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异常的疗效分析

2019-04-10孙昌泉赵勇周义彬薛晓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6期
关键词:血脂异常肠道菌群瑞舒伐他汀

孙昌泉 赵勇 周义彬 薛晓姣

【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共纳入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诊治的血脂异常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9.21,4.01,3.33;对照组t=8.07,7.58,9.12;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t=9.01,8.90;P<0.05),而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9.25,9.02,8.90,P<0.05),HDL-C水平顯著高于对照组(t=9.7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较对照组(78.8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8,P=0.02);两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数量较前明显上升(观察组:t=2.64,7.58;对照组:t=2.30,2.02;P<0.05),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下降(观察组:t=2.43;对照组t=1.71;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t=2.26,2.87,2.26;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显著,同时可减少相关副作用。

【关键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瑞舒伐他汀;血脂异常;肠道菌群;疗效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6-0564-04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9.06.026

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降低的脂代谢紊乱【1】。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升高【2】。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易感因素【3】。故有效调节血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4】。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其可通过影响体脂肪含量、炎症反应、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对机体脂代谢造成一定影响【5】。本研究通过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血脂异常,探究其降血脂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经上海市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诊治的血脂异常患者104例,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6】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TC≥5.2mmol/L;LDL-C≥3.12mmol/L;TG≥1.7mmol/L。排除标准:合并冠心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急性脑血管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肠道疾病;治疗期间接受其他调节血脂药物治疗;参与本次研究前使用过类似药物治疗,导致无法判定疗效者;继发性血脂异常;对研究中所使用药物过敏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65~78岁,平均(69.47±11.56)岁,病程7~68个月,平均病程(4.89±1.87)年,体质量指数(25.76±2.85)kg/m2;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3~.81岁,平均(69.52±11.59)岁,病程9~69个月,平均(4.90±1.89)年,体质量指数(25.74±2.86)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购于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03,规格:10mg)口服治疗,10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购于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规格:0.21g)口服治疗,0.63g/次,2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

1.2.1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mL,采用东芝-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HDL-C、LDL-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神经系统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生活被动等,严重者会导致精神抑郁症;周围神经异常比较罕见,主要表现为四肢轻触痛、肢端麻木等【7】)、肌痛、皮疹、无力、口干、胃肠道症状(恶心、腹痛腹胀、呕吐、食欲下降等【7】)和肝功能异常(用药后由药物引起的ALT短暂升高)肾功能异常【用苦味酸法检测血浆肌酐,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等。

1.2.2 肠道菌群检测: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的肠道菌群指标。(1)采样:将无菌条件下获得的新鲜粪便(约5g)迅速置入厌氧罐内送检;(2)培养基:酵母菌和肠球菌属于需氧型细菌,使用SB和EC培养基;(3)检测方法:采用日本光冈法检测,并应用细菌三级鉴定法将细菌鉴定到属的水平,379C培养72h后,计算菌群数量(CFU/g),菌落数据结果以对数方式表示。

1.2.3 疗效评定标准【6】:临床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TC值降低>20%,TG值降低>40%,LDL-C值降低>20%,HDL-C值升高.>0.26mmol/L,达到以上任意一项;有效:10%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計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变化: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_上升,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血脂异常作为一种全身性脂代谢紊乱疾病,可由多个遗传基因缺陷、进食过量、饮食饱和脂肪酸过高、吸烟、运动量少、肥胖、某些药物等引起,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8】。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抑制人体TC生物合成,从而发挥其降血脂作用。除此之外,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炎性反应,减轻血管重塑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在临床中广泛使用【9】。

瑞舒伐他汀属于化学全合成的第3代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新型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药效强、肝脏选择性好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10】。但是血脂异常发病机制的复杂提示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并不能完全控制住血脂水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肠道内不仅起着生物屏障作用,还可参与人体代谢、免疫等多种功能性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通过促进胆固醇的蓄积、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肠道内乃至全身的慢性低水平炎症反应而致脂肪过度积累引起肥胖,而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1】。在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上已明确,胆固醇来源、去路都与肠道相关:外源性食物中的胆固醇约40%由小肠吸收;内源性胆固醇在肝和小肠合成,在合成过程中受HMC-COA还原酶催化,并构成细胞膜、生成类固醉激素、维生素D、胆酸盐,储存于组织;未被吸收的胆固醇在小肠下端转化为类固醇随粪便排出:排入肠腔的胆固醇和胆酸盐可再吸收经肠肝循环回收入肝再利用。TG的来源也与肠道相关:外源性TG从肠道吸收,内源性TG主要由小肠和肝合成【1】。所以用益生菌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值得临床研究。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作为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主要由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粪肠球菌浓缩组成,其中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可产生结合胆汁酸水解酶,从而促进肝脏利用胆固醇合成胆汁酸,达到降脂作用【12】。LDL-C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种蛋白质,主要负责将胆固醇运送至周围组织,其水平的升高是心血管疾病重要诱发因素;HDL-C可提供载脂蛋白c和胆固醇脂,激活脂蛋白酶,减轻血脂异常的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13】。本研究通过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血脂异常,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这与朱玲军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认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的机制可能与纠正肠道菌群失调,阻碍致病菌的粘附定植,加快胆固醇转化等产生协同调脂效应有关。有研究表明,益生菌降低血脂的机制可能与其可产生胆盐水解酶并促进胆汁酸排泄有关【15】。血脂异常时,肠道微生态菌群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导致其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的数量则相对增多【16】。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_上升,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调节肠道菌群分布,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胃肠功能更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亦说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较为安全,未发生明显肝功能损伤等调脂药物引起的重要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存在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等不足,临床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

参考文献

【1】王鑫,崔向丽,王诗卉,等.高脂血症患者个体化用药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1 ):1192-1194,1210.

【2】罗建华,毛新春.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7):35-36.

【3】Tietge UJ. Hyperlipidemi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inflammation,dyslipidemia,and atherosclerosis【J】. Curr Opin Lipidol,2014,25(1 ):94-95.

【4】Pitt B,LoscalzoJ,Monyak J,et al. Comparison of lipid-modifying efficacyof rosuvastatin versus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from the LUNAR study)X【J】. Am J Cardiol,2012,109(9 ):1239-1246.

【5】Henao-Mejia J,Elinav E,Jin C,et al. Inflammasome-mediated dysbiosisregulates progression of NAFLD and obesityL【J】. Nature,2012,482(7384 ):179-185.

【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10 ):833-853.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2015.

【8】Iwashima Y,Horio T,Kamide K,et al . Additive interaction of metabolicsyndrom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cardiac hypertrophy,and risk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hypertension【J】. Am J Hypertens,2010,23(3):290-298.

【9】Perez AC,Jhund P,Preiss D,et al. Effect of rosuvastatin on fatigue in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2013,61(10):1121-1122.

【10】Belal F,Ibrahim F,Khedr A,et al. Stability indicating TLC method forthe determination of rosuvastatin and identificationof some degradation prod-ucts using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pectrometryL【J】. J Liq ChromatogrRT,2014,37(8 ):1114-1132.

【11】解傲,袁杰利.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2):102-104.

【12】熊静芳,傅国胜.高脂血症患者肠道优势菌群与血清脂质水平相关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11 ):1282-1285.

【13】缪育新,金标,白伟利.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学杂志,2015,27(2):187-189.

【14】侏玲军,项美香.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及肠道菌群水平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10):1175-1177.

【15】Huang Y,Wang X,WangJ,et al.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rains as potential probiotic cultures with cholesterol-lowering activityL【J】. J Dairy Sci,2013,96(5 ):2746-2753.

【16】李超,崔立红.高脂血症、高脂饮食与肠道菌群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4):1273-1277.

(收稿日期:2019-1-18)

猜你喜欢

血脂异常肠道菌群瑞舒伐他汀
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及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关系
高铅血症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变化研究
社区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干预模式
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人唾液中7种短链脂肪酸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大鼠肠道菌群对芍药苷体外代谢转化的研究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老年血脂异常112例血脂达标情况分析
北京八角社区成人血脂异常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