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文化润泽儿童心灵
2019-04-12孙琴芬余春花
孙琴芬 余春花
【摘要】本文从诵读经典诗句、深挖经典故事、开展实践活动三个维度,论述如何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经典文化资源构建经典文化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感知经典文化的过程中获得道德力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经典文化 诵读诗句 深挖典故 践行美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136-02
学校教育重在“立德树人”,“立德”,当立中华传统美德;“树人”,当树有民族魂之人。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流淌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现代课程教学的必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围绕爱国、敬师、孝亲、礼仪等主题选编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历史故事,这些经典诗文、历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是引导孩子成长的力量。那么,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这部分宝贵资源,打造经典文化课堂,润泽孩子的心灵?笔者认为可从诵读诗句、深挖典故、践行美德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诵读经典诗句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经典多以著名诗句的形式出现,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还不够,所以在经典诗句的理解上会出现困难。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断句释义,就无法理解经典诗句的寓意,无法产生心灵触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正确解读经典诗句。
(一)音画诵读,入情入境
诵读,是饱含感情的大声朗读。文学家朱自清非常重视诵读,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入了许多经典诗句,为了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诵读的情感,唤醒思维活力,教师可选配优美的音乐和画面,融入诵读过程。在多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作用下,学生更容易理解经典诗句的内涵。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团团圆圆过中秋》时,教师配以美轮美奂的中秋月圆图,引入李白《静夜思》的古诗新唱,让学生感悟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传统节日寓意。
(二)披文释义,共情感悟
古诗词表达委婉、情感跌宕、内涵丰富。尽管古诗词离今天孩子的生活很远,成人与儿童的认知心理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有一个交汇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情感。以情唤情,共情体悟,深化理解,实为有效方法。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的《团团圆圆过中秋》时,教材链接了张九龄《望月怀远》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于这句诗,教师不需要逐字逐句解释,但至少要解释清楚诗人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和心情,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这句诗所要表达的意思,即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自古至今,由内而外,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都盼望团圆的美好寓意。以情释义,让学生感知中秋节“团圆”这一传统节庆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诉求,感悟人类亲情、友情的宝贵,懂得珍惜,逐步形成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情怀。
二、深挖经典故事
经典诗词名句之所以成为广泛诵读的经典,是因为其背后有着生动感人、发人深省的精彩故事,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教师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典故,有利于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一)深挖典故,传扬美德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典故,对于这些典故,教师不妨进行一番“深挖”,以利于低年级学生从中感悟典故背后的民族精神。例如,二年级上册“重阳节”一节这样介绍重阳节的由来:“‘九与‘久谐音,‘九九有长久长寿的意思,所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其实重阳节的由来有不同的说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传说,如一种说法是:“汉代桓景跟随方士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讲,九月初九那天应系着茱萸登高。桓景及其家人听从了他的话,从而躲过了一场瘟疫。所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登高,躲避灾难,渐渐成了一个节日。”还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齐景公认定这是个好日子,以后每年的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效仿他,渐渐形成了习俗。”
“避灾”说也好,“好日子”也罢,两个传说都发生在九月九日这一天,都有“长久”的寓意。师生深入思辨后,达成了思想共识:不管重阳节的由来如何,它都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孝敬父母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孝道是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为帮助学生自觉践行孝道,教师补充讲述“黄香温席”的“孝亲”典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孝老爱亲”的理解。
(二)情景模拟,深化体悟
孩子看世界、理解問题往往都是感性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些经典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感悟的,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含典故的教育意义,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控教者意图后,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加以引导、促进理解。
故事是有情节和画面的。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表演,有益于打通“知、情、意、行”心理通道,在行动中加深感悟。例如,二年级上册“家乡”一节引入“马头琴的传说”,编者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调查“家乡”的方方面面特征时,学会寻找、收集乡物乡俗背后的动人故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马头琴这一蒙古族特有的乐器,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蒙古民族的生活情趣和美好愿望,其故事背后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如果仅靠讲解,很难使小学生深刻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边演边说,边编边思,以景激情,以行促知,逐步深化感悟。
三、开展实践活动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诵读经典名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通过挖掘典故激发学生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践行传统美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家校延伸和公共参与等方法。
(一)家校延伸,优化德育生态
经典诗词是启迪学生价值观的宝贵资源,但真正能使学生“明礼知耻”的土壤在于生活实践。这片土壤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耕耘,阳光、水分、养分缺一不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在学校、课堂层面,社会和家庭也需要参与,使道德教育贯穿于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思想道德教育的落地生根,付诸行动最重要。如学生在课上感悟了“孝老爱亲”的民族精神,那教师就要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小爱心,大孝行”,要求学生记录每天为家人所做的一件小事及感想。过段时间后,教师通过活动展示和家访,了解学生“孝老爱亲”的落实情况,真正提升学生践行美德的自觉性,让美德回归生活,开花结果。再如“小手拉大手”活动,由学校延伸至家庭,由学生带动家长,发扬、践行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优化道德生态环境。
(二)活动体验,提升道德境界
道德思想的形成不在“黑板”上,也不在教师的“言传”中。由认知到行为的转化,得通过具体实践来完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是一门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课程。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公共活动,体验社会生活,逐步实现思想升华和道德内化。比如,二年级上册教材《团团圆圆过中秋》中关于“中秋”的习俗有很多,教师就“吃月饼”这一习俗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引领学生深入了解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麦饼”的背景意义、地位影响和制作流程,并让学生亲手制作,使他们在学习传统民俗技艺中增加一份传承责任。在此基础上,学校举办“汉文化节”的大型活动,邀请民间艺人、父母长辈一起参与,让学生了解汉服的演变、茶道等习俗。又如,引导学生感悟“黄香温席”的孝亲典故后,教师组织学生寻找身边的“前洲好人”,讲述他们的美德故事,并要求学生争当志愿者,自觉投身于校内外的公益活动。在公益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善意、善举给他人、社会带来的浓浓暖意,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美德善行的培育。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民族认同意识与浓厚的爱国之情,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知、情、意、行”的转化,有助于实现“以文化德”,使学生的心灵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