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膝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4-08郑文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郑文君

【摘 要】目的:探究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膝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60例膝部骨折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差异不大,术后两组的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膝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关键词】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护理康复;膝部骨折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93-02

前言

膝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因久不运动易发生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情况,不利于其预后康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骨折患者功能恢复需要外因与内因共同合作[2],因此,院方在指导患者进行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的同时,要注重患者的康复护理。本次我院为了探究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配合康复护理在膝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预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电脑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4~59(41.25±5.63)岁;病程9~34(20.13±5.36)d;骨折部位:髌骨8例,胫骨平台6例,胫腓骨9例,股骨干下段7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59(41.46±5.38)岁;病程10~35(20.46±5.15)d;骨折部位:髌骨7例,胫骨平台8例,胫腓骨10例,股骨干下段5例。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差异不大(P>0.05),有对比研究的价值。本次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术前均为膝关节附近部位骨折,均接受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患者术后均出现膝关节屈曲伸直僵硬或障碍;(3)患者年龄在18~60周岁之间;(4)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患者;(2)患者的语言、听力、认知功能不健全;(3)术后已出现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持续性运动锻炼:在患者锻炼前,护理人员测量其膝关节的屈伸度,以测量结果为依据,合理调整锻炼装置的给各项参数,使其满足解剖运动规律,降低或消除多余的力量,避免力量过重伤害到患者;患者平躺,将下肢置于持续性运动锻炼机上,穿上鞋套,外展约10°,大、小腿固定,中立位,足尖保持向上,进行屈膝运动;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力量及患者的屈膝幅度,每次5°[3],在此过程中,患者感受不到疼痛感为宜。此锻炼2次/d,0.5h/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1)心理康复护理。患者手术创伤大,疼痛感强,早期活动受限,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不愿意参与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将康复训练的优点告知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排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康复护理配合度。(2)肢体康复护理。当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恢复到一定程度,护理人员要指导其完成相应的肢体主动、被动训练,指导患者收缩股四头肌、胫前肌等,100次/d;指导患者进行高抬腿锻炼与负重训练;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按摩、抬举肢体、伸展关节。在患者肢体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全程陪伴,以免出现跌倒等意外使得患者受到二次损伤。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 使用膝关节HSS评分表[4]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共有7项内容(疼痛、活动度、肌力、功能、屈曲畸形、稳定性、减分项目),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越好,护理方法越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相差不大,术后两组的评分均有提高,但观察组的分数较高,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膝部骨折术后患者以炎症、血肿等因素会使骨折关节装置纤维化,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是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的外在因素,其能在预设的范围内帮助患者进行持续的、缓慢的运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5]。患者的预后不仅需要外力的加持,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身的努力。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点,其从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给予患者功能恢复支持,一方面,在患者陷入负面情绪时给予心理疏导,让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术后运动锻炼,提高治疗配合度;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指导缓和进行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加快下肢血液循环,为骨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患者康复。在本次研究中,使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恢复情况比单一使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的对照组好,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加快患者的康复,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琴.对接受手术后的膝部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联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196-197.

[2]尤冬兰.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電子杂志,2018,3(14):90.

[3]吕耀红.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9):101-102.

[4]王芳,刘红侠.护理康复指导训练配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在膝部骨折术后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866-1867+1870.

[5]王菊香.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04):43-45.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