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多元风貌街区保护方法研究
——以九江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19-04-11兰伟杰王玲玲

中国名城 2019年4期
关键词:历史性风貌遗产

兰伟杰 王玲玲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城市更新提质的重点地区。随着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五年划定”①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潜在街区被公布为法定“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笔者参与规划编制的九江市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是江西省2016年公布的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其突出的多元风貌特点决定了其价值认识和保护更新需要新的视角。

1 多元风貌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

多元风貌历史文化街区由多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或者多种不同类型的风貌构成,这和一般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明显的不同。

1.1 建筑风貌多元

首先,为了认识多元风貌街区的特点,有必要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产生背景和一般风貌特点略作分析。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提出,一方面吸收了国际上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经验,另一方面是考虑到我国名城整体风貌保存状况不佳、需适当缩小范围保护历史风貌的实际情况[1]。可以说,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保护“历史风貌”,历史风貌注重的整体感比较强,典型的例子如北京南锣鼓巷、苏州平江路等。这一整体特征从1986年首次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②概念、2002年《文物保护法》修订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名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城保护条例》中历史文化街区③的定义、以及各地方条例④的定义都有明显的体现。而多元风貌街区的建筑风貌是多元的,以九江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既有体现中国传统风貌的寺庙建筑,也有体现近代西式公共建筑风貌的学校和医院建筑,还有体现建国后当代居住建筑风貌的居住小区,这几类风貌共同构成了街区多元融合的风貌现状(见图1)。

1.2 空间肌理叠加拼贴

多元风貌的表象背后,是空间肌理的叠加、置换形成的拼贴状态。这和传统城市中的历史街区明显不同(见图2)。有学者谈到我国传统城市空间肌理的历史原型为:城市有东南西北大十字街道组成大十字,划分为四个区域;再由小十字划分为16个区块,居民在每个小方格内营建尺度不一的院落,通过院落的排列组合形成棋盘式布局[2]。典型的街区如大同鼓楼西街、福州三坊七巷、成都文殊坊等。多元风貌街区往往是在上述肌理的基础上,经过了新的历史阶段的更新改造,呈现出一种更新后多个历史阶段空间肌理的拼贴状态。

2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启示

从国际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来看,历史性城市景观⑤(Historic Urban Landscape)为认识多元风貌街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路径[3-9]。201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3,7,8](以下简称《建议书》),《建议书》开篇即强调“历史性城市景观方法作为一种保存遗产和管理历史名城的创新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并承认建议书是对现有国际性准则的“补充和拓展”,明确说明“《建议书》为在城市大背景下识别、保护和管理历史区域提出了一种景观方法。” 正如建议书的定义所述,历史性城市景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historic layering)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建议书》作为国际性准则文件,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理解。笔者分析了《建议书》文本并综合相关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重要启示。

2.1 承认城市具有“层层积淀”的特征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核心认识,是客观看待城市“层层积淀”这一动态过程并承认其蕴含的价值。这和国际遗产保护领域中主要反映传统城市特征的“历史城市”、“历史中心区”,以及集中体现某一时期风貌的 “历史地段”有着明显的不同。认识是保护的基础,有了这个认识,再来审视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复杂现状,会引发我们新的思考。如果说层层积淀的城市不同于整体统一的历史城市,是多样的、丰富的,是动态演变的结果[4],那么多元风貌街区就可以看作是这类城市的一个缩影和片段,其存在就有了典型性。而保护的关注点,也应当从关注特定历史阶段的遗产扩展到历史过程、集体记忆、多样性等内容。

2.2 认识到遗产及其更广泛背景的关联性

如《建议书》所述,“更广泛的背景主要包括遗址的地形、地貌、水文和自然特征;其建成环境,不论是历史上的还是当代的;其地上地下的基础设施;其空地和花园、其土地使用模式和空间安排;感觉和视觉联系;以及城市结构的所有其他要素。背景还包括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做法和价值观、经济进程以及与多样性和特性有关的遗产的无形方面。”这一描述蕴含着对于遗产及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整体性的关注。基于这一认识的拓展,有学者提出“我理解这个状态不是随意的,不是各种各样遗产的随意堆砌,而是有结构的,有系统的,是强调系统要素内在‘关联性’的。[5]”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和保护的,不仅仅是孤立的建筑、建筑群,而是遗产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形成的具有相互关联作用的“整体”。

2.3 强调当代干预对空间价值的提升

认识到层层积淀之后的城市是动态和多样的,《建议书》提出,“历史性城市景观方法旨在维持人类环境的质量,在承认其动态性质的同时提高城市空间的生产效用和可持续利用”,“它提供了一种手段,用于管理自然和社会方面的转变,确保当代干预行动与历史背景下的遗产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有学者称历史性城市景观是一种更新后的遗产管理方法,寻求的是在所有的当代城市中,历史街区和新城、城市保护和城市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重新构建[6]。如何重新构建?当代建筑、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的改善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历史性城市景观提供的层积视角、遗产和广泛背景的关联视角、强调当代干预对空间价值提升的视角为我们思考多元风貌街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为多元风貌街区本身就是“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典型样本。

3 多元风貌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

一般来说,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是“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首先应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反对拆真建假,保护好现存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确保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不受到人为破坏和自然损毁;其次应保护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应保留其建筑风貌,同时也要保护街区的空间格局和环境;第三应维持社会生活的延续性,应保持一定比例的原住民,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延续生活,保持街区活力。这几条原则是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真实性”、“整体性”和“可持续利用”原则在街区层面的具体落实。

应对与具有“层积”演变和风貌肌理“拼贴”特征的多元风貌街区,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上述三条原则的内涵还应当有以下扩展(见图3)。

3.1 真实性:保护“层积”后的真实遗存

多元风貌街区的最大特征,是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存、风貌、肌理层积形成,其结果是风貌的拼贴、肌理的拼贴。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视角正视并承认这种多元性存在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构成多元风貌的各个时期的遗存,均应当客观看待并予以合理保护,不应恢复至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如太原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中,保留了清代民居、民国独栋住宅、建国后行列式居住小区等不同的肌理。这和建筑遗产保护和修复中整体地看待和认识历经漫长历史年代的古迹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尊重不同历史时期遗存的观念是一致的。真实不是某一个特定时期的状态,而是历史过程和层积结果的真实,这是保护多元风貌街区的认识基础。

3.2 完整性:保护遗存的关联性要素

前面讲到,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关注各时期与历史遗存相关联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要素的整体保护。多元风貌街区所反映的是多个历史阶段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每个历史时期遗存及其关联性要素构成的整体,以建成环境的形式为我们呈现出特定历史阶段的风貌、肌理和功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所以研究其形成过程,将遗产及各个时期相关的关联性要素整体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有学者在历史城镇保护研究中称这种关联性研究方法“重新定义了历史城镇保护的‘整体性’原则”,“是深入到社会、经济、空间的意义上发掘要素之间的联系,为历史文化积淀提供一个结构性的表述。”[5]这一表述对于街区保护同样适用。

3.3 延续性:积极更新促进城市提质

强调城市动态性、当代干预,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方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对于多元风貌街区而言,除了改善设施延续生活外,如何顺应街区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面向街区未来发展进行积极主动的更新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注意到,在城市品质提升的新要求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了更广泛的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历史街巷的保护整治工作。例如,北京市2017年开展了178条主要大街、1005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旨在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进而实现老城复兴。可以说,更加主动积极的保护更新是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应有之义,也是当前我国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

4 多元风貌历史街区的保护方法——以九江庾亮南路街区为例

九江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九江浔阳古城东南,是九江古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多元风貌历史街区的保护原则,结合该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实践,提出以下保护方法要点[10]。

4.1 解析历史层积过程,科学判定街区价值

为了更好认识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必要对街区的历史层积过程进行分析。我们注意到,庾亮南路的多元风貌是多个历史时期建设活动层积的结果(见图4)。

近代九江开埠(1861年)前,街区内因地形多丘陵起伏,仅建有能仁寺(含大胜塔)这一重要寺院,周边为菜地和荒地。从明代历史地图可见,能仁寺和大胜塔均是开埠前古城内的重要标志⑥(见图4左图)。九江开埠后,一方面于古城西门外划定英租界,另一方面因街区内现状建设少、地势较高、环境宜人,外国传教士在此大量购买土地修建教堂、学校、医院和少量住宅,街区逐渐成为九江城区教会医院和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新中国建立后,原有教堂、教会医院、学校等被人民政府接管,继续发挥历史功能。由于街区区位优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且尚有较多空地,九江行署入驻九江修道院,并在周边集中修建了行署大院住宅小区、附属车队等。街区内的中国传统风貌建筑、近代西式风貌建筑、建国后居住建筑就是上述三个历史阶段的见证。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充分尊重三个阶段的发展历史和街区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地位,从格局视角、功能视角、风貌视角提出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九江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和古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江城市近代转型的重要承载地;九江历史城区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典型代表。上述历史分析和价值判定成为街区各项保护措施制定的基础。

4.2 延续街区基本功能,重点激活文化活力

从历史功能演变来看,街区内现有的教育、医疗、宗教、居住功能是历史功能的有机延续,是街区发展形成的基础,也是街区职能的载体和特色的体现。因此,规划首先将延续街区内宗教文化、教育医疗及特色居住等功能作为街区未来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同时,针对现状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要求上述用地应以品质优化为主,原则上不扩大医院床位数、学校办学规模,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在新城区建设分院、分校,缓解街区的现实压力。在此基础上,规划利用有条件改造和更新的地段,增加了多处小规模开放空间和文化展示空间,旨在激活街区的文化活力。其中,重点在街区中心通过局部的拆除改造和空间的整合利用,形成整个街区公共活动和文化展示中心(见图10)。

4.3 构建多要素保护体系,整体保护院落格局

为了整体保护街区内的各类遗产,规划制定了适合庾亮南路街区风貌特色的保护内容框架(见图5、图6)。首先按照分类保护的思路,确定了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重要开放空间、古树名木、地形变化等保护要素,明确了保护要求。其中,考虑到西式建筑群组布局的特点,规划将开放空间纳入了保护对象,保持建筑和空间的现有关系。同时,注意到历史上学校医院建筑择高地建造的特点,规划要求保持台地、陡坎、坡道等地形变化。这事实上都是对遗产及其关联的空间环境要素的保护。同时,街区以功能院落为单元、各自自成体系的格局特征明显,如能仁寺、修道院、同文中学、第一人民医院、行署大院等。这些院落内由文物古迹、开放空间、古树名木、地形变化构成的整体格局风貌分别体现了街区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风貌和格局特色(见表1),是需要整体保护和延续的。为了加强院落的整体保护和建设引导,规划还编制了上述地块的更新导则(见图7)。

4.4 分片强化风貌特色,简装修补沿街立面

近年来,各学校、医院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增建、扩建,开始出现高层建筑和大体量建筑,上述三个阶段的历史风貌被新的建筑分割,呈现出今天所见多元风貌拼贴、破碎的状态(见图1)。为了整体改善风貌现状,规划提出分片强化风貌特色的总体策略。将上述院落划分为传统风貌区、近代西式建筑风貌区、建国后时代特色风貌区三片风貌集中区(见表1),要求每个片区突出各自的风貌特色。例如:建国后时代特色风貌要求保持现有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整体格局,建筑整治、改造、新建宜采用红瓦或褐色坡屋顶、红砖或淡暖色墙面,并突出混凝土装饰构件等特色要素。

在沿街立面整治的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过度“穿衣戴帽”整治方式对整体风貌和历史环境的损害,规划对现有街道风貌整治方案(见图8左图)提出了“简装”修补建议。规划首先明确街道风貌应与邻近的近代西式风貌协调,总结提炼青砖或淡灰色为主色调并应用到首层立面整治中。首层以上建议以墙面清理和室外设施整理为主,要求统一空调外挂机位置,逐步拆除搭建的防晒篷、晾衣杆(见图8右图)。通过实施后的效果来看,简装修补后的沿街立面较好融入了街区整体风貌,成为文物古迹的协调背景(见图9)。

4.5 织补公共空间网络,共享共治多元遗产

前面讲到,街区中心是未来文化展示的中心,也是近期更新提质、串联遗产的重点区域。从现状来看,能仁寺、修道院、市政府车队、中心绿地、儒励女中旧址等文物和院落,拼贴形成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地区。但由于现代建筑的遮挡分割,目前各遗产及院落均处于封闭、割裂的状态。在这种前提下,规划提出通过拆除少量的建筑,建设小型的开放空间,织补串联各个文物古迹之间的公共空间,形成街区中心开放连通的展示网络(见图10)。由于中心片区在用地产权上分属于不同的产权单位,目前很多历史文化资源如儒励女中、修道院并未对外开放。为了实现历史文化的整体展示和各功能片区的互通互联,建议由浔阳区或甘棠街道牵头,联合能仁寺、修道院、第二中学,建立庾亮南路街区中心历史文化展示联盟,形成共享共治的协调机制。

除上述要点外,规划还对街区的道路交通优化、基础设施改善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篇幅关系,不多赘述。

5 结语

和常见的历史街区相比,多元风貌历史街区有其特殊性。而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视角来看,多元风貌的城市地区应该是很多历史城市的常态。因此,多元风貌街区的保护原则和规划策略,不仅仅适用于历史街区,还适用于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多元风貌历史地段、多元风貌老城区、多元风貌旧城区等。从这个角度看,题目本身更具普遍意义,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实践和总结。

注释:

①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用五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要求。同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对全国设市城市和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划定工作。这项工作简称为“五年划定”工作。

②1986年,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的通知》中提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各省、自治区、市可根据他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核定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城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④《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规定: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指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

⑤当时翻译为“城市历史景观”,国内对这一术语目前尚无统一的翻译。本文采用国内学术界采用较多的“历史性城市景观”,也有学者翻译为“历史性城镇景观”。

⑥能仁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3年),旧名“承天院”,宋徽宗赐名“能仁禅寺”,是九江市内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佛教寺院,是江西省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大胜塔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初为佛舍利塔,历经若干次重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改建为楼阁式塔。

猜你喜欢

历史性风貌遗产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包裹的一切
遗产怎么分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千万遗产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新谢泼德火箭:历史性的垂直软着陆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