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影响分析
2019-04-12沈庆宝张蔓菁施丽丽
沈庆宝 张蔓菁施丽丽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极易增加靶器官损伤风险。相关研究指出,合理控制血压,可有效预防靶器官损害。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也可导致其所供血靶器官损伤,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作用,大大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1]。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指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合理控制血压水平,对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以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向其施行综合护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例,共纳入72例,选自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到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经彩超检查,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排除认知障碍、沟通障碍、继发性高血压、精神类疾病、恶性肿瘤、急性脑卒中等疾病,且患者均知晓研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男女比例20:16,年龄60-85岁,病程为2-14年。研究组36例,男女比例22:14,年龄62-81岁,病程为3-15年。经比较,得知两组基本情况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主动接待患者,测量、记录其生命体征及身高、体重,建立病历,安排病房,保湿室内空气新鲜、采光良好、温度适宜,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章制度等,执行医嘱,为其提供药物治疗,注意观察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进行常规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研究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综合护理贯穿与其中,如下:(1)组织责任护士重点学习综合护理相关知识,提高对综合护理的认识,结合患者具体病情,按照护理程序,为其提供针对性、动态性、系统化的护理服务。(2)综合护理内容,①责任护士首先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建立患者档案,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出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②健康教育,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采用一对一教育、小组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和蔼的语气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向其讲述最佳心理状态对其病情恢复的具体影响;结合老年患者特点,以及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多媒体、发放疾病宣传手册、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其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病因、诱发因素、事项、预防措施等),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③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饮食爱好、生活习惯为其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以清淡、易消化的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等食物为主,以满足机体需要及预防便秘;④用药及运动指导,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以及私自换药、停药对疾病的危害性;结合患者机体耐受度,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如快走、太极拳、散步等;⑤及时对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反馈。⑥出院指导,向患者发放爱心随访卡,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并邀请患者加入微信群,由此向其不定期推送疾病相关知识及日常生活行为注意事项、自我情绪调节方法等信息,进一步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对两组动脉粥样硬化参数变化进行观察、记录。
自我管理判定标准[2]:以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为工具,共6个维度,包括病情监测、用药、工作与休息、饮食、情绪、运动,包括33条项目,以Liker5级(1-5分)评分法对每条项目进行计算评分,分值范围为33-165,即分数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两者呈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0.0为统计工具,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1。
表1 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s)
表1 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s)
组别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照组(n=36)研究组(n=36)t值P值护理前104.95±9.00 105.80±8.92 0.402 0.689护理后95.45±7.60 86.30±5.65 5.797 0.000护理前155.97±18.62 157.35±18.55 0.315 0.754护理后138.85±12.62 124.90±10.84 5.031 0.000护理前55.71±11.23 56.67±10.15 0.381 0.705护理后85.15±10.11 112.31±12.05 10.360 0.000
2.2 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参数变化
护理后,研究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动脉内膜厚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2。
表2 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参数变化(±s)
表2 比较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参数变化(±s)
组别对照组(n=36)研究组(n=36)t值P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cm2)0.67±0.17 0.53±0.11 4.148 0.000动脉内膜厚度(mm)1.55±0.37 1.31±0.33 2.905 0.005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引发高血压损害靶器官的主要病理基础,如果合理控制血压水平,则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进而预防血管斑块脱落,避免血管栓塞,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其血压维持稳定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常规护理,是在医嘱指导下,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相对片面,且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主动性,无法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3]。
综合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现代护理观指导下按照护理程序,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以维持患者多方面需求及护理问题上的要求。本组结果得出,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各项参数变化均较对照组优(P<0.05),提示综合护理的有效开展,能够针对患者临床护理的影响因素及潜在问题,提供一系列具有协调性、全面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康复水平。现对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进行如下分析[4]:①经参与过相关培训,护理人员可以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及业务水平,以及沟通能力、观察能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②根据老年患者特点,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便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消除思想负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调动患者及其家属自护能力,增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进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③针对饮食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患者饮食爱好、病情严重程度,为其合理安排膳食,不仅可以预防危险因素,而且能够维持理想血压,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加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锻炼,可以进一步降低血压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综上,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