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模式探索

2019-04-08郑小明

文理导航 2019年8期
关键词:变式教学初中数学

郑小明

【摘 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通过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书本知识的深入学习,实现知识点的有效延伸,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所以,在进行变式教学工作的落实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非是简单的就课本知识内容进行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变式教学模式学会举一反三,实现题型以及解题思路的有效延伸。为此,变式教学法对于改善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成果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价值和意义

所谓变式教学,是基于新课标要求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随着新课标的施行,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讲授并非是简单的基于知识点,进行知识点的单纯解读,而更多应该立足于知识点本身,实现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的延展。通过基础知识理论的沉淀,做到让学生在充分实现课本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达成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所以,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变式教学”的理念。

一、关于变式教学的概述

在本文的研究正式开展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变式教学。

(一)概念解读

所谓“变式教学”,其中最关键的点就是“变”。要充分立足课本,对知识点进行延伸解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命题中涉及到的一些非本质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变革,从而能够实现对不同结论的获取。

变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实现思路的拓展和延伸。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实现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并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点的延展,强化对解题方式方法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二)教学原则

在进行变式教学的落地过程中,强调变式必须基于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开展。也就是说,变式必须合理合規,而且变式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立足教学进度的开展情况落实。

比如:在图1里,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为边,在图形的外部分别做出两个正方形ADEF、DCGH,而后,将AH以及CE分别进行连接,随后针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述。

结合以上的题目,那么在进行变式教学的落地上,要求变式要符合相应的规则,同时要立足教学进度开展情况来进行变式。假设在教学中,教师刚好引入了两线垂直的概念,那么此时针对上面题目可以做出如下的变式:

变式1:如图2,在上图1里,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为边,在图形的外部做出四个等边三角形ABE、BCF、CDG以及ADH,同时把EG、FH连接起来,需要对这两条线段关系进行论证。

二、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价值

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进行变式教学的引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立足学生视角进行教学工作的落实,帮助学生更出色地完成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并让学生能够在变式教学过程中,实现数学学习综合能力改善。

(一)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调动

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一些几何类的题目来说,如果单纯是立足课本进行知识点的解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变式教学的引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新的题型产生新鲜感和良好的预期。

比如:在进行变式教学的实现上,教师在最初引入图形教学时,通过合理的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抛物线的最高点以及最低点位置的求取上,基于不同的变式,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抛物线不同点的有效求取。

(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变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具备出色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变式教学的实现上,对于同样的题目来说,结合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实现创新思维的激发。教师通过变式教学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熟悉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充分实现创新能力的调动,自主进行题型的变式和创新。

比如:教师在讲解四边形的过程中,首先是就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进行了解题思路的讲授。在变式的实现上,学生可以进行学习思维的引申,针对同属四边形的矩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进行创新研究,通过这种创新能力的展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四边形的学习。

三、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实践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落实上,关于变式教学,实际上可以采取的变式模式相对较多。常见的包括题型变式、论证方式变式以及条件变式、结论变式等。综合不同的变式方式,能够更好地达成数学变式教学的要求。在本部分的内容论述上,主要是立足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结合具体的习题来针对变式教学的内容以及变式教学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变式实践探讨。

比如: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这样的题目设定:如图3,⊙O是△ABC的外接圆,圆心O在这个三角形的高CD上,E、F分别是边AC、BC的中点,结合以上给出的条件,需要对四边形CEDF是否为菱形做出相应的论证分析。

(一)题型变式

题型变式是目前在初中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变式教学模式。结合上文提到的题目,在进行题型变 式的具体实践上,主要是针对题目的呈现方式进行变形。结合题目的设定,实际在进行题型变式的具体呈现上,可能实现的方式如下:

比如图3变式:可以假设已知半径,存在CA=CB,对于三角形的三条边AB、CA、CB而言,对应的中点分别是D、E、F。通过这种变形,实际在进行题目的问题设定上,也会有对应的变式。问题设定为:

1.针对四边形CEDF的属性进行判定,其为菱形、矩形或是正方形?

2.如果存在一个条件,CD=x,那么要想让四边形CEDF成为一个正方形,此时对于x的取值应该有怎样的界定?

3.若菱形对应的面积用字母y表示,请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通过以上的变式,不难看出,在进行题目设置上,内容虽然有所改变,但是题目的本质却依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二)条件变式

条件变式主要是基于题目本身出发,针对题目设定的条件进行相应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条件的改变,为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思维提供助力。如图4,存在一个△ABC,其中边长AB=AC=5,BC=6,点D在边BC上,E、F分别在边AB、AC上,且BD=2,∠EDF=∠B。针对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进行相应问题的设置,对应的问题应该是:

1.通过具体的论述方式和对策,证明△BED∽△CDF;

2.如果在条件中存在BE=x、CF=y,那么此时对于x以及y来说,二者之间对应的关系是什么?应该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去对x的取值范畴进行论述?

3.对于△DEF而言,论证其是否有成为等腰三角形的可能,并对该情况下x的取值进行求取。

通过以上的题目变形,实际在进行变形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改变的因素,但是对于题目的核心来说,AB=AC、∠EDF=∠B是整个题目设置的本质所在,这些因素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意味着在进行题目条件变式的过程中,题目的核心始终是不变的。

(三)结论变式

结论变式在具体的实现上,主要是基于既有的结论进行相应结论观点的变式操作。比如:在上述的题目中,针对其结论△BED∽△CDF的关系来说,在进行结论变式的实现上,可以直接提出进行二者相等的论证,也可以是以疑问的方式就二者是否相似进行提问。结论变式也是数学变式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变式方式。

四、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训练,能够让枯燥的性质以及原理变得更生动、有趣,实现数学本质的展现。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变式教学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得心应手,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史建国.浅谈初中数学变式教学[J].新校园旬刊,2015(08)

[2]殷新毅.浅谈初中数学中的变式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5(10)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初中数学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途径
透过现象看本质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