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层建筑地基基础优化设计

2019-04-12张力滨

山西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筏板单桩灌注桩

张力滨 杨 光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建筑的造价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关联,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表象下,日益增长的房价越来越成为购房人无法承受之重。

高额建筑成本是造成房价居高不下的最重要因素,而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部分的造价通常占到土建总造价的10%~20%左右,因此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造价最低的地基基础方案,将节省大量成本,是如今缓解我国建筑行业尖锐矛盾的重要举措。本课题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的造价预算,选择出最优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配建住宅群中的一幢,地上建筑层数33层,层高均为3.0 m,室内外高差0.5 m,楼层地下有高为2.0 m的管道夹层及层高4.0 m的地下车库,建筑总面积31 440.51 m2。高层采用剪力墙结构形式,对沉降敏感程度为敏感。

2 地质勘查数据

勘查区位于松花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区内未见滑坡、崩塌、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下覆岩层除了风化裂隙和软弱夹层外,无采空区等地下空洞存在。拟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GB 5002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按标贯进行液化判定,显示拟建场地不液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该场地上部为杂填土、粘性土及砂,中部地基土主要为砂类土,下部分布杂乱无序的地基土层,粘性土和砂类土分布极其混乱。沿桩身地基土土层厚度及其极限侧阻值和极限端阻值见表1。

3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比选

3.1 方案选择

若采用浅基础,基地持力层位于③层细砂,其承载力特征值为140 kPa,与设计上部结构作用效应相差甚远,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必须采用深基础避过软弱土层,或进行地基处理,改变地基承载力。

在综合考虑地层分布情况、各土层性状及本地施工技术条件后,设计人员提出了两种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表1 桩的极限侧阻、端阻标准值

1)CFG桩复合地基方案。CFG桩复合地基应用渐广,施工工艺也愈加成熟,已经是一种较普遍的地基处理技术。其具有桩身粘结强度高、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而且CFG桩不需配筋,桩体材料可以掺入工业废料粉煤灰,十分符合绿色建筑要求[1]。

2)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方案。超流态桩基础承载力高,地基变形小,且不受地下水位限制,所用混凝土流动性强,灌注速度快,成桩质量好,造价相对较低。施工时噪声低,无泥浆排放,对建筑地环境和周围居民影响小[2]。此桩基工艺在建筑地被广泛采用,设计施工经验十分丰富。

3.2 桩筏参数选择

1)CFG桩桩径采用400 mm,桩距设为1 450 mm,布桩方式为正三角形布桩,有效桩长28 m,桩身采用C30素混凝土。工程桩以第⑦层粗砂层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得小于0.8 m,桩顶上设200 mm厚褥垫层及100 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再上则为1 400 mm厚平板式筏板基础。工程共布置CFG桩756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达1 100 kN,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580 kPa[3]。

2)为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失误,本工程采用相同灌注桩桩长与桩径,根据地勘结果与上部荷载情况,确定灌注桩以第⑦层粗砂作为桩端持力层,设计桩径为600 mm,有效桩长28 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工程共布置396根桩。根据地勘资料按经验公式计算[4,5],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 700 kN(“超流态”桩基参数与泥浆护壁桩桩基参数通用),灌注桩顶为刚接厚度不一的承台。本工程中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较小,桩数多,承台需要联合归并为大承台,并在承台顶部和底部同时配筋,不像小承台可以直接由防水板配筋深入承台中,大大增加了钢筋用量。

3.3 方案造价分析

两种方案人工费机械费等支出相差不多,因此以用钢量及混凝土量进行造价比较,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CFG复合地基方案的造价比超流态桩方案节省近47万元,这差距主要是用钢量不同造成的。由于CFG桩不配筋,单筏板基础的用钢量远小于承台加超流态桩。

表2 两种地基基础方案造价比较

4 地基基础方案异地分析比较

通过表2造价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大规模归并的灌注桩基承台造价接近了筏板基础,也使这一方案的造价超过了CFG桩方案。如果改变土质特性,使得灌注桩单桩承载力提高,最终达到减少桩量和减小桩基承台的目标,就可以大幅降低灌注桩方案的造价;而CFG桩复合地基加筏板的方案中,筏板不变动,只有CFG桩减少带来的造价降低将远小于灌注桩方案。因此,作者通过设计调整桩所在土层,以砾砂层为持力层,做出表3的土层分布情况,并再次算得适用的地基基础方案。

表3 桩身土层分布设计值

1)CFG桩复合地基方案。CFG桩桩径桩长皆不变,桩距改为1 650 mm,采用正三角形满堂布桩,共布置工程桩577根,其他方案参数不变。由经验公式计算,此时单桩承载力达1 400 kN,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578 kPa。

2)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方案。桩径桩长皆不改变,根据地勘资料按经验公式计算,超流态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 300 kN,工程共布置298根桩。在本方案中桩数大大减少,因此承台没有太多归并情况。

两种方案的用钢量、混凝土量及它们的造价比较见表4。

表4 异地地基基础方案造价比较

由表4可知,灌注桩单桩承载力提高至2 300 kN后,超流态桩方案造价略低于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可以看出随着单桩承载力提高,超流态灌注桩的承载力发挥愈加充分,需要桩数减少,承台减小,造价越来越低;反观CFG桩方案,受到CFG桩身承载力限制,单桩承载力1 400 kN就是极限,因此方案造价不会再因地质增强而降低,灌注桩方案会比CFG桩方案节省更多。

5 结语

通过上述地基基础方案分析比较,主要结论如下:

1)土质较差的建筑施工地段,单桩承载力低,布置的桩数多,承台会大规模归并,这种大承台造价与筏板相差不多,而灌注桩造价要远超无需配筋的CFG桩,所以本工程中选择CFG桩复合地基方案经济效益明显,是适合本工程的最优方案。

2)对于天然土层土性较差的地区,受压承载力极高的桩基础无法充分发挥其承载力,会造成极大的浪费,采用桩基础需谨慎。

3)地基基础方案的经济性与所处建筑地的土层分布情况息息相关,因地制宜很重要,并非一种方案便放之四海皆准了,需要设计师结合当地情况具体分析。

猜你喜欢

筏板单桩灌注桩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浮运施工技术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高速铁路桩筏结构的筏板合理设计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大型桥梁桩基施工单桩承载力评估模型分析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超高层筏板钢筋采用型钢支撑施工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