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IL-23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2019-04-08郄永强周会杰

肝脏 2019年3期
关键词:树突肝病乙型肝炎

郄永强 周会杰

慢性乙型肝炎(CHB)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ACLF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感染或内毒素血症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从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此过程中宿主的免疫机制损伤是重症化的核心,而病毒复制是重症化的关键[1]。研究显示,辅助性T细胞17(Th17)参与了乙型肝炎重症化过程[3]。众所周知,白介素23(IL-23)与Th17的分化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4]。本研究通过分析ACLF患者血清IL-23的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旨在为ACLF的预后评估提供快速检测指标。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CHB-ACLF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1个月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46)和死亡组(n=16)。

二、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CHB诊断按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执行,ACLF的诊断依据《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执行。纳入标准:HBsAg阳性超过6个月;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升高;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近6个月内曾接受免疫调节治疗;合并HIV感染、其他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

三、 研究方法

(一) 血清IL-23水平检测

患者入院当天,采集静脉血5 ml,EDTA抗凝,离心获取血清,采用ELISA法,于UniCel DxC 800 Synchron 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血清IL-23水平,试剂盒为上海哈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二) 其他指标检测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HBsAg和HBeAg。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BV DNA定量。

四、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单因素分析

死亡组INR、血清IL-23和MELD评分分别为2.56、192.6 ng/L和36,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66、139.8 ng/L和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多因素分析

将INR、血清IL-23和MELD评分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NR、血清IL-23和MELD评分是CHB-ACLF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1 CHB-ACLF存活与死亡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

表2 CHB-ACLF患者预后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三、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3与INR(R=0.635)和MELD评分(R=0.539)均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见图1、2。

图1 血清IL-23与INR的相关性分析

图2 血清IL-23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讨 论

CHB-ACLF病情凶险,进展快,多数患者预后差,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CD4+T细胞已被证实在HBV感染重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而Th17作为CD4+T细胞家族的新成员在HBV感染重症化中的作用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Th17细胞可分泌IL-17、IL-21和IL-22,其分化过程需要3个步骤完成[7]:(1)TGF-β和IL-6启动初始分化过程;(2)Th17细胞通过其表面的IL-21自分泌环放大其细胞效应;(3)IL-23促进Th17细胞成熟及其表型稳定。由此可见,IL-23在Th17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许多免疫损伤疾病中IL-23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证实血清IL-23是影响CHB-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郑建铭等[8]报道称,血清IL-23持续高水平预示CHB-ACLF患者预后不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IL-23主要由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而其受体主要分布在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由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之一,当病原体微生物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结合后,可激活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产生IL-12和IL-23。当CHB患者进展为ACLF时,HBV复制是ACLF发生的关键所在,此时HBV刺激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泌IL-23,表现为血清IL-23水平上升,其水平越高预示着病情越重,可能是造成患者预后不佳的原因所在。

INR是一种常规的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具有很好的普及性和可操作性。MELD评分是由Kamath等于2001年提出的一种新式评分体系,被广泛用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中,可有效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9]。本研究结果表明,死亡CHB-ACLF患者INR和MELD评分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因此,INR和MELD评分可有效预测CHB-ACLF患者预后。既往研究表明,虽然MELD评分与终末期肝病的预后相关,但其灵敏度并不高[10]。本研究还发现,血清IL-23与INR(R=0.635)和MELD评分(R=0.539)均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故认为,检测IL-23、INR,并进行MELD评分有助于CHB-ACLF患者的预后判断。

猜你喜欢

树突肝病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神经元树突棘病理学改变的研究进展
科学家揭示大脑连接的真实结构 解决了树突棘保存难题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免疫研究进展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