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9-04-08江倩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出血量幽门胃癌

江倩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47-01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一般男性高于女性。胃癌的发病呈现地域性特点,在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增高,可能和该地区比较喜欢食用熏烤和盐腌食品有关,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致癌物和前致癌物,而胃癌发病和幽门螺旋杆菌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吸烟者的胃癌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50%,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部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容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胃癌的预后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見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正确、及时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疾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的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肿瘤侵犯胰腺,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持续疼痛;如肿瘤溃疡穿孔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腹膜刺激征;肿瘤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或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2 护理措施

胃癌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和类似溃疡的上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会出现疼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根据胃癌肿瘤位置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比如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腹部持续疼痛提示肿瘤扩展超出胃壁,比如可能蔓延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黄疸、腹水包块、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晚期胃癌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针对胃癌患者的这些疾病特点,护理人员应该着重缓解患者的胃部不适,努力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日常饮食,保证患者可以合理摄取营养物质,要努力纠正、改善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对于长期卧床的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要定期给予翻身、引导其进行日常的肢体活动,避免发生压疮或者是血栓、肌肉萎缩。胃癌中晚期患者需要静卧休息,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对患者进行细致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使患者心情愉悦地修养治疗。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紧急处理 (1)动态观察生命体征、面色、意识变化。发现大出血、休克应立即配合抢救处理,迅速建立双通道,立即配血,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双下肢略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迅速补充血容量,进行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在扩容同时注意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尽快配血,抢救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防止补液过多过快引起肺出血或诱发再出血,家中病情。迅速止血,防止出血过多引起失血性休克,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以起到局部止血作用。严格按照医嘱执行。(2)观察呕血、黑便的颜色、次数、量、性状,估计出血量及程度,准确记录小时出血量。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ml,出血黑便提示出血量50—70ml以上;胃内积血量达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出血量的估计主要根据血容量减少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果患者由平卧改为半卧位即出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头晕、出汗甚至晕厥,则提示出血量大,有紧急输血指征。(3)判断出现是否停止。患者脉搏、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大便转黄色,提示出现停止。如出现下述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次出血:反复呕血,甚至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色泽转为暗红色或鲜红色,伴肠鸣音亢进,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足量扩容后未见明显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红细胞计数与比容、血红蛋白测定不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足量补液、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每次增高,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原有脾肿大,在出血后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亦提示出血未止。

2.2 出血护理 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但出血患者不一定都有呕血,当出血量大时才会出现呕血。我们临床护士应熟练掌握出血的特征,准确估计出血量,并通过呕血和黑便的颜色和性状准确判断出血速度,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有力保障。

2.3 休克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如出血量较多,已引起失血性休克。因此,应积极的抗休克治疗,给予止血或肾上腺素,有必要时可给予输血。由于大量输液、输血可使患者体温降低,因此,要注意保暖。

2.4 用药指导 在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时,应密切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混合冰盐水时,应嘱咐患者缓慢服下,以免冰盐水过度刺激血管,血管过度收缩导致再次出血,服药后可轻度翻身改变体位,使药液充分与破裂血管或溃疡出血部位接触而达到止血效果。

2.5 生活及饮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在出血期多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对处于出血期或止血早期患者应尽量减少翻身、拍背等活动,以免加重或诱发出血;在出血期间应禁食、禁饮,补充足够的电解质和维生素;待出血停止48小时后遵医嘱给予全流或半流质饮食,由于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和胃肠功能下降,在饮食时应注意多以低脂、低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柔软的易消化性食物,避免食用刺激、干硬的食物,以防血管划伤破裂引起再度出血。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促进早日康复。

2.6 心理护理 患者看到自己大量呕血、便血时,非常害怕,精神处于极度紧张和恐惧状态中,加之患者出血量多,会产生烦躁和不安。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病情,向患者解释出血是暂时的,经过治疗是可以纠正的,使患者积极配合并给予心理安慰,帮助解决各种思想顾虑,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以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3 总结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起病急、变化快,大量呕血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目前,各科室医务人员紧缺,新职工工作经验不足。若科室有病情较重,当班医生、护士应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像潜在大出血或已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提前做好配血,避免患者病情急转而下时遇到血无法抽出,通道无法建立的情况。当值班医生是临床经验不足的,请务必立即联系上级医生。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对抢救工作要熟练精通,清楚抢救物品的放置地方,正确掌握急救用品、药物,为抢救赢得最佳时间,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正确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可避免医疗纠纷,改善医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345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原因与临床特征解析》宋孟刚《中国保健营养学旬刊》1004-7484(X).2013.08.263

[2]《胃癌相关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疗效分析》马坤,梁定,郭山峰《现代肿瘤医学》1672-4992.2018.02.022

[3]《胃癌HER-2检测指南》编写组.胃癌HER-2检测指南(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8);553-7.

猜你喜欢

出血量幽门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