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有效提升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19-04-13曹秀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平台道德与法治兴趣

曹秀

摘 要:《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有关事项通知》当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是《品德与生活》,后续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名称上的变化也能够看到主题的变化和在教学内容方面所做的调整。面对教材的变化,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喜欢这门课;从学生出发,提升老师的教学方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兴趣;平台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制》课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从学校的基本学情出发,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更要求老师要让自己的教学生动形象吸引孩子。

在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违反纪律却屡教不改;卫生情况一团糟却熟视无睹,比如一天,我去开会,让班长负责纪律,孩子们留在教室上自习,等我七点开完会后,来到班里一看,满地满桌子都是纸片子,制造垃圾的本领孩子们一个比一个更有创意,我心里想明天我一定惩罚值日生……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身为班主任常常是忙得团团转却毫不见起色。从早上一进校门就会在孩子们身边小心谨慎地看着护着,直到放学送走最后一位孩子才能稍稍松口气。由于老师的全权管理,宝贵的时间就被大量的琐事占据一空。因此在对孩子们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中,引导他们不断地反思,不断规范自己,进行自我管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首先,培养好的班干部队伍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精神,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主人。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小主人,都要有我为班级添光彩的意识,自我约束力要慢慢提高,同桌互比,小组互比,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也得到了提升。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总体上难度系数要大一些,所以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知道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同时学校要和孩子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在孩子的平时生活中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家长也要担负起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角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完整的。

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刚进入校门的孩子们虽然有个体差异,但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老师不但要给予孩子们许多的关心,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还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每堂课都充满激情,孩子们爱听才会爱学,所以老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多下苦功,能给每个孩子一个机会,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从而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课堂上老师要适当示弱,比如你可以说这个老师怎么不知道呢?孩子们会立刻响应“我知道我知道”,自信心的树立让孩子们会自觉的遵守纪律。所以说给孩子提供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多么的重要。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与生活有关的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情境的创设,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事是涉及道德与法制,学生会争相恐后的回答,去博物馆的时候,要排队买票,看电影的时候,禁止大声喧哗,孝敬长辈,说话要有礼貌等有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的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方面,在师生问学生答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将所讲的道德与法制有关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接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背景下,提升对道德与法制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道德行为和法制意识,進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三、辨别是非,知道对错,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是我们老师要给孩子不停灌输的

并不是简单的是与非,而是有多种可能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每个孩子都渴望能获得成功,都希望自己在班级中内发挥作用,得到价值认可。在班集体中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能力、需要等把班级内的各种管理职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岗位,如学习、卫生、纪律管理方面等,甚至细致到将班级琐碎工作分为十多个小方面。所以老师不仅给孩子提供平台,还要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告诉孩子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品德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现在社会有许多不良现象在我们身边屡屡发生,孩子们有些时候充满疑惑,他们会问:“老师我们遇到的和你跟我们讲的怎么不一样呢”我会耐心的告诉孩子们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们每个人心底都要有一个道德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生活处处有教育,身边处处是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要从孩子的心灵出发,重视课内学习与生活经验的统一,使学生明辨是非的道德,明白人人受法律的约束,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法制观念的理解,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道德与法制的看法,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好道德与法制的教育工作[4]。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宁.校企合作背景下思政课道德与法治一体化教学的方向与建构[J].当代职业教育,2015(8).

[2]刘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探索[J].理论导报,2006(10):40,43.

[3]王秋波.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故事),2016(12).

[4]叶迎.课程整合:让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再空洞[J].教育家,2017(30):93.

猜你喜欢

平台道德与法治兴趣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