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成就都市化样板
2019-04-11邹孝听
○记者 邹孝听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重要的合作项目,建区25年来,广泛借鉴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成功探索了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新兴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和重要增长极。
园区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协同发展已然成为都市化样板。为了走向城乡融合、绿色协调、服务均等、居民共享的美好未来,园区历经转型升级,规划着眼于以内涵提升为目标,以低碳引领、效率优先和协调发展为策略,以存量挖掘、创新驱动、功能优化、交通引导和整合协调为路径,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
溯源土著和移民者,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物故事
余坤荣,唯亭人,今年81岁,原唯亭镇(现唯亭街道)阳澄三村书记,他亲眼目睹了阳澄湖从一片农田变成了旅游度假村,“阳澄湖很大,在解放前全是农田,种稻、麦和油菜花,农田边上是湖,没有路,我们出去都要划船。”
俞坤荣表示,解放前这里非常偏僻,因为没有出去的路,所以很封闭,直到解放后,人民公社时期,阳澄湖中央被筑起了一条堤坝,村民们可以直接骑自行车到唯亭镇上去。到了1982年,政府将农田分给了老百姓,从原先的集体种田变成了私人种田,而且政策允许不光种水稻等农作物,可以在田里培育蟹苗。
这种养蟹农耕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7年左右,当时,苏州工业园区为了搞开发建设,阳澄湖村开始动迁,大家集体搬到了阳澄人家社区的公寓楼。自从阳澄湖村动迁后,村民的身份就变成了居民,俞坤荣坦言,刚开始开发阳澄湖,村里很多人不同意。但现在看来,游客能带动本地经济,大家伙儿都过上了好日子,开心得很。
“现在,这里的阳澄半岛风景很美,也有不少景点,比如莲池湖公园、云山公园、世纪公园、环湖赛车道、重元寺等都聚集了不少人气。”俞坤荣似乎非常满足现在的生活,他说他曾去过北京、南京、浙江等地方,都觉得没这里好,因为湖畔绿化好、空气好,住得舒服。
而另一个方向,胜浦街道的居民张晨晓也经历过一场城镇化的进程。作为土生土长的胜浦人,他回忆道,“动迁前都是沿河而建的小楼房,村中都是石板路,很多都是靠船出行,交通不便利。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大人一起从家门口的河道划船去镇上卖米。原本胜浦镇的村落覆盖范围很广,拆迁让居民都向内收缩集中到了一起,道路也变得四通八达,原来的村落建起了厂房,人们由原来的种田,自给自足到后来的到工厂上班,家庭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原先的乡镇学校发展成达标升级学校,新建了兴浦医院,所以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交通、教育、医疗都比以前有了明显改善。”
像余坤荣和张晨晓这样的园区土著民有很多,大家都经历了从农民向居民的身份转变,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感触极为深刻。而与此同时,生活在古城区的人们也对这个苏州曾经的远郊的变化感慨万千。
苏州中心开发部副总经理赵雪屯在古城区长大,他说,“1994年以前,在苏州人眼中,过了东环便是乡下,李公堤的位置原先是养珍珠等水产的基地;黄天荡那一片是天然湖改造的泳场,还有沙滩,每年夏天,很多人会从市里面去那儿游泳;从市区去斜塘走老机场路还要经过收费站……直到2000年左右,园区有了较大的变化,湖西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在填土、修路、造厂房,入驻了一些外企,都市花园小区和新城邻里中心也已投入使用。还有很多大片的草地,傍晚有人在那儿踢足球,也能看到玩模型机的老外。”
2004年,赵雪屯加入了CSSD,从事城市开发工作。当时的办公地点在湖西的国际大厦,站在高处远眺金鸡湖,能看到湖东有很多楼在造,还有星星点点尚未拆除的民房。2005年他搬家到湖东,依稀记得那时候一到夜里,路上就只有工程车在跑。后来,随着行政中心以及环金鸡湖CBD的向东迁移,湖东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玲珑湾花园、东湖大郡、枫情水岸的交付,也让湖东渐渐有了烟火气。
而如今,他周末基本都不会离开园区,这里能满足一切生活需求。在苏州中心泡一天,逛逛诚品和西西弗书店,去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看演出,去奥体中心游泳、观摩大型体育赛事和演唱会……20年前来这里也许只是为了一次下乡嬉戏,现在完全可以把时间都“消耗”在这里。
令人欣喜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园区土著”跟城中的“移民者们”能有机会共同守护和畅享着这个美丽的家园。
起城从“工业新镇”到“城乡统筹”,迈向高科技园区
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中有两张图:一张是1994年编制园区总体规划时设计师手绘的金鸡湖远景图,一张是2014年园区建成后的实景图,两者相似度竟高达90%以上。原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潘云官见证了这座新城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苏州工业园区无论是规划蓝图的设计,还是规划执行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我们的规划是专家管规划,专家管规划的落地,党政领导不干预规划的具体操作。这个方面新加坡做得很好,我们学习得很到位。今天的园区跟我们当初的规划是吻合的,是新加坡经验在园区很好的体现。”
1994年,国内一些开发区还停留在“边开发、边规划”、“先开发建设、后补规划”的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在动工之前,便聘请专家对园区发展做出了全面的规划。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高级规划师钱峰从事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很多年,他向记者介绍了园区城乡建设的大致发展脉络,他直言“一张蓝图绘到底”,并非刻板遵守,专家组会定期对规划的科学性进行探讨。
中新两国合作之初,在湖西规划出80平方公里的合作区,重点打造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新镇”,彼时的园区在老苏州眼中仍然属于远郊,有不少乡村和镇子。1994年4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娄葑乡和跨塘镇、斜塘镇、唯亭镇、胜浦镇“一乡四镇”成建制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园区行政区域基本形成。1997年底,首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2000年,园区进行了总体规划第一次修编。根据当时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园区于次年对中新合作区周边乡镇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内外的总体布局、功能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协调。
钱峰告诉记者,作为园区第一个全区域规划,规划充分注重中新合作区内与区外周边乡镇的协调,同时确定了区内的开发强度分区,在空间布局结构、道路交通网络、生态廊道空间等方面为园区今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一年,湖东步入大开发进程,周边乡镇展开组团发展。环金鸡湖,高教区、科技园、物流园、出口加工区等区域也相继编制了各类专项规划,规划定位为高科技园区、苏州一体两翼中的新城区。他说,“原先乡镇基础建设比较薄弱,城乡统筹发展一定程度上让乡镇人民逐渐享受到均等的服务。”
从2006年开始,园区着手开始编制新一轮苏州工业园区分区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退二进三改造研究、生态规划、旅游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等也逐步展开。期间,环金鸡湖CBD、CWD功能逐步完善,建成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商业文化设施,苏州市东部新城初具规模,逐步走向苏州市域CBD。
钱峰认为,从园区总体规划第一次修编到走向苏州市域CBD,园区经历了从大力发展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跨越。“2012年,园区转型发展持续深化,进一步提升规划定位为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江苏东部综合商务城、苏州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城区。2013年,园区全面实施‘镇改街道’,而彼时中新合作区的服务业正大放华彩,一定程度上承接了街道的工业溢出效应,可以说是城乡统筹,绿色协调。”钱峰如是说。
2019年3月21日,胜浦街道“退二进三”片区控规出炉,根据规划,胜浦将新建多所幼儿园和中小学,让更多的小朋友在家门口方便上学,商业方面也将新增邻里中心等商业设施,方便胜浦人的日常生活购物需求。有媒体称,未来在胜浦,江南水乡特色将更加突出,高楼大厦与纵横水路交相呼应,大大小小的公园散落其中,绝对是令人期待的宜居版块。从“工业新镇”到“城乡统筹”,园区协同发展已然成为都市样本。
升华四大功能版块协调发展,打造高品质宜居活力新社区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显示,规划从主体功能、路网体系等角度加强了与周边区域发展对接,促进内外协调发展;从设施分布、服务水平等角度推进园区内部统筹,促进分区协调发展。根据园区人口结构特点,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规划构建了特色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的发展目标。
规划从市域和园区两个层面进一步加强整合协调理念的落实,其中,市域层面重在理顺发展定位和交通关系,园区层面重在优化区镇关系和产居关系。规划通过系统打造城市中心,强化园区苏州东部国际商务中心的地位,通过对三湖流域的特色塑造和文化要素植入,打造现代文化展示中心。规划落实设施配置标准的统一、设施服务半径的统一以及设施空间品质的统一,以实现分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为进一步深化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发展资源,明确产业导向,推进管理重心下移,2018年1月,园区正式印发实施《苏州工业园区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方案》,构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四大区域板块发展新格局,通过“功能区负责经济发展,街道、社工委负责社会治理”的两条线、两手抓、两促进的管理架构推动创新发展。
四大功能板块中,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为对接融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积极开展政策功能先行先试,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健康医疗、金融贸易、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产业,努力打造辐射全国的智慧商贸平台、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园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合作办学为特色、以协同创新为方向,加快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环境功能和创新体系一流的科教协同创新示范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企业总部基地为核心,集聚综合性、区域型、职能型等各类企业总部,吸引国内外知名的时尚新颖运动休闲项目,提升产业高度,提靓生态环境,提优生活品质,率先打造国内一流的宜商、宜游、宜居新型旅游度假区;金鸡湖中央商务区:集聚总部经济、流量经济、消费经济与城市功能要素经济,实行高端服务、高端制造双轮驱动,打造长三角上海金融副中心、高端商业商务中心、产城融合先导区和宜居城市核心区。
在这样的新格局之下,党工委、管委会各部委办局管理职能不变,负责对功能区、街道(社工委)的业务指导和考核工作。功能区主要承担经济管理职能,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部分管理职能。街道(社工委)主要承担本辖区内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等职能。功能区与辖区内街道、社工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协同配合,涉及需要协调事宜由功能区牵头协调。
“如今,随着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金鸡湖商务区四大功能板块的出现,以及8个街道(社工委)的相互独立,相互竞争,相互融合,同时,各具特色,使得园区从工业转向科技、人文,从以工业产值为主的‘工业新镇’转向‘创新、产业、宜居、民生’高地的特色愈趋明显。”从一个规划师的视角出发,园区短短二十五年,从大片农田变身城乡融合的现代化都市,以如此快的速度和质量,是钱峰未曾料到的。
钱峰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经进本实现了区域统筹、居民共享、服务均等、绿色协调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占苏州市3%—5%的土地和人口,创造出占苏州市15%—25%经济总量的价值,这样的答卷令人满意。未来,在四大功能版块融合并进的基础上,也将继续加强四个街道的建设,打造高品质宜居活力新社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