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开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翅膀

2019-04-09叶毕玉孙继周

关键词:应用意识小学生策略

叶毕玉 孙继周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就是教师更应重视和探究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有意识观察和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在庞杂的问题情景中找到价值信息,分析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体验数学工具性。通过开发实践课程,搭建数学应用平台。拓展学生数学应用的视野,感受数学学科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56-02

牛津大学数学教授马库斯·杜·桑托伊在某次采访中提到,中国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无比优秀,但考试要求之外的东西知道得并不多,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断层。要让中国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客观审视当前的数学教育中,教师们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导教学有方法、有策略,学生呈现的学习结果良好,但对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认知不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意识亟待形成。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发展,就是目前教师应重视和探究的问题。结合日常教学实际,笔者谈谈个人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强化生活联系,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即培养学生主动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学生要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要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需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培养学生有意识观察和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根。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案例: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后,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购物情境,在课上和课后分别设计两个购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熟知的购物情境中发现数学现象,继而梳理出购物中会遇到的基本数学问题,再在模拟购物活动中,学会解决购物中遇到的基本问题,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技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建立了课堂上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的联系;紧接着,通过课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把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现实性。

2.引导学生从庞杂的生活情景中分析价值信息,培养分析、思考的能力。

教材上的提供的数学信息目标性强,都是价值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比如:红色气球有10个,蓝色气球有5个,红色气球比蓝色气球多几个?有些老师就总结成“多几个,少几个就用大数减小数”。红色气球数量是蓝色气球数量的几倍?则总结成“谁是谁的几倍就用大数除以小数”。大量的这种应用练习,学生就会认为,解决问题时凡是题目中出现的数学信息都得用上。这样学生就失去了信息判断和处理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后,可以再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寻找多种条件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关注和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抽象成数学问题,应用数学语言表达。

鼓励学生记录下每天家中发生的数学问题并写成数学日记。比如,可以记录爸爸每天出行开车前的里程数和回家后的里程数,算出每天车辆行驶的里程;可以记录妈妈每天买菜和食品的开支,对其中某种食物的购买情况根据记录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把现实生活中庞杂的数学信息先进行一次信息判断筛选,抽象成数学问题,再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这种数学现象。学生不再把课堂数学与生活数学割裂开来,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就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应用的意识。

二、建构数学模型,体验数学工具性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主要指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间的关系等,大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教学中,教师在考虑数学自身特点的同时,要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自己所遇到的许多同类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再应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

三、开发实践课程,搭建数学应用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方法解释现实的现象。比如,看到生活中没有拧紧水龙头,水一滴滴流下来的现象。有学生觉得这只是一滴一滴的水,并不会浪费太多。有的学生觉得聚少成多,肯定会浪费的。这时,老师以此问题背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滴水实验》,通过设计“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会浪费多少水?”的活动方案、让学生经历实验,记录1分钟或者1小时的漏水数据、再整理计算出1天的漏水量,最后推算出这个水龙头一年的漏水量。再将这些水量与日常生活用水的水量或与桶装水的水量作对比,学生惊讶的发现这一滴滴漏掉的水量竟然大的惊人,深刻的意识到拧紧水龙头这个小小的动作却是珍惜水资源的重要举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借助所学的乘法计算方法和时间单位以及体积单位等数学知识,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理有据地解释和说明了一滴一滴流失的水,也是极大的水资源浪费这一事实。

四、拓展应用视野,感受数学学科价值

通过介绍其他学科领域中简单有趣的数学应用事例等信息,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认知世界的兴趣。例如:爱踢球的人们也许会发现,很多核心球员选择的球衣号码是质数;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发现,质数关系到某个种群的生死存亡。有一种蝉生命周期为13年,与质数关系密切的。这些蝉大批的在地下潜伏整整12年之后,到第13年他们会在同一时刻一起钻出地面繁殖。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种应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课程,创造一切可以让学生“做”和“用”的条件,多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学、做中思,通过“做”获得“知”,运用“知”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身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应用之地、时时是应用之机”,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的学习价值,体验到应用数学的乐趣,从一点一滴去展开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孔企平,王尚志.《培養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数学教育学报》,2002年11期.

[2]《神奇的数学》,马库斯·杜·桑托伊(Marcus du Sautoy),图灵新知图书.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