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策略研究

2019-04-08温群芳

关键词:变式教学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温群芳

【摘 要】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到素质教育改革的影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而变式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辅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进而掌握相关的学习技能,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探究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92-01

在当前我国初中教学工作中,由于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其落后性和单一性影响,在教学工作中逐渐被摒弃。而变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下文就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法进行研究,加强其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变式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一道母题出发,通过改变母题条件、问题或者母题设计的教学情境,重新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教学的核心,不断进行变式,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变式教学,能够优化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整合思维,学会融会贯通,在揭示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实现解题方法的优化,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学习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应用数学方法,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爱之情,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变式教学在数学概念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数学概念教学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工作,数学概念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使学生在解题时能够正确应用各种知识。我国传统初中数学的数学概念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概念记忆,然后用多种例证进行概念的阐述,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应用变式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念的解读,加强对数学概念的全面理解。比如在讲授三角函数的概念时,由于该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对概念中的内容进行讲解,然后通过画图和示范的方式,对概念中所涉及到的角和边等要素进行适当变动,让学生发现这些要素变动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三角函数中各要素的关系,并了解三角函数的作用和具体应用。

2.变式教学在例题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例题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例题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加强对数学原理的应用,而对数学例题进行变式教学,不仅能减少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还可帮助学生培养多角度思考的思维习惯,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时,教师出示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通過教师讲解分析,让学生明白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例找相等关系,老师板书规范的解题过程,然后教师可以采用变式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将例1进行变式教学:如若把例1的条件“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改为“5个螺钉需要配8个螺母”,又该如何列方程了呢?(只需列式,无需解方程)

在应用变式教学法之后可以发现,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配套问题的解题方法——由比例找相等关系,懂得求同存异,融会贯通,而且学生解题的自主性、正确性得到提高,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逻辑性等得到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3.变式教学在习题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习题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和准确率的重要方式,习题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也需要将变式教学应用于习题中,使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灵活应用。例如在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时,教师出示练习:如图,海中有一小岛A,它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点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D点,这时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参考数据:3≈1.73)

由学生找条件,讲思路——教师点拨——学生板演过程——师生点评后,教师还可以应用变式教学法将习题进行变式:如图,海中有一小岛A,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点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60°方向上,与小岛A的距离是80海里。继续向东航行,到达D点,这时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上,此时渔船距离小岛A有多远?

通过本习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白本类题的解题方法是先构建直角三角形,并将题目所给信息转化为示意图中的边角关系,然后根据边角关系选择适当的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掌握解题的步骤,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将数学知识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连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科学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建模意识,另外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用发散性的思维寻找解题方法与步骤,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变式教学法的先进性,并将其切实应用于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亚芳.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37.

[2]张成杨.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92.

[3]胡泽.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0):84.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