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9-04-10念峰
念 峰
(福州市中医院,福建 福州3504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全球范围内高发脑血管疾病,近年我国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其患病率显著升高[1]。ACI 病机复杂,且起病突然、进展快,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在迅速恢复脑组织血供基础上常联合脑保护、神经营养药物,以最大程度恢复损伤神经组织,改善预后。巴曲酶具有类凝血激酶样作用,能分解血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粘度,改善机体微循环[2];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是一种促神经细胞功能损伤修复药物,二者均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脊髓损伤疾病,但联合应用于ACI 效果如何,临床尚缺乏大量数据支持。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巴曲酶联合对ACI 患者NIHSS 评分、生活质量的影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7年8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ACI 患者120 例,按治疗方案分试验组(n=60)、参照组(n=60)。试验组男32 例,女28 例,年龄43-64 岁,平均年龄(53.52±4.22)岁,体质量指数17.6-27.5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54±1.66)kg/m2,发病部位:基底节区19 例,脑干15 例,小脑12 例,大脑半球脑叶14 例;参照组男31 例,女29 例,年龄43-65 岁,平均年龄(54.05±4.19)岁,体质量指数17.6-27.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61±1.63)kg/m2,发病部位:基底节区20 例,脑干16 例,小脑13 例,大脑半球脑叶11 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发病部位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脑CT 诊断确诊;首次发病;入组前未接受抗凝、溶栓治疗;家属、患者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有心脑血管疾病史;行外科术治疗者;精神异常者;过敏体质者。
1.3 方 法
均予以调脂、抗凝、改善微循环、降压、脑保护等综合治疗。(1)参照组予以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4)治疗,首次剂量10BU+生理盐水250mL,静滴1h 以上,后2 次各5BU+生理盐水250mL,静滴1h 以上,隔日1 次,共给药3 次。(2)试验组予以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02)联合巴曲酶治疗,巴曲酶同参照组,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1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 次/d。均持续治疗7d,疗程结束后均口服拜阿斯匹林片,持续治疗1 个月观察效果。
1.4 疗效标准
以卒中量表(NIHSS)评估疗效。临床治愈:NIHSS 评分减少90%-100%,头痛、眩晕症状消失;显效:NIHSS 评分减少46%-89%,头痛、眩晕症状显著改善;有效:NIHSS 评分减少18%-45%,头痛、眩晕症状有缓解;无效:NIHSS 评分减少<18%。将有效、显效、临床治愈纳入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疗效。(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以NIHSS 评估神经功能,共42 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差;以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生活质量,共245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两组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以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徐州市百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测脑组织血供[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动脉指数(PI)]。(4)统计两组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较参照组81.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NIHSS、SS-QOL 评分治疗前两组NIHSS、SSQOL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NIHSS、SS-QOL 评分均改善,且试验组NIHSS 评分低于参照组,SS-QOL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脑组织血供治疗前两组MCA、PI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两组MCA、PI均改善,且试验组MCA 较参照组高,PI 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试验组恶心1 例,胃痛1 例,头晕加重1 例;参照组呕吐1 例,头晕加重1 例。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3/60)与参照组3.33%(2/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 论
ACI 发病后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损伤、凋亡是致神经功能缺损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恢复半暗带血供是恢复神经细胞可逆性损伤、保护脑功能的关键。
表1 比较两组疗效[n(%)]
表2 两组NIHSS、SS-QOL 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NIHSS、SS-QOL 评分对比(±s)
注: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tNIHSS=23.464,P<0.001,tSS-QOL=19.745,P<0.001;参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NIHSS=16.115,P<0.001,tSS-QOL=14.257,P<0.001。
组别例数(n)NIHSS SS-QOL试验组参照组t 值P 值60 60治疗前16.03±2.64 15.98±2.70 0.103 0.919治疗1 个月后6.71±1.58 9.70±1.35 11.145<0.001治疗前138.67±17.56 139.06±18.02 0.120 0.905治疗1 个月后203.45±18.37 186.54±18.46 5.030<0.001
表3 两组脑组织血供对比(±s)
表3 两组脑组织血供对比(±s)
注: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tMCA=22.911,P<0.001,tPI=9.018,P<0.001;参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MCA=11.445,P<0.001,tPI=5.466,P<0.001。
组别例数(n)MCA(cm/s) PI试验组参照组t 值P 值60 60治疗前12.98±5.64 13.02±5.49 0.039 0.969治疗1 个月后37.38±6.02 25.19±6.14 10.981<0.001治疗前0.89±0.22 0.90±0.23 0.243 0.808治疗1 个月后0.58±0.15 0.71±0.14 4.908<0.001
巴曲酶静滴可直接降解血内纤维蛋白原,同时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强化纤溶酶活性,继而实现溶栓目的,恢复半暗带血供[3]。但临床报道,ACI 后血管再通会引发半暗带再灌注损伤的缺血级联反应,增加神经细胞迟发性凋亡风险[4]。因此,临床在积极溶栓治疗基础上需加强再灌注损伤保护,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动物实验显示,脑缺血后提高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表达水平,有助于启动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可减轻再灌注损伤[5]。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系提取自猪脑的一种神经细胞功能损伤保护药物,为神经节苷脂的一种,其富含唾液酸,具有较强神经组织亲和力,能通过血脑屏障,刺激神经组织细胞自我修复。学者施列鸿[6]研究指出,巴曲酶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ACI 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出血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治疗1 个月后NIHSS 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ACI 患者神经功能,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脑缺血时会释放谷氨酸激活凋亡通路诱发神经继发性损伤,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具有促进神经突触形成、轴突再生长等重要生物功能,且参与神经发生、生长、分化等重要生理过程,同时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能抑制谷氨酸兴奋毒性,参与一系列凋亡相关细胞内外过程,刺激损伤神经修复或再生[7-8]。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1 个月后两组SS-QOL 评分、MCA、PI 均改善,且试验组PI 低于参照组,SS-QOL 评分、MCA 高于参照组(P<0.05)。MCA、PI 是临床常用脑组织血氧供给评估指标,临床报道,ACI 患者普遍存在MCA 降低,PI 升高情况,且异常程度与预后状况关系密切;SS-QOL 为ACI 专用生活质量评估指标,此类患者因伴脑神经功能缺损,致生活质量降低[9]。学者耿赤子等[10]研究显示,巴曲酶治疗ACI 疗效显著,且发病早期静滴能有效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在促进神经修复的同时,降低血粘度,改善脑组织血氧供给,对进一步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能显著改善脑组织血氧供给,可能是试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可知,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巴曲酶联合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ACI 患者神经功能及脑组织血供,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