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支承装置在脑室外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11李少莲卢琼芳郑惠娜
李少莲 卢琼芳 郑惠娜 黄 珊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港市 537100,电子邮箱:438574287@qq.com)
颅脑术后患者常常需要留置脑室引流管,引流管引流的高度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引流液的性状以及颅内压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引流装置的高度[1]。引流装置悬挂太低可导致脑脊液引流过度,造成颅内低压,甚至危及生命;悬挂太高,导致引流不畅,达不到引流降低颅内压的作用[2]。脑室引流管开口常规高于侧脑室平面(平外耳道口)10~15 cm[3]。以往脑室外引流管常采用绳子悬挂,引流管容易打折或管道脱落,而且没有客观的可视性的尺度测量高度,悬挂高度不够准确。基于此,我们设计一种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应用于颅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脑出血术后需留置脑室外引流管的6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17~70(47.60±8.47)岁。单纯脑室出血12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29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3例。64例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为脑出血,均在出血后72 h内行颅脑手术留置脑室外引流管,排除颅内低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7.72±13.50)岁;单纯脑室出血5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1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53.56±12.27)岁;单纯脑室出血7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1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分类、术式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术后均留置脑室外引流管。
1.2.1 支承装置的制作:(1)材料:外表标有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3根 ,固定夹子1个,光源1个,坚固塑料盒1个,橡胶固定帽1个。 (2)结构组成:① 底端固定夹 ;② 活动调节杆;③ 固定引流管盒;④ 可测量零点的光源 ;⑤ 挂钩。见图1。
图1 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示意图
注:(1)固定螺帽;(2)固定夹盖;(3)凹环夹槽;(4)固定夹座;(5)套管,设有标高的刻度;(6)激光手电;(7)支承架;(8)套管的两节伸缩锁;(9)挂钩;(10)引流袋;(11)支架杆,由2~3根为大小相匹配套接的套管;(12)底座夹、可拆卸连接;(13)顶栓;(14)把手。
1.2.2 引流装置悬挂方法:(1)对照组:术后脑室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由两名护士操作,一名护士用尺子度量从患者的零点(患者平卧时为外耳道位置,侧卧时为鼻梁位置)垂直向上距零点10~15 cm高度位置,另一名护士用绳子捆绑好引流装置后按此高度悬挂于输液支架上。(2)观察组:患者更换体位时引流位置不能自动调节,需手动调整。术后脑室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由一名护士将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固定在病床横梁上,把支承装置的激光手电移至固定夹盖下方10~15 cm处,将套管移至光源处对正零点时拧紧伸缩锁,再把引流管悬挂于该装置的引流盒上。悬挂好脑室外引流管后,向两组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脑室引流的重要性,嘱其不可随意调节引流高度,因位置过高导致脑脊液引流不畅,使颅内压增高,过低使脑脊液流失过多,导致颅内压降低[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脑室引流管引流过度、引流不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及引流装置悬挂操作时间、循环系统指标(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脑室外引流期间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力,1 h/次,共监测3~7 d。
1.4 判断标准 (1)引流过度、引流不畅:根据患者的颅内压力、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情况来判断引流是否合适。引流过度:24 h引流液大于500 ml,颅内压力<5 mmHg,收缩压<90 mmHg,舒张压<60 mmHg,平均动脉压<70 mmHg,心率<60次/min,出现头痛或呕吐现象。引流不畅:24 h无引流液引出,颅内压力>15 mmHg,收缩压>160 mmHg,舒张压>90 mmHg,平均动脉压>100 mmHg,心率>100次/min,出现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出现上述情况其中之一则为引流不畅。(2)非计划性拔管: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管道拔除或引流期间管道脱落(其中包括医疗护理操作失当) 。(3)引流装置悬挂操作时间:从引流装置悬挂操作开始至安装好引流装置所用的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引流过度、引渡不畅、非计划性拔管、操作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引流过度、引流不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引流装置悬挂操作时间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引流情况、非计划性拔管、操作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颅内压力、循环系统指标比较 观察组颅内压力、血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心率快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颅内压力、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x±s)
3 讨 论
3.1 可调节式脑室外引流支承装置的科学性 颅脑术后脑室引流时间不等,持续引流期间保证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及引流管通畅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4]。本研究对照组患者术后脑室封闭式引流装置的悬挂是用绳子捆绑后悬挂于输液支架上,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需要重新测量高度并调整固定,并且引流装置的放置操作烦琐,耗时长,调节不灵活、准确性不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引流过度、引流不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引流装置悬挂操作时间短(P<0.05),提示该引流装置的引流效果好。对照组患者出现引流不畅9例,均由于引流装置捆绑处引流管打折造成,出现非计划性拔管6例,是由于引流管被捆绑,活动性不佳,患者翻身时牵拉引流管造成。观察组患者术后脑室封闭式引流装置的悬挂采用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引流管可灵活移动,不受患者体位改变的影响,故没有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例出现引流不畅,是由于患者引流液中糖化物含量太高引起堵管造成。自制的引流调节装置采用滑动变位、光源测量、旋钮固定、移动测量固定,可一个人操作,而且用时少。
3.2 可调节式脑室外引流支承装置安全可靠 脑室外引流可降低患者因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现象,也是颅内手术或脑脊液分流手术的基本条件[5]。引流护理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治疗和挽救患者生命起关键性作用[6]。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移动套管可上下灵活移动,根据所需高度随时调节,有效控制引流速度,避免出现引流过快或引流不畅现象;移动套管外标有刻度,可通过移动套管上的光源快速、精确地标定所需高度,避免目测带来的误差或为了调节高度而用直尺反复测量的烦琐,从而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引流管置入固定夹盖,可在侧孔进出,既固定牢固,又能灵活活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颅内压力、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范围小,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使用可调节式脑室外引流支承装置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可调节式脑室外引流支承装置应用于脑室外引流术引流管的固定,具有引流效果好、操作简单、调节灵活、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