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让单亲孩子健康成长

2019-04-09王莉

关键词: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王莉

【摘 要】在小学班级当中,单亲孩子往往是存在的,并且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亲孩子的人数也在逐年的递增。对于单亲孩子这一群体来说,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较,其更加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戒备心较重、逆反心理较强、存在早熟的现象等,需要班主任和教师更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力求借助家校共育这一策略的实施,来保障单亲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其的成长环境得到真正的完善和优化。

【关键词】家校共育;单亲孩子;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59-01

前言

与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较,单亲孩子这一群体往往具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其由于缺少家庭的关怀与温暖,容易出现感情淡薄、不愿意说实话等情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对其本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于这一情况,学校也应大力的实行好家园共育,使得孩子真切的感受到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温暖,使其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为其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基于家校共育,全面了解学生

在进行家校共育之前,首先学校要做到的就是,全方位的掌握单亲孩子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心理情况,对其的家庭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症下药,为家校共育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一名教育者,在面对单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想要的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家校共育,帮助单亲孩子解决诸多的心理问题等,为其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保障。

例如,部分教育者在了解单亲孩子情况的过程中,常常会选用一些片面的方式,比如找寻其他学生了解、查询学生的资料等,这样的方式缺乏全面性、真实性,往往是道听途说,并不具备可取性。而正确的做法则是家访,应真正的进入到学生的家庭中,切实的了解孩子的真正情况,并可以以单独谈话的方式来及时的掌握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对于孩子本身的隐私也不应去宣扬,而是要予以保护和尊重,真正的开展好这一环节,为后续家校共育的开展提供良好基础。

二、基于家校共育,构建联系平台

首先,建立网络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共育的开展也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这一方式具有着非常大的便捷性,是值得倡导的[1]。因此,学校就可以在家校间构建一些QQ群、微信群、运用“家校路路通”、手机短信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方便不分时间和地点的进行家校间的沟通,对一些错误的发生进行预先防范等,真正的展现出家校共育的优势,使得家校共育得到真正的实现。

其次,建立文字档案。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其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了便于对单亲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进行分析,学校也应针对单亲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建立专门的档案,并构建一个系统且长期的系统,同时,也可以以文字的方式来记载一些家校共育中的案例、方法、错误及纠正等,为家校共育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使得教育效果达到最佳。

三、基于家校共育,实行家长教育

单亲孩子由于家庭的缺失,其的教育必然也是缺失的,家庭的离异会给孩子这一方的监护人造成各个方面的压力,使其的行为、性格、情绪受到影响,使其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放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这样的影响势必也会对孩子有所波及。因此,在实行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以此来形成合力,使得教育效果达到预期[2]。

例如,学校应帮助家长们调整好情绪、思想认知等,不要将一些仇恨、矛盾灌输给孩子,以免带给孩子孤独、恐惧的心理,这样的行为是要及时制止的;另外,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应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规范,应亲身引导孩子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思想等,使其成为阳光、善良的孩子,使其走出父母离异的阴霾。

四、基于家校合作,注重心理教育

父母间的离异,对孩子的物质伤害是比较好解决的,如何才能真正的解决给孩子心灵上的伤害,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是几句话难以安慰的[3]。因此,针对于这一方面,学校也应实施好家校共育,对心理教育加以注重等,使得学生真正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学校除了自己要实施好心理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室之外,也应为家长们传授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法,聘请一些专家为家长们开展讲座等,使得家校双方真正的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训练,使得学生真正的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心态,将家校合作的价值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于单亲孩子这一群体来说,其不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学校对其进行有效的转化和引导是义不容辞的。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一定要承担起在此方面的责任,巧妙的借助家校共育的实施,来带給单亲孩子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优化,使其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将家校共育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玉石.基于德育“心理念”的班主任工作新角色[J].江苏教育,2018(87):11-13.

[2]侯晓蕾,徐文娟.家校共育孩子的美好童年[J].教育视界,2018(21):74-76.

[3]彭瑞清.家校共育 用心成就孩子的未来[J].甘肃教育,2018(21):18-19.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