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019-04-13赵斯琦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赵斯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当下,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仍在继续,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继续分析相关的培养路径,以期能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三个,第一个是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注重“引导”和“学习”两个环节的无缝衔接,真正让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第二个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即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愿意主动、自觉的接受课堂知识,第三个是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教师可选择的教学方法增多,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工作也更加灵活、细致。

初中生正处在对外界事物好奇的阶段,上课时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可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即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一)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选择科学的引导方法

学生学会教材的使用方法后,教师要做的就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以下三点完成教学引导步骤:第一,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即通过还原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能结合教师给出的问题确定下一步的自主学习方向;第二,采用分组教学法,通过分发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自主学习问题,整理自主教材内容并确定自主学习思路;第三,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路,教师要设置自主学习障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就一个问题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或者在确定答案的情况下,直接给学生一个非常模糊的命题,这些手段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培养其学习主动性非常有帮助。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应在小学教育的基础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學习习惯大致包括:①认真听讲,独立思考;②仔细观察,用心去记;③规范地写,准确地算;④及时检查,调节思路。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地加以培养。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高年级,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我训练学生把验算看作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验算中,学生经过“自我反证,不仅可以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节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二是教给学生科学的独立自主学习方法,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者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三个层面保障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认真研究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策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继续秉持不畏困难、开拓创新的“匠人”精神,从而在新教育时代中继续奋勇前行,发挥课堂教学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希望能为各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梁海梅.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软件:电子版,2015(10):105-105.

[2]张言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10):176-176.

[3]燕涛.怎样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0):62-62.

[4]丘志珊.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J].新课程(上),2017(7):156-157.

[5]尹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