悲惨境遇,而半背对着吕妻的程勇沐浴在阳光下,暗示着他内心那份为朋友、为病人再次带来希望的心渐渐苏醒,“药神”的力量在程勇心中生长。
程勇被捕后的法庭之上,笼罩在沦为“阶下囚”的“药神”程勇身上象征希望的光也为这一英雄落难的悲剧时刻增添平和而温暖的色调,消解着本来尖锐的矛盾和浓重的悲剧氛围。
(四)时空处理中的荒诞
影片唯一一处明显的虚笔便是最后“药神”程勇锒铛入狱,病人自发送行的感人场景。镜头以程勇的视线为拍摄角度,看到了人群中他所熟悉的人物。这一片段,影片化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呈现程勇强烈的主观愿望,使得这种荒诞的不合常理有着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四、荒诞化处理的审美效果——无价值的价值
影片荒诞化处理所带来的“无价值”审美效果表现在激烈矛盾冲突的消解上。电影看到了当代社会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通过情节、人物、表达方式及细节上展露矛盾冲突,又悄然化解,或转移,或暂放,或终结,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矛盾不可调和所带来的沉重而压抑的情感,避免了极端情节展现和情绪渲染,使得影片以荒诞的手法表现出一种看似是价值层面的无意义,而这种无意义恰恰更能使观众处在一种引起共鸣却又能较为克制地在这样基础上展开对金钱与生命矛盾、金钱对人的异化现状的深刻思考,从而产生对于人的个体生存和人类生命价值的追问和探索。
《药神》并非典型荒诞电影,它在叙事结构上仍围绕中心事件,采用传统的单线结构模式,故事背景、情节发展也基本符合逻辑常理,但它又成功地运用荒诞化的手法,以人物性格的撕裂、人物本质与表现的失谐、情节片段中意与境的悖谬、情与景的背离,加之诸多细节采用暗喻与象征的手法,从而表达具有多层悲剧形态的反映当代社会深刻矛盾的悲剧主题,它透过荒诞所表现出来的“无价值”是极具深刻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璐,楊璐.荒诞的现实化与现实的荒诞化——中国当代喜剧电影两种创作思路初探[J].当代电影,2011(09):148-151.
[2]于忠民.荒诞性审美与当代中国电影美学——评宁浩新片《心花路放》[J].当代电影,2014(11):58-60+99.
[3]殷蕾.纪实美学视域下的《我不是药神》[J].电影文学,2018,(19):93-94.
[4]倪莉.《我不是药神》的悲剧意识及其表现形式[J].电影文学,2018,(19):95-96.
[5]李侃.新时期以来喜剧电影的荒诞流变[J].电影文学,2018,(13):10-14.
作者简介
潘婷(1998.09—),女,浙江省温州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