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2019-04-12刘源
刘源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省骨科医院骨科 河南洛阳 450000
临床中脊柱结核十分常见,是属于肺外结核范畴。该患者患病率是骨关节结核的50%~60%[1]。患者临床表现为锥体骨质损坏或坏死,但病情恶化者常常由于承重造成椎体塌陷,伴较高的残疾与死亡率。颈胸段脊柱结核是颈椎前凸与胸椎后凸位置改变造成,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效果较弱,且暴露困难、应力集中等针对性解剖学特征,手术难度高[2]。(由于暴露困难、应力集中等特征,手术难度高[2],同时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效果较差。)近年来,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方法逐渐成熟,尤其是老年脊柱结核治疗中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保守方案与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方案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骨外科收治的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98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人。对照组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为49~79岁,平均(64.2±13.4)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27例,年龄51-78岁,平均(63.8±14.5)岁。纳入标准:(1)采取影像学与穿刺针对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结核;(2)合并糖尿病、大面积手术、长期卧床、血粘稠度过高等肺动脉栓塞危险因素;(3)病历资料及影像检查图像完整;(4)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脊椎肿瘤者;(2)严重感染者;(3)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4)无法耐受麻醉及手术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案,即药物治疗。
观察组采取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前路内固定方案治疗,即气管插管全麻,采仰卧头身体左侧,且给予肩胛骨下垫薄枕,颈部稍偏后靠并保持双肩向外伸展。取颈部右侧为切口位置,从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下三分之一交点,倾斜向内下方,采取胸骨柄切迹至中点和胸骨角下方大概3cm处;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将颈深筋膜切开后,向外牵开胸锁乳突肌,把胸骨舌骨肌与胸骨甲状肌与气管、管向内侧牵开,触知颈总动脉,在颈动脉鞘内侧缘与中线结构(甲状腺、气管、食管)间找到界面,采取钝性分离内脏鞘与血管鞘,然后把颈动脉鞘与胸锁乳突肌向外侧牵开,可见被颈长肌与椎前筋膜覆盖的下颈椎。交感神经位于颈长肌表面,电刀于中线处纵行分开颈长肌,骨膜下剥离肌肉与前纵韧带,向两侧牵开,将椎前筋膜明显表露经胸段椎体前方与深部病灶。主治医生需从根源清除后,将上下椎间盘组织与正常终板下骨质间均刮出,适当撑开椎间隙,选用带皮质骨自体或相同类异体髂骨,同时将骨粒钛网置入并与椎间植骨并有机融合。颈椎前路中固定钢板需选择适宜长度,介胸骨柄行钢丝展开缝合且固定,将引流管置入,每层均将切口关闭,术后需持续应用抗结核方案完成化疗。
1.3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实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标准评估: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性疼痛;4~6分为较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记录并随访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正常率与C应蛋白(C-eactive protein,CRP)正常率,按百分比计算;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标准:治疗后改善率≥75%为优;50%~74%为良;20%~49%为好转;≤19%无变化;0%以下为恶化,改善率计算公式: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观察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P18.0统计展开分析,采用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并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平均数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 6.48±0.81 1.48±0.54 1.41±0.58 0.67±0.39 0.42±0.48 0.27±0.34对照组 6.64±0.83 4.72±0.69 4.15±0.62 3.18±0.51 2.26±0.59 2.05±0.44 t 0.965 25.884 24.652 27.366 16.934 22.407 P 0.336 < 0.001 <0.001 <0.001 < 0.001 <0.001
2.2 两组ESR、CRP正常率、椎体重建高度和畸形矫正角度的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ESR、CRP正常率、椎体重建高度和畸形矫正角度的情况[]
表2 两组患者ESR、CRP正常率、椎体重建高度和畸形矫正角度的情况[]
组别 ESR正常率(%) CRP正常率(%) 椎体重建高度(%) 畸形矫正角度(°)治疗前 治疗后12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 45.86±12.28 16.73±5.75 26.27±4.30 5.41±1.08 67.32±8.33 7.76±6.31对照组 46.7±12.35 25.93±6.23 29.76±4.26 7.32±1.22 44.76±7.12 3.52±5.27 t 0.337 7.596 4.036 8.979 14.411 3.610 P 0.736 <0.001 <0.001 <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JOA评分及治疗后改善率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JOA评分及治疗后改善率[]
表3 两组患者JOA评分及治疗后改善率[]
组别 术前JOA评分(分) 治疗后改善率改善率(%)≥75% 50%-70% 20%-49% ≤19%观察组 45.82±12.27 75.87±8.42 42.28±5.78 24.28±10.25 12.47±1.25 72.15±15.24对照组 46.28±11.87 62.36±7.36 35.25±4.98 17.58±8.48 9.25±0.97 62.27±12.48 t 0.188 8.456 6.450 3.525 14.245 3.511 P 0.850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结论
早期临床中就已十分注重脊椎稳定性在脊椎治疗过程中发挥的疗效[3]。卧床休息、石膏床制动或支具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功能是确保脊椎的稳定性。在病灶清除的条件下进行植骨融合,并实施脊椎内固定技术,确保重建脊椎的稳定性。临床资料中显示,在化疗与有效维持脊椎稳定性的基础中,可达到治愈脊椎结核的目的[4]。近几年中,人们不断了解到脊椎稳定的维护与重建,对脊椎结核远期疗效十分重要,同时是避免其病灶复发的主要因子。脊椎结核技术因脊柱本身机能的稳定性减弱,造成病椎间骨性融合功能性弱,使得植骨块出现消化、往下沉降与滑脱,且脊柱后骨骼畸形与假关节病发率显著。为有效改善并清除前路病变组织、采取植骨手术后产生结核性畸形的几率显著,大部分学者建议采取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方案治疗,有利于脊柱重建稳定性[5]。
本文分析保守方案与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方案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观察组2周及3、6、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ESR正常率、CPR正常率以及JOA评分及治疗后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取该方案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可有效改善疼痛程度,增强患者生活质量,且该治疗方案操作难度低,在相同切口中可满足在内部固定操作,减少机体炎症指标,作为手术方案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的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方案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好,且面临风险小,可进一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达到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与保守治疗对比,是更优的治疗选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