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与拓新:美国移民电影《布鲁克林》叙事

2019-04-10朱敏

电影评介 2019年22期
关键词:艾丽丝布鲁克林爱尔兰

朱敏

电影《布鲁克林》改编自爱尔兰小说家科尔姆·托宾的同名小说。影片背景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爱尔兰国内情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爱尔兰人民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谋求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次次反抗斗争屡遭失败,当时又遭遇了少有的大饥荒,自此掀起了爱尔兰历史上空前的海外移民浪潮,至20世纪50年代,大量人口外流,经济发展滞后,许多像女主人公艾丽丝这样的青年都面临着待业的窘境。艾丽丝·莱西出生于爱尔兰的恩尼斯柯西小镇,父亲早逝,与母亲、姐姐一起生活,尽管她渴望像姐姐罗斯那样成为一名办公室职员,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却因为大环境的萧条而只能在镇上屈身于尖酸刻薄的凯莉夫人所开的杂货店,既没有实现自我提升的渠道,也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在姐姐罗斯的帮助下,她获得神父资助,远赴美国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作为一部以移民题材为背景的电影,《布鲁克林》成功塑造了艾丽丝这样一个积极正面、坚定聪慧的移民女性形象,同时,全片在以艾丽丝为视角的影像呈现中探索了消费主义下移民电影的叙事新模式。

一、个人小情爱与移民大叙事的消解

移民电影的特点是将移民纳入到电影语言的叙事中,从而完成对移民影像的记录。需要强调的是,移民电影是一种题材的选择,并无本质化的主题内涵[1],类型电影是指“按照不同的类型(或者样式)的规定制作出来的影片”[2],因此,移民电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电影,但由于大多数移民电影具有相似的叙事模式、人物塑造和基本的主题,移民电影趋同于类型电影,只是每个国家类型化程度有所不同。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移民国家,反映移民生活、心路历程的影片早已成为好莱坞电影市场的重要部分,并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这些影片相同的创作策略体现在:首先,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上,区别于老式移民电影中对移民负面形象的塑造,21新世纪以来的移民电影移民形象区分度明晰化,主要呈现为三大类不同的移民形象,“救赎者”“驱逐者”“混血儿”,导演在影片中或让他们在与本地非移民的交往中扮演着救赎者的角色,或呈现他们在多元文化穿梭中对文化的“驱逐”和身上的“混血”特征,前者如2007年拍摄的《人生访客》,讲述了生活如一潭死水般的Walter在与两个陌生而热情的移民相识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故事;后者如华裔导演王颖作品《喜福会》中两对华裔母女间的文化冲突和融合。其次,两种叙事模式并存,分别是镶嵌在本国非移民生活和情感故事中的“他者”叙事,及素描呈现移民生存图景和心理遭遇的“主体叙事”,这是把移民纳入电影语言中经典恰当的两条路径;最后,这些电影都关注底层和边缘另类移民,如近年来上映的《月光男孩》中关于种族、同性恋的探讨。

《布鲁克林》以爱尔兰移民为背景,虽然制片人在影片的爱尔兰元素上煞费苦心(该片的主创人员几乎都启用爱尔兰裔,特别是女主角西尔莎·罗南也是一个和主人公艾丽丝有着类似漂泊经历的爱尔兰姑娘),但深究其故事内核,这其实还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美式电影,该片的发行公司,福斯探照灯公司是美国福克斯集团下专注于非主流低成本小片的子公司,大部分影片在保持独立电影艺术性的同时也能兼顾市场效应,如《黑天鹅》《朱诺》《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等。《布鲁克林》延续了该公司一贯的奥斯卡水准,在主题处理上,导演把移民“大”主题与个人“小”情爱结合,通过此种方式把关于文化的、未来的抉择置换成爱情中两位男士间的选择,把割舍的阵痛消解成爱情的隐痛。“影片是一部老式浪漫史,被巧妙地放在一个移民故事的框架里,不追赶潮流。相反地,它注入了令人疼痛的真诚,与深思沉淀的永恒。”“影片尽管把操作台从按键式升级成了双手按键式,仍然是在编织着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却几乎让观众无法抗拒。”[3]许多关于本片的评论都注意到导演在处理这一主题时的高明之处。这种处理方式体现在影片中,是故事在空间、感情、人物等多方面的二元对立模式:故事的发生地在布鲁克林与恩尼斯柯西小镇之间切换,与之相对应的两种生活方式是女主角在布鲁克林邂逅的恋人托尼和在家乡小镇的追求者吉姆,托尼代表的是在异国他乡奋力拼搏的生活,吉姆代表的是在家乡小镇安逸舒适的生活。在色彩和光影的处理上,恩尼柯西小镇的色彩偏向柔和的暗色,布鲁克林的色彩偏向明媚的艳色,构图上也多用对称美学,呼应片中的二元对立。观众跟随艾丽丝的视角在两种对立中穿梭,见证着她在两种对立中做出一个选择,选择其中某一个人,即选择了以之为代表的文化与生活。

个人小情爱与移民大主题的消解融合,或者说在宏大背景下呈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特别是男才女貌的爱情故事,是好莱坞电影对宏大主题处理最常用也是最成功的手段。同样是以爱尔兰移民美国为题材,1992年拍摄的影片《大地雄心》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方式,虽然本片在规模和制作上都更大一些。影片的背景设定在19世纪的爱尔兰,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爱尔兰佃户青年约瑟遭遇丧父之痛,在为父寻仇的过程中与地主之女夏莲(妮可·基德曼饰演)相识并结伴逃往美国,在那个只要赛马圈地便可获取个人土地的时代,约瑟倾囊购马,与麦莲策马奔驰,在奋斗的过程中暗生情愫,最终收获美好的爱情、渴求的土地和美好的家园。约瑟和夏莲的恋爱史与两人在异国他乡的拓荒史相互重合,在两人的相识相恋中书写了一部壮阔的移民拓荒史。

通过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制片方输出贩卖的还是好莱坞电影的价值观——“美国梦”。历史学家詹姆斯·亚当斯在《美国史诗》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美国梦”这一词,“美国梦就是让我们各阶层的公民都能过上更美好、更富足和更幸福的生活,这是迄今为止我们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这种梦想从一开始就存在。自从我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以来,每一代人都见证了普通民众为拯救实现这个梦想而工作的不懈努力。”[4]美国人甚至认为“美国梦”不应只是美国的梦,也应该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全人类的“梦”,好莱坞电影为之价值观的输出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影片中,美国、布鲁克林始终是拥有光明前景的代名词,因姐姐去世,艾丽丝从美国返回家乡小镇,此次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待遇。影片向觀众阐明的是:仿佛去了一趟美国,艾丽丝身价倍增了,事实也的确如此。艾丽丝在美国拥有了体面的百货公司销售工作,虽然这不是她最终的目标,但足以给她尊严和基本的物质生活,这份工作锻炼了她的个人交往能力,也攒够了她去大学夜校学习会计知识的费用,美国确确实实扮演着梦想实现之地的角色。这些诱人的现实让她陷入了两难境地难以抉择,影片的最后,她还是毅然决然远赴他乡。每一个观众都会相信,艾丽丝在美国的未来必定是光明和坦荡的,她和托尼将亲手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的转向

移民形象因其自身特质的共通性和复杂性而减少了塑造的难度,但却陷入了程式化的桎梏。新世纪以来的移民电影,移民形象区分度明晰化,主要呈现为三大类:“救赎者”“驱逐者”“混血儿”。随着移民在居住国逐步获得合法地位和相应权利,移民群体的影响力日渐扩大,电影中的移民开始从过去的被遮蔽、丑化转变为积极的正面的形象,“救赎者”形象正是对电影中传统移民形象的矫正和补救;而所谓“驱逐者”和“混血儿”形象,是电影工作者以更客观、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和呈现移民和他们的后代在异国文化土壤中的挣扎与蜕变。

移民女性是移民电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是无论是在何种语言的电影中,女性多以“悲情”形象居多,在异国他乡的“他者”体系中,她们的生存困境、身份认同等诸多方面会遭遇更大的挑战。2010年拍摄的德国影片《当我们离开》,讲述了移民德国的土耳其女子经历离婚、失去亲生儿子、惨遭家人抛弃、最后走向死亡的故事;2013年的美国影片《移民》讲述了一个来自波兰的移民女性艾娃,在遭遇极度贫困和姐妹生命垂危的双重打击后,最终沦为失去信仰、出卖肉体苟且偷生的妓女。在陌生的文化环境和男权社会秩序的压制下,女性一方面表现出原生文化的难以割离,一方面又要在新的文化中解构、重构自我,展现出反叛强势的力量。在华语电影中,2015年在香港上映的影片《踏雪寻梅》,塑造的也是一个极具悲情性的移民女性形象。王佳梅在内地出生,年幼时随母改嫁香港,说是改嫁,其实只是母亲为了获得香港公民身份的委曲求全。王佳梅既不能彻底融入香港文化中寻找到身份的认同和情感的归宿,也无法回到内地父亲身边生活,最终走向堕落和毁灭。

与传统的移民女性形象相比,《布鲁克林》中塑造的艾丽丝这一形象更显温情和幸运。导演弱化了故事的背景元素,回避了重大的时代问题,注重凸显艾丽丝个人的自我追求和觉醒。首先是艾丽丝的移民动机,她准备去美国发展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我提升的需求,无关乎养家糊口、补贴家用等,影片在开头简单介绍了艾丽丝家庭的大致情况,这虽然不是一个富裕之家,但还是拥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而她到达美国后没有过多的经济压力也说明了这一点;《移民》中艾娃姐妹的移民动机则沉重和悲惨,姐妹俩一直与贫困作抗争,她们去繁华的纽约淘金,希望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艾丽丝去美国的目的在影片中有明确的表达,她希望学到会计知识,像姐姐那样成为一名办公室白领;艾娃的目的则是空洞的、迷茫的,是为了“幸福”。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艾丽丝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艾娃的需求还处于金字塔底端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其他大多数移民电影的女性境地和遭遇与艾娃如出一辙。其次是移民的方式和移民后的生活,过往影片中较多非法移民,艾娃到达美国后经常躲避移民局的追踪;艾丽丝则是在神父的资助下拿到了签证的合法移民。当她到达美国后,神父为她安排好了住宿和工作,不久之后还结识了意大利裔男孩托尼,开始了一段浪漫甜蜜的恋情。

好莱坞开始把移民视角中的女性需求从低级转向高级,这不得不说是移民电影的一种转向,或者说是消费主义下一种新策略的探索。长期以来,对移民生存境地和悲惨遭遇的关注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疲劳,呈现在影片中,因为始终聚焦于移民形象的低层次需求,而使得人物身上更多的优秀品质无法被刻画。对人物需求层次的突破为移民形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也正是《布鲁克林》在人物塑造方面对传统移民电影的一种超越,它打破了移民电影总是局限于移民在身份认同方面的桎梏,开始注意到移民的自我认同,影片中的艾丽丝除了具备传统正面移民形象的勤劳、善良、诚实等品質,还有着更鲜明和个性化的特征:艾丽丝是一个聪慧、大方、果敢的女性。在工作中面对上级的严苛要求和言语批评,她意识到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重要性并很快调整状态;神父为她报了布鲁克林大学的夜校班学习会计知识,她就全心投入,成为第一个通过考试的外地女孩;面对托尼的追求,她既不是闪闪躲躲,也不是借机玩弄,而是在认真确认自己对托尼的感情后也大方干脆地向托尼表白,以至于习惯了感情戏上兜兜转转的观众都难以置信恋情就这样开始了。最精彩的部分是她即将短暂离开美国回爱尔兰参加姐姐葬礼的前夜,为了向托尼表明自己的真心,她答应了托尼秘密结婚的请求,还主动把他带回自己的公寓,她始终占据着主动地位。移民在电影中不再是以弱者形象出现,尤其是移民女性形象,更不再是“弱者中的弱者”,她们拥有自我选择权、独立的人格、坚定的内心。她们不再只是搏取观众的眼泪和同情,而是让观众为她们的选择而喝彩和备受鼓舞。

三、二元对立模式与视角固定化

美国和德国的移民电影在叙事的铺展上存在共性。第一,镶嵌在本国非移民生活和情感故事中的“他者”叙事,故事主要以本国非移民为视角,移民在故事中起到辅助和推动作用;第二,采用素描手法呈现移民生存图景和心理遭遇的主体叙事,从移民的角度讲述移民在社会的艰辛历程,从历史回顾现实生存,从社会压力到情感冲突,电影可以围绕移民家庭展开,也可以围绕移民群体或个人展开,带有较强的纪实性。如2012年上映的影片《公民》,Ibrahim渴望逃离在中东的不幸生活,一次偶然机会使他有机会成了美国公民,全片正是围绕他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在美国的种种遭遇展开,以此反映伊斯兰移民群体在美国的境地。《布鲁克林》的叙事方式很显然是后者,影片从头到尾始终以艾丽丝的视角展开,叙述了她在家乡、在美国的见闻和经历,其中不乏悲伤、心痛、迷茫,也交织着发自心底的开心和幸福。《布鲁克林》在叙事铺展上与其他移民电影相比的特色体现在:首先是前文分析提到的二元对立模式。这种对立也体现在影片的叙事方式上,几乎没有哪部移民电影像这样在故乡和移居国之间用同等的篇幅去叙述,在故乡的日子要么被潦草带过,要么避之不提。在《布鲁克林》中,主人公在爱尔兰小镇的生活状况被详细地向观众呈现,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美丽的爱尔兰风光和传统的风土人情,宁静、惬意、温暖的氛围丝毫不逊于美国大都市的繁华和富有。这样的叙述方式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打破了观众对移民电影一贯的苦情、悲惨基调的认知,使得移民在选择前和选择后的矛盾心理得到了重视,“打拼”“磨难”等关键词被“选择”所取代,而主人公艾丽丝正是在离乡、返乡、再离乡的框架中构建了自我认同。

其次是叙述视角的固定。本片虽然牵涉人物不少,但是叙述视角牢牢固定在艾丽丝身上,艾丽丝所知所感的信息即是观众所能掌握的全部信息。在以往的电影中,那些为了素描呈现移民生存图景的叙事多选择全知视角或者多视角,如《大地雄心》《移民》等;而《布鲁克林》选用艾丽丝这一单一固定的主人公视角来取代全知全能上帝视角的俯瞰姿态,以片中艾丽丝与母亲关系的呈现为例,在影片中莱西夫人作为艾丽丝生命中最重要的母亲角色,导演为她安排的镜头却少之又少,而她的每次出场是随着艾丽丝的视角而出现的。影片中其他人物也是如此,艾丽丝的行踪决定着他们的出场时间。影片一开始,导演就直接由女主角讲述要远赴异乡的事实,然而在餐桌上,母亲对于艾丽丝的这一重大决定则是镇定和理性的,较少传统母女关系中对子女的不舍和担忧,特别是和姐姐罗斯事无巨细的关心相比,则更显母女亲情的淡漠,这是典型的艾丽丝视角中的母亲,事实上,母亲对子女的远走真的是毫无波动的吗,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在艾丽丝因为姐姐离世而返回家乡时,母亲想方设法的挽留说明了她既想尊重孩子的选择又渴望孩子留在身边的矛盾心理。在影片中,母亲的不舍与挽留,托尼对艾丽丝萌生的爱意等重要情感线索都从艾丽丝的视角,以一种平淡的、隐忍的、舒缓的节奏娓娓道来。

结语

总的来说,《布鲁克林》多角度呈现了对传统移民电影的继承与超越。较之传统移民电影把目光聚焦于移民女性的低层次需求上,本片则更多着墨于艾丽丝的高层次需求,塑造了一个追求身份认同、自我認同的女性形象;较之传统影片中素描呈现移民生存图景的叙事方式,本片采用了视角的固定、二元对立模式等多种策略,使得观众和移民群体都眼前一亮。但影片在主题的处理上还是采用了典型的好莱坞模式——移民叙事与爱情片的结合,以此兼顾影片在商业与艺术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崔军.新世纪的欧美移民电影史[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

[2]艺术电影词典[ 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5.

[3]引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布鲁克林/16849677.

[4]Jim Cullen.The American Dream: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that Ahaped a Nation[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4.

【作者简介】  朱 敏,女,湖北沙市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编号:LX201414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艾丽丝布鲁克林爱尔兰
布鲁克林成长记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哥特元素探析
鬼斧神工!爱尔兰巨人之路
燕南飞
爱尔兰睡眠学会
布鲁克林高地顶楼住宅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爱尔兰:小岛屿,大乐趣
爱尔兰巨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