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枞阳县高峰村同咀崩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2019-04-08王博陈国栋赵晓玲
王博,陈国栋,赵晓玲
(1.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 合肥 230001;2.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3)
0 引言
崩塌地质灾害点位于枞阳县雨坛乡高峰村同咀村民组,枞阳县城经大岗窑至雨坛公路(Y017)东侧山体的西边坡(图1)。
Y017乡道东侧山体的西坡为一人工边坡,切坡长约230m,高5~20m,坡度较陡,局部近于直立。2017年7月2日,该边坡出现了2处崩塌,崩塌段坡体伴随出现裂缝和少量孤石滚落。其中Ⅰ号崩塌体体积约3000m3,其后缘裂缝呈圈椅状,裂缝长66m,最大宽度约0.5m,最大可见深度约1.0m,裂缝所围成的变形体面积约620m2。
Ⅱ崩塌体体积约550m3,其后缘裂缝亦呈圈椅状,裂缝长18m,最大宽度约0.3m,最大可见深度约0.3m,裂缝所围成的变形体面积约50m2(图2)。2处变形体后缘裂缝总体走向分别为10°和22°,大致与边坡走向平行。形成裂缝的变形体,在遇强降雨或其他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有再次发生较大规模崩塌的可能,直接威胁坡下4户民房16位居民生命安全,威胁财产约120万元,危害险情等级为小型。该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
1 地质背景
1.1 地形地貌
工作区位于大山西坡,微地貌有高丘和谷地,总体地势是东高西低。东侧为高丘,最高点黄海高程为161.8m,丘体总体走向为NE 23°,丘顶呈圆顶,山坡较平缓,坡度一般17~32,上部多覆以第四纪残坡积物,厚度小于1m;西侧为谷地,谷底黄海高程在25~30m(图3)。
1—第四系残坡积层;2—煌斑岩脉;3—花岗岩;4—钻孔及编号;5—岩土体类型界线;6—断层;7—裂缝;8—崩塌体及编号;9—剖面线及编号;10—产状图3 崩塌地质灾害工程布置图
1.2 地层岩性
工作区除第四系残坡积、坡积层覆盖外,所见均为岩浆岩出露。工作区内出露的岩体主要为大缸窑岩体及毛王庙岩体的一小部分,其中毛王庙岩体为超浅层侵入体,为深肉红色细粒钾长花岗岩,大缸窑岩体为浅肉红色中—粗粒钾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呈粒状、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此外,见一条煌斑岩脉近SN向穿插于粗粒钾长花岗岩和细粒钾长花岗岩之中。第四系残坡积、坡积层分布于山坡地表和谷地,厚0.5~2.0m。灰黄、褐黄色,由粉质粘土夹碎石、粉质粘土等组成[注]安徽省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万)义津桥幅、枞阳县幅、汤沟镇幅,1985年。。
1.3 地质构造
工作区所处构造位置为庐枞火山岩盆地。工作区中部分布一条断层F,图幅内长度约180m,走向为NNE 15°左右,其西侧见煌斑岩脉充填。
1.4 水文地质条件
1.4.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根据工作区的地层岩性、含水层分布、地下水赋存特征、富水情况等,可将地下水划分为2种类型。
(1)松散岩类孔隙水。工作区坡体浅表的残坡层和谷地的坡积层,厚度薄,含水性差,但透水性好,为大气降雨垂直入渗补给基岩裂隙水的良好通道。
(2)基岩裂隙水。分布于整个工作区,赋存在钾长花岗岩的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水量较贫乏。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泉流量小于1.0L/s,钻孔涌水量10~100m3/d,地下水径流模数0.3~1L/Skm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HCO3-Ca型,矿化度0.11g/L。地下水动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该次调查民井水位埋深1.5m,Z1孔稳定水位埋深2.1m[注]安徽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报告,2000年。。
1.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工作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的径流受地形条件控制,从高处向低处径流,其水力坡度与所处地形坡度和坡向基本一致。经短暂径流后,地下水在低洼处或当地侵蚀基准面附近以溢流或泉的形式排泄、补给地表水体,蒸发、植物吸收也是该区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注]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枞阳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02年。。
1.5 工程地质特征
1.5.1 岩体
(1)坚硬的块状侵入岩岩组由燕山期细粒钾长花岗岩、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和煌斑岩等组成。
(2)全风化层:山坡中下部和坡脚地带的浅表岩石风化强烈,表层为全风化,结构疏松,呈砂土状,Z2,Z3孔全风化层揭露厚度0.2~0.5m,Z1孔全风化层揭露厚度5.0m,边坡全风化层揭露厚度1.0~1.5m。
(3)强风化层:全风化层下部为强风化钾长花岗岩层,Z2,Z3孔强风化层未揭穿,Z1孔强风化层未揭露,从边坡强风化层揭露看,该强风化层厚度大于5.0m,结构较完整,裂隙较发育,一般呈闭合—微张状[注]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铜陵市枞阳县雨坛乡高峰村同咀村民组崩塌地质灾害勘查报告,2017年。。据区域工程地质资料,新鲜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110~220MPa,抗剪强度约为72MPa,内摩擦角85°左右,软化系数大于0.75,风化后岩石力学性能显著下降[注]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安徽省枞阳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2015年。。
1.5.2 残坡积与坡积
工作区坡体表层分布有残坡积粉质粘土夹碎石,谷地表层为坡积粉质粘土和粘土。
残坡积碎石土:分布于山体浅表段,其成分为粉质粘土混碎石,松散,碎石以风化花岗岩为主,呈块状,棱角状,含量一般在5%~20%。该层厚度在0.30~1.20m。
坡积粘性土:分布于谷地,其成分为粉质粘土、粘土,稍湿,可塑—硬塑,具中低压缩性,压缩系数0.05~0.25MPa-1,承载力特征值250kPa。
2 不稳定边坡特征
2.1 边坡形态特征
不稳定边坡位于大山(青山)西坡坡麓,为一人工切坡,平面上呈“Ω”形分布,中间凹,两侧凸。切坡长约230m,从坡脚向山坡开挖的平面投影宽度为3~65m,切坡高度为5~20m,坡中部比两端高,形成的开采面呈近直立状,坡度60°~80°,坡向约270°。
2.2 边坡结构特征
2.2.1 边坡物质组成
组成坡体物质自上而下有:①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夹碎石,灰黄、褐黄色,松散,稍湿,可塑,厚度小于0.5m;②全风化钾长花岗岩,灰黄色,松散,呈砂状,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干钻可钻进,厚度0.5~1.5m;③强风化钾长花岗岩,灰黄、灰白色,细粒、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具高岭土化、钾长石化,风化裂隙较发育,钻孔未揭穿,从边坡揭露情况看,厚度5~18m。
2.2.2 边坡裂隙发育特征
经裂隙测量,Ⅰ号崩塌体所在边坡裂隙主要有:①325°∠83°,间距23~34cm;②252°∠63°,间距10~36cm;③331°∠71°,间距10~14cm;④60°∠60°,该组裂隙与331°∠71°组裂隙成为“X”型共轭剪节理。Ⅱ号崩塌体所在边坡裂隙主要有:①76°∠80°,间距80~100cm;②120°∠41°,间距10~50cm;③305°∠41°,间距7~12cm;④225°∠47°,间距14~24cm;⑤285°,近直立,该组裂隙与坡面大致平行。
2.2.3 边坡岩体结构类型
从边坡出露的岩体看,组成边坡的岩石主要是强风化的钾长花岗岩,属较软—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裂隙面倾角较陡,结合程度为一般。经综合分析判断,该岩质边坡岩体类型属Ⅲ类[1]。
2.2.4 崩塌堆积体特征
两处崩落体均呈“扇形”堆积于坡脚处,其物质组成主要有全风化钾长花岗岩和强风化钾长花岗岩,堆积物大小混杂,分选性较差,另外,Ⅰ号崩落体中见少量未风化的钾长花岗岩滚石,球度较好,直径30cm左右。其中Ⅰ号崩落体底边长约55m,斜面长29m,坡度40°,方量约3000m3;Ⅱ号崩落体底边长约20m,斜面长6.8m,坡度37°,方量约550m3。
3 坡体裂缝特征
两处崩塌所在的坡体均出现了开裂,为卸荷裂隙。其中Ⅰ号崩塌坡体见4条走向各不相同,长度、宽度和深度亦各不相等的裂缝,其中后缘裂缝大致呈圈椅状分布,裂缝长66m,最大宽度约0.5m,最大可见深度约1.0m,主裂缝段任意高程约55m,走向10°;Ⅱ号崩塌坡体见5条走向各不相同,长度、宽度和深度亦各不相等的裂缝,其中后缘裂缝大致呈圈椅状分布,裂缝长18m,最大宽度约0.3m,最大可见深度约0.3m,主裂缝段任意高程约37m,走向22°。
4 崩塌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人工切坡为崩塌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切坡形成高陡的开采面,造成较大范围的岩体临空,打破坡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导致边坡应力重新分布,使部分岩体卸荷回弹,坡体的应力释放产生新的卸荷裂隙,并致使原有节理裂隙宽度增大,从而形成危岩体[2]。边坡地层岩性主要为全风化和强风化钾长花岗岩,岩体风化较强。岩石强度呈较软弱—较坚硬状,其抗压、抗剪强度较低。强风化钾长花岗岩中发育多组裂隙,呈“X”型交错,局部密集发育。该区降雨频繁,降雨量大。雨水下渗,一方面增加了岩体自重,加大了静水压力;另一方面,溶解软化了裂隙充填物,促进裂隙进一步发育贯通。综上所述,崩塌的形成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边坡类型及坡体裂缝特征,结合岩土体条件综合判断,该处边坡的失稳模式为滑移式崩塌。
5 崩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1 崩塌变形位移监测
在2处崩塌变形体布置了8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其中Ⅰ号6个,Ⅱ号2个。2017年7月11日—2017年8月29日共进行了8期位移监测,根据天气状况及监测数据的稳定情况,1~4期按约3天一周期频率监测,4~6期按约7天一周期频率监测,6~8期按约15天一周期频率监测[3]。在8期的监测中,当期位移量普遍处于0~10mm区间,当期最大位移量为33mm;累计位移量处于5~42mm区间,考虑到监测区域地处密林间,各种因素特别是天气原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监测点偶尔出现20~30mm范围的位移应该是监测误差,可以认为监测区域基本稳定。
5.2 崩塌稳定性定性分析
根据调查的各结构面产状及边坡坡向,分别作Ⅰ号崩塌和Ⅱ号崩塌危岩体的赤平投影图(图4、图5),从图中可知,有一部分裂隙面的交棱线倾向坡外,为外倾不利结构面,边坡结构为不稳定结构,破坏模式以滑移式破坏为主。此外,岩体被多组裂隙切割形成楔体,也降低了岩体的稳定性[4]。
图4 Ⅰ号崩塌边坡结构面极射赤平投影图
图5 Ⅱ号崩塌边坡结构面极射赤平投影图
该边坡7月2日在遭强降雨情况下,有2处已经出现小规模的崩塌地质灾害。根据相似性原则和工程地质类比,在重力、风化和强降雨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易再次发生崩塌。因此,整个边坡目前是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稳定性较差,发展趋势不稳定,建议尽快对该边坡进行综合治理。
5.3 崩塌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5.3.1 稳定性计算方法
根据前述不稳定边坡的形成因素、破坏模式分析,采用滑移式崩塌破坏模型进行稳定性计算[5-7]。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的有关规定,采用平面滑动面的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图6)。计算公式如下:
R=[(G+Gb)cosθ-Qsinθ-Vsinθ-U]tanφ+cL
T=(G+Gb)sinθ+Qcosθ+Vcosθ
1—第四系;2—花岗岩;3—煌斑岩脉;4—强风化;5—全风化图6a 枞阳县高峰村同咀边坡稳定性计算坡面1~1′
1—第四系;2—花岗岩;3—煌斑岩脉;4—强风化;5—全风化图6b 枞阳县高峰村同咀边坡稳定性计算坡面2~2′
1—第四系;2—花岗岩;3—煌斑岩脉;4—强风化;5—全风化图6c 枞阳县高峰村同咀边坡稳定性计算坡面3~3′
式中:T—滑体单位宽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下滑力(kN/m);R—滑体单位宽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抗滑力(kN/m);c—滑面的黏聚力(kPa);φ—滑面的内摩擦角(°);L—滑面的长度(m);G—滑体单位宽带的自重(kN/m);Gb—滑体单位宽带竖向附加荷载(kN/m);θ—滑面倾角(°);U—滑体单位宽带总水压力(kN/m);V—后裂隙面上的单位宽带总水压力(kN/m);Q—滑体单位宽带的水平荷载(kN/m);h—后缘陡倾裂隙深度(m);hw—后缘陡倾裂隙充水高度(m),根据裂隙情况及汇水条件确定。
5.3.2 计算参数的确定
(1)荷载类型的确定
该区不考虑地震应力的影响,因此,作用力类型选用岩体自重、孔隙水压力。岩体自重为岩体体积与容重的乘积。孔隙水压力只考虑静水压力(hw)的作用。在天然状态下,不考虑孔隙水水位;在暴雨状态下取值为1/4~1/2的孔隙水高度。
(2)计算工况的确定
根据该区地质环境条件及边坡变形引发的主次要因素,选用天然状态、暴雨期2种工况进行计算。天然状态的荷载组合为自重。暴雨期的荷载组合为自重+暴雨期静水压力
5.3.3 计算指标的确定
该次研究未进行岩石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根据该地区经验值及其他工区的测试成果,选用相关计算指标(表1),形体指标根据实测剖面量取。
表1 稳定性计算主要参数
5.3.4 允许安全系数的确定
当得到的安全系数大于允许安全系数时,边坡为稳定的,小于允许安全系数时为不稳定的,当不满足允许安全系数时,应通过工程处理使其提高。一般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①地质灾害体的危害等级;②参数取值对安全储备的考虑;③工程模型概化合理与否,计算方法误差等;④工程服务年限。
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对于允许安全系数的取值规定为:新设计的边坡、一般工程宜取1.15~1.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规定为:三级边坡取1.05(地震工况)和1.25(一般工况)。
综合考虑上述各类规范的规定及各类因素,该工程边坡的允许安全系数选定为不小于1.20。
5.4 计算结果及评价
根据边坡实际情况,分别选取了1~1',2~2',3~3'号3个断面为计算模型,并确定了各断面的最危险滑动面,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稳定性计算主要参数
计算结果表明,Ⅰ号崩塌体和Ⅱ号崩塌体所在边坡,在天然工况1(自重)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2(自重+暴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有发生崩塌失稳破坏的可能性,须对其进行治理。其余边坡段处于稳定状态。
5.5 防治方案建议
根据边坡地质条件,建议防治方案如下[8-10]:对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或稳定性较差的坡面,采用锚杆+格构植草(或喷砼)方案进行工程治理。对处于稳定状态的坡面,采用植草或喷砼进行治理;③对边坡后方零星出露的滚石、块石,采用清理和在边坡下方修建拦石墙或开挖截石沟进行治理。布置坡顶、坡脚的截排水设施。削坡修整,并清理坡面的废碴,进行坡面、采坑复绿。
崩塌是由人工切坡,钾长花岗岩强烈风化,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和卸荷裂隙发育,强降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其形成机制为滑移式崩塌。Ⅰ号崩塌体和Ⅱ号崩塌体所在边坡,在天然工况1(自重)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2(自重+暴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有发生崩塌失稳破坏的可能性。总体来看,该边坡崩塌危险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