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腰壮骨汤辅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
2019-04-08杨宗德
杨宗德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 401420)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1],由于老年人骨量的减少,易造成骨质疏松,这使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远高于中青年。笔者用健腰壮骨汤辅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5例,均为2016年5月到2017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各40例。术前均行相关体格检查及X线 片、CT扫描、MRI检查,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及外伤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压缩性骨折。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63~79岁,平均(69.27±5.36)岁;平均病程(1.81±0.75)天;轻度骨质疏松症13例,中度骨质疏松症10例,重度骨质疏松症12例;跌倒伤21例,弯腰搬重物伤10例,其他伤4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4~76岁,平均(66.72±5.13)岁;平均病程(1.7±1.35)天;轻度骨质疏松症13例,中度骨质疏松症16例,重度骨质疏松症11例;跌倒伤24例,弯腰搬重物伤12例,其他伤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2稿)》[2]拟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年人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降低程度等于或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3]拟定。轻度外力或无明显外伤史引发的胸腰椎背部僵硬、疼痛。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法(DXA)示骨密度降低大于等于2.5个标准差;影像学检查示胸或腰某一个椎体骨质断裂,呈楔形改变,且在MRI片上T1W低信号、T2W和STIR均显示为高信号;在X线侧位片上对伤椎的三柱高度进行测量(前缘、中央、后缘高度依次记为A、C、P),当C/A或者C/P<0.8;A/P<0.75时可判断为压缩性骨折改变。整个椎体都发生变形时,所测的A、C、P值和上位椎体进行比较,如降低程度超过20%也可以诊断为压缩性骨折。中医辨证属于肾虚血瘀型。主症为腰背酸软,萎软无力;次症为步履艰难、不能持重,或伴有眩晕耳鸣;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少或薄白,脉细涩或沉。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60~80岁,影像学检查显示伤椎椎体后壁完整,椎管正常,且脊髓、神经根无明显受压,新鲜骨折,无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肝功能严重损害,有内分泌代谢疾病(包括糖尿病、高钙血症、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PKP手术失败(如出现骨水泥渗漏等,需再次手术),伴有精神障碍或其他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评估无法耐受手术者和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患者取卧位,上胸部和骨盆垫枕,腹部悬空,在C 型臂机X线机透视下确定伤椎并作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穿刺,在标记点用0.67%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椎弓根骨膜,用尖刀切开皮肤约0.3~0.5cm,透视下采用经椎弓根缓慢插入穿刺针,穿至椎体前中1/3处,插入导针,更换套筒,放置球囊,严格按照上海凯利泰球囊骨水泥系统说明书操作,压力不超过300psi,复位椎体,遂取出球囊,调制骨水泥并装入推杆,试推见骨水泥呈牙膏状时,在透视监视下将骨水泥缓慢注入椎体,一旦发现骨水泥到达椎体后缘时停止注射。于骨水泥凝固前旋转穿刺针数圈,使之与骨水泥分离,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压迫穿刺点,包扎伤口。术中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双下肢活动、感觉情况,做好抗休克抢救的准备。术后酌情使用抗生素1~2天。术后服用钙尔奇D片,日1次,每次1片,均早餐后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
观察组加用健腰壮骨汤治疗。淫羊藿15g,骨碎补15g,黄芪30g,当归10g,大枣12枚,党参15g,白术15g,茯苓8g,川牛膝15g,山药10g,红花10g,杜仲10g,女贞子10g,赤芍8g,白芍8g,枸杞子10g,甘草6g。加入清水250mL泡煎30min,煮沸后30 min取汁,两煎合一煎,1日2次,饭后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4]
观察Cobb角、骨密度、VAS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痛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共9个项目,每个项目0~5分,0分表示活动功能正常,5分表示活动功能受限最严重。对每个项项目进行评分,并计算评分总和,然后计算评分总和占满分的百分比。
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5]
显效: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状态,骨折愈合,腰部无不适,功能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有效:骨折愈合,腰痛基本消失,腰段外观及椎体形态较治疗前改善。无效:局部疼痛,局部畸形无改变,功能障碍。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3.61±0.63 -1.68±1.21对照组 35 -3.52±0.78 -2.43±0.89 P>0.05 <0.05
两组治疗前后压缩椎体Cobb角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压缩椎体Cobb角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压缩椎体Cobb角比较 (°,±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2.34±3.12 11.30±1.26对照组 35 22.67±3.05 11.42±1.09 P>0.05 >0.05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84.65±8.73 29.63±4.38对照组 35 86.27±8.02 36.43±3.75 P>0.05 <0.0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8.16±1.21 2.53±0.84对照组 35 8.54±1.03 3.65±0.98 P>0.05 <0.05
6 讨 论
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椎体是有皮质骨与松质骨组成,而松质骨蚀由垂直和水平骨小梁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立体网状框架结构,上身产生的重力通过椎体的皮质外壳和松质骨核心由上终板传递到下终板,其力学强度取决于自身的显微结构和骨矿物含量,骨质疏松时,骨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小梁密度和数量减少,骨小梁间隙增大,甚至部分骨小梁消失,较轻的应力即可使骨组织微细结构受到破坏,骨小梁连续性中断,终板塌陷,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因此尽快恢复伤椎的高度和强度,阻止压缩骨折进一步塌陷尤为重要。经皮椎体向后成形术是一种非血管性介入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经球囊扩张,在伤椎内将松质骨向四周挤压,形成一个四周骨壁相对完整的空腔,在空腔内注入骨水泥,凝固后形成稳定核心,使伤椎能够有效承受脊柱的轴向载荷,起到减轻患者的疼痛、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恢复伤椎稳定性、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作用[6]。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属中医“腰痛”、“骨枯”、“骨萎”范畴。健腰壮骨汤方中淫羊藿、骨碎补益精气、强筋骨、补腰膝,杜仲、牛膝、黄芪、熟地、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祛瘀血、引药下行,黄芪与当归合用能速生气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强筋壮骨、益气生血、活血化瘀之功。
综上所述,健腰壮骨汤辅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更好地减轻病痛,进一步促进功能恢复。