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引动

2019-04-12蒋兴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写作

[摘   要] 部编教材对课文的选择下了很大功夫,选文既兼顾经典性、可读性,选择大量思想格调高、语言形式美、值得诵读涵咏的作品,也考虑到文体的多样性、典范性,以及篇幅、深浅的适合。引动,即触发、引领、推助。教师应深层地触发学生写作的情思,引领写法运用、技巧表达、章法借鉴,推助学生更好地用文字表达思想。引动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发掘素材,激活他们的写作热情和思维,产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的信心。

[关键词] 部编教材;写作;引动

学生写作,常存在无“米”可炊、无从写起的状况。解决问题的良策在疏,在通,在引动。

引动,即触发、引领、推助。教师应深层地触发学生写作的情思,引领写法运用、技巧表达、章法借鉴,推助学生更好地用文字表达思想。引动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发掘素材,激活他们的写作热情和思维,产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的信心。

部编教材对课文的选择下了很大功夫,选文既兼顾经典性、可读性,选择大量思想格调高、语言形式美、值得诵读涵咏的作品,也考虑到文体的多样性、典范性,以及篇幅、深浅的适合。本文以具体实例来谈部编教材写作引动的八种形式。

一、从“积累拓展”中引动

部编教材中,课文后的“积累拓展”为写作引动的最直接路径。“积累拓展”立足课文的情节、形象塑造、情感表达、写法技巧等,要求学生以此寻求写作的路径和方法。例如: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尔墨斯没有自以为贵,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

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4课《白杨礼赞》

无论是重设情节,改编寓言,还是写法应用,都由课内所学引动,指向写作思考和实践。这种引动,以刚学过的课文为基础,具有及时巩固的作用,是学以致用的良好方式。

二、以课文实例引动

以课文为实例,引动单元主题写作,是部编教材最为常见的写作引动方式。单元主题写作,常以教材内某一单元的多篇文本来引动,材料丰富厚实,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这种引动中,多篇课文是一座座桥梁,一头连着学生的课内阅读积累,一头连着写作要素、具体写法的指引。例如: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有区别,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又交织在一起,结合着用。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人把彼此相似或者相关的事物连在一起,做了许多美丽的联想: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这种引动,既让课内的经典文本再次闪光,又以亲切可感的方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内文本像一面镜子,引动似一道沟渠,天光云影相映衬,引动确有实效。

三、用课外文本引动

部编教材有时也用课外的经典文本引动单元主题写作。课外的经典文本为课内本文有益而必要的补充,两者遥相呼应,诠释写作内涵,阐明写作要义,指明写作方法。如:

同学们学写传记,可以从写小传入手。比起一般的传记,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主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的特点。例如老舍在《著者略历》这篇小传中这样写道: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難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这里不仅介绍了外貌、籍贯、职业、家庭组成等基本情况,更结合个人主要经历,集中表现自己的特长爱好、性格特点、行事风格等,语言幽默生动,很有表现力。文章很短,内容却全面、充实而又重点突出。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

小传垂范,堪为经典,直观有效地引向了写作要义。用课外的经典文本引动写作,不失为良策。

四、单元主题整体引动

部编教材的写法指津、要领提示和写作实践,主要以单元主题的形式来安排和渗透,因此单元主题的整体引动,成了写作引动的重要方式。

(一)单元内容的引动

部编教材的单元课文,通常以某个主题或某种写法来编排。由单元主题的整体写法特点直接引向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邂逅“故友”、发现新知,非常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例如:

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如《台阶》中父亲洗脚、踩黄泥等细节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卖油翁》中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四篇文章,即《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皆是以事写人,人物形象在细节中塑造得鲜活丰满。四篇文章本身就是写人的最佳示范,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人时,再从不同角度分析阐释,让学生注重“抓住细节”。这样,单元主题写作更加明晰易懂。

(二)单元文体的引动

部编教材有时根据文体编排单元,所以,以文体特点为抓手引动写作,也是有效的途径。例如: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新闻写作》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

这两则材料,前者是新闻稿件撰写练习引导,后者为写作时说明顺序安排引导。两个单元文体特点鲜明,为学生的写作引动提供了很好范例和借鉴。像这种多篇课文同一指向,让学生多方面借鉴比较、反复领会,然后学以致用,便是单元文体引动的便捷与益处。

五、写法的具体引动

写作引动的核心在于写法指导,教师要按写作要素进行讲解,既要有方法指南,又要有要点提示;既有内涵阐释,又有实例剖析。而方法举隅与生动范例并重、阅读和写作共融共生,是部编教材写作引动的显著特点。例如:

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比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出他志趣的发展变化。这样写,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

在写作中,景中如何含情?人物怎樣才有血有肉?用学生熟悉的课内经典文本作为示范文本,鲜活易懂,能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二次阅读和深层阅读,激发他们主动探寻写作技法。

六、写作实践引向生活

无论以何种方式点燃写作兴趣、解读写作技法,最终要落实到写作实践上。部编教材的“写作实践”部分,作文题目大都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

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

以学生学情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写作时才会有真表达,文章才会有真性情,引动才会有真实效。

七、引向自由写作

学生善于观察、敏于思考和自由表达的写作,常是自由写作;规定要求、时间、字数,一部分学生写起来缩手缩脚的,往往是命题写作。自由写作是活水,反映了作者思维的活跃和视野的开阔;命题写作是基础,是写作方法的锤炼和规范的遵循。有了命题写作的训练和基础,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由写作;有了自由写作的灵感启发,命题写作更能彰显个性。部编教材为学生自由写作和命题写作搭建桥梁,引向学生写作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写法指津:

突出中心,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如《猫》一文中,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写。这样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选取材料,组织文字,中心就会突出起来。

写作实践:

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写法指津”是对写作章法的阐明,让学生习得写作的规范;“写作实践”则指向学生的生活,倡导自由表达。努力破除自由写作和命题写作的隔阂,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部编教材的指导方针。

八、从写作网络中引动

部编教材还注重选取文章的全面性和逻辑性,旨在为学生搭建系统立体的写作网络。从记事、写人到写景、说明,从撰写新闻稿、演讲稿到学写读后感、游记,从抓住要素到学习仿写,要素为点,文体为面,点面相济,搭阶而上,全面立体地构建写作网络。例如:

单元主题突出,网式布局合理,文体安排实用,处处彰显部编教材将写作引向专业系统的网络构建精神。

参考文献

[1]蒋兴超.初中语文自由写作与应题共生关系的教学研究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8,(3B).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写作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