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预防和治疗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9-04-09魏晓军杨亚东赖光松
刘 俊,刘 氜,张 飞,魏晓军,杨亚东,赖光松,唐 文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三区,江西 赣州 341000)
显微外科术后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抗凝血、抗血管痉挛三个方面,而三抗治疗中,抗血管痉挛治疗是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术后出现动脉痉挛、栓塞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传统抗血管痉挛药物一般选用罂粟碱、妥拉苏林等[1],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传统用药存在一定的临床不良反应使部分患者难以耐受[2],包括罂粟碱局部注射导致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硬结等,或者在某些个体中敏感性较低[3],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影响了整体治疗效果。目前,前列地尔作为改善微血管循环药物广泛使用,在一些肢体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前列地尔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稳定细胞膜和溶体酶、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4-5]。是否能够将前列地尔运用于显微外科术后的三抗治疗,目前国内外文献较少见诸报道。我们于2012年开始将前列地尔作为血管痉挛拮抗剂应用于显微外科术后的抗血管痉挛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成年显微外科手术患者共80例,年龄18~50岁。病例纳入标准包括:①成年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严重基础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②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游离皮瓣),由同一治疗组完成手术;③患者依从性好,无主观或者客观因素干扰治疗(如精神患者或情绪激动不配合治疗患者);④适应症均为严重外伤后存在明显骨外露、肌腱外露;⑤手术时机:患者伤口均无明显感染,患者一般情况平稳。
1.2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和罂粟碱治疗组,各40例,分别于显微外科术后接受不同的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
1.3术后处理
1.3.1一般治疗各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案相同,护理模式和标准一致。均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温度25 ℃左右,杜绝病房吸烟,患肢适当抬高,局部给予灯烤保温。镇痛,合理饮食。
1.3.2药物治疗方案前列地尔(PGE1)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5 μg+生理盐水10 mL、壶管滴注,6~8 h一次。罂粟碱治疗组:罂粟碱(江苏恒瑞)30 mg,肌注,6~8 h一次。选择广谱及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皮下注射、1次/日)抗凝治疗。
1.3.3观察指标显微外科手术后,手术成功与否,血管危象的及早发现及早期干预治疗是关键。本研究记录各治疗组的术后血液循环情况,包括血管危象发生率、组织瓣坏死率、与血管危象相关的再手术率,以及住院期间药物治疗费用。
1.4统计学处理整理分析和统计所获取的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纳入病例一般情况共纳入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平均年龄33.7岁(18~45岁),其中男56例,女2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27例,女13例,给予前列地尔抗血管痉挛治疗;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给予罂粟碱治疗。
2.2术后检测指标对比情况前列地尔治疗组与罂粟碱对照组相比较术后组织瓣坏死率:2.5%/2.5%(χ2检验,P≥0.05),血管危象发生率2.5%/7.5%(χ2检验,P=0.608),与血管危象相关的再手术率2.5%/2.5%(χ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相关费用相比较(t-test,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典型病例见图1。
表1 2组术后指标对照情况
a.术前,b.术后,c.术后3天出现血管危险,d.术后血管
3 讨 论
3.1显微外科术后预防血管危象治疗的重要性及用药现状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使得很多疑难重症患者的组织损伤修复成为可能,血液循环的重建及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重新建立的血液循环极易发生血管痉挛而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早期血管危象的预防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点所在,包括药物治疗、患者周围环境控制、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治疗等。预防血管危象的药物治疗包括抗感染、抗血管痉挛、抗凝血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治疗流程中的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抗血管痉挛药物有罂粟碱、妥拉苏林等,临床效果肯定。但祝岩等[3]的研究发现罂粟碱抗血管痉挛作用存在不确定性,有时无法有效扩张血管,使手术面临失败的风险。近年来前列地尔注射液作为一种血管扩张及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缺血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7],是否适合做为抗血管痉挛药物应用于显微外科领域也正处于临床验证当中[8-9]。本组治疗组40例,应用前列地尔防治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血管危象相关手术率、术后组织坏死率均好于对照组,提示前列地尔作为抗血管痉挛药物,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
3.2 PGE1预防的药物特性及在预防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前列地尔(PGE1)是广泛存在于体内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可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含量,扩张血管减小外周阻力从而改善微循环;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活化、促进血栓周围已活化的血小板逆转;可激活脂蛋白酶及促进甘油三酯水解,降低血脂和血黏度;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直接溶栓作用;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4-5]。由于前列地尔(PGE1)可从多种机制上改善微小血液循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各类血管性疾病[10-16]。李迟等[17]实验研究发现PGE1可明显改善大鼠缺血皮瓣的血液灌流促进皮瓣成活。杨抒等[18]临床研究发现PGE1能改善四肢超长任意皮瓣及筋膜皮瓣存活状态。查朱青等[19]研究发现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血管危象的发生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石健等[20]研究发现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点滴,能有效维持皮瓣移植患者术后凝血系统的稳定,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肢体肿胀与减轻疼痛,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有研究发现新型脂微球包裹的前列地尔能靶向作用于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部位,使其在显微外科治疗中凸显良好优势[21]。
3.3在预防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治疗中PGE1与罂粟碱治疗效果的比较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地尔(PGE1)用于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预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根据显微外科术后使用不同抗血管痉挛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了PGE1治疗组与罂粟碱对照组的显微外科术后疗效。应用PGE1治疗术后组织瓣坏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血管危象相关的再手术率均为2.5%,与罂粟碱对照组疗效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这就说明应用PGE1能够针对显微外科术后出现血管痉挛进行预防,能够达到罂粟碱等同的抗血管痉挛效果。
3.4总结本研究显示,在基础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应用前列地尔对显微外科手术术后改善血运等方面有较好作用,与传统的罂粟碱抗血管痉挛作用无明显差异。应用前列地尔能够在改善显微外科手术,尤其是断肢再植及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后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前列地尔(PGE1)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可作为治疗显微外科围手术期血管危象的可靠供选治疗方案,但是治疗费用会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