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
2019-04-08李景英王义忠
李景英,姜 华,王义忠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 山东 滨州 251700)
糖尿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且无法彻底治愈,需终身服药控制。而在长期药物服用期间,病人血糖水平也会出现较大波动,一旦病人处在长期高血糖状态,那么其身体细胞、神经及器官等都会受高血糖侵袭,使病人机体出现多功能障碍,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害病人的健康。肺结核为糖尿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传染性呼吸疾病,可对病人肺部功能带来严重影响,发病后多伴有咳喘及呼吸困难等表现,使病人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对CT检查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和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5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一共有31例,女性一共有19例;年龄在38岁~78岁之间,年龄中位值为(54.65±3.25)岁;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肺结核病人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一共有29例,女性一共有21例;年龄在36岁~79岁之间,年龄中位值为(55.43±3.47)岁。本组所有病人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参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上一般资料两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10月糖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mmol/L,而餐后2h血糖≥11.1mmol/L[1]。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病人伴有咳痰、咯血、低热、盗汗、胸痛等表现;痰涂片及痰培养显示病人抗酸杆菌呈阳性,经胸片检查显示肺部存在浸润病灶或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显示病人抗酸杆菌呈阴性,但胸片检查显示其肺部浸润与肺结核影像学特征相符;所有病人均在经皮细针肺部穿刺活检中对病灶肺组织进行了组织学检查,有典型结核结节。
病例排除标准:排除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者有其他的免疫缺陷者;排除恶性肿瘤者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激素及放射等治疗者;排除血清及微生物检查后显示其他感染者;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2]。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接受CT影像学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选择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参数设置为:电流180mA,电压为120kV,层厚为1~5mm,螺距为1~1.5mm。在扫描过程中,取病人仰卧位,嘱咐其吸气并屏气,进行CT平扫,对疑似空洞、结节、肿块等病变情况,则增强CT扫描,设置扫面层厚间隔为3~5mm,且在增强CT扫描时给病人注射100ml非离子造影剂,分别在注射30s、2min、5min对病人进行增强CT扫描。扫描结束后把结果交给专业医生加以评估判断。
对于确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者,积极采取个体化化疗方案,如积极的血糖控制和抗结核治疗等,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记录病人的病灶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的CT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的发病部位、分布范围及病灶形态等。(1)病灶的发病部位:对病人肺结核少发病部位和多发病部位病灶情况加以观察,其中,少发病部位包括两肺的上叶前段和右肺中叶等;多发病部位包括两肺的下叶背段、右肺上叶尖段及后端等[3]。(2)病灶的分布范围:包括两侧肺、多肺叶及多肺段的观察等。(3)病灶的形态:包括虫蚀样空洞、厚壁空洞、大片状影、树芽征、空气支气管征及腺泡结节形态等。所有检查均由2名以上专业医生进行分析判断[4]。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所有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包中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以P<0.05表示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灶的发病部位对比
在多发病部位中,两组病人检出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少发病部位中,观察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病灶的发病部位对比[n(%)]
2.2 两组病灶的分布范围对比
观察组病灶在两肺侧、多个肺叶及多个肺段中分布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多(P<0.05),表2。
表2 两组病灶的分布范围对比[n(%)]
2.3 两组病灶的形态情况对比
观察组虫蚀样空洞、厚壁空洞、大片状影、树芽征、空气支气管征形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腺泡结节形态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表3。
表3 两组病灶的形态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不断加剧的过程中,糖尿病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糖尿病因病人胰岛素分泌功能发生障碍,会出现持续高血糖水平状态,对病人的心、脑、肾等脏器及神经系统都会带来一定的损伤,进而使病人发生多种机体功能紊乱,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4]。肺结核作为糖尿病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原因是病人高血糖状态给结核分支杆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在病菌严重侵袭下,病人呼吸功能大大下降,危及生命[5]。
和单纯肺结核病人相比,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变的部位存在一定差异,多体现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病变的部位会在两肺上叶前段、右肺中叶等较少发病的部位出现,并广泛分布在两肺侧、多个肺叶及多个肺段中,呈现出虫蚀样空洞、厚壁空洞、大片状影、树芽征、空气支气管征、腺泡结节等形态[7]。从本组研究可看出,通过肺部CT对两组病人进行检查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观察组在少发病部位、病灶分布及病灶形态表现上均比单纯肺结核的对照组多(P<0.05)。究其原因,可能和糖尿病引发的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受损及抵抗力变弱等有关,在糖尿病的影响下,病人很容易出现肺部微血管等并发症,形成肺结核等疾病易感群体,为肺结核杆菌繁殖生长创造有利条件[8]。同时,肺结核又会反作用于糖尿病,使胰岛素受体功能下降,加快糖尿病进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危及病人生命健康。
CT作为临床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段,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CT检查不会给病人带来创伤,易于操作,能够加快检查过程,尽早得到检查结果,提高工作效率[9]。同时CT检查对病灶变化的观察更为直接,能够清晰观察病人病灶分布的范围和分布及其生长形态等,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对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10]。
综上所述,CT应用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中,其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特异性,可发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病灶分布范围比较广,少见部位如右肺中叶、两肺上叶前段等发病率较高,且病灶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单一的肺结核病人CT影像学特征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